§12.娥皇、女英与湘妃竹(1 / 1)

给孩子讲宋词 方州 823 字 2个月前

花犯(水仙花)

周密

楚江湄[1],湘娥再见[2],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漫记得、汉宫仙掌[3],亭亭明月底[4]。□□冰弦写怨更多情[5],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6]。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7]?相将共、岁寒伴侣[8],小窗静,沉烟熏翠被。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注释】

[1]楚江湄:楚江之滨。楚江,指湖南境内的湘江,以其旧为荆楚之地,故称。湄,岸边。

[2]湘娥:湘夫人。此处指水仙花。

[3]汉宫仙掌:汉武帝时在神明台所建的仙人承露盘。此处亦喻水仙花如承露的仙掌。

[4]亭亭:耸然直立的样子。明月底:谓水仙花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

[5]冰弦:指琴弦。

[6]“骚人恨”二句:意谓屈原满怀幽恨,在他的词赋中反复地寄意于兰花芷草。枉赋,白白地抒写。

[7]国香:指水仙花的清香甲于国中。

[8]相将:相与,一同。岁寒伴侣:指与岁寒三友为伴。古人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译文】

面对水仙,我像是在楚江之滨又见到了湘水神女,她默默无言地洒着凄清的珠泪,带来淡淡的早春意趣。她独自摇曳在东风之中,仿佛是寻觅不到知己,一片芳心向谁倾吐?遥想她从那漫漫的秋天走过来,光阴中留下她多少足迹,她那沁人心脾的香气,仿佛一直伴随着她的脚步,这使我想起汉宫中的仙人承露盘亭亭玉立,在明月下承接着天上的甘露。琴声弹奏的怨曲尤显多情,想那满腹忧恨的屈原,为什么只咏叹兰芷的芳香,却将湘神水仙疏忽?面对她幽远的春思,有谁真正领略到她首屈一指的芬馥?我将她与岁寒三友视为同列,与她们共同度过冬的严酷。窗前寂静无声,她就像香熏暖着被褥。一觉醒来,只见她独自在灯影里滴着晶莹的露珠。

【背景故事】

词中的湘水之神指的是传说中的娥皇、女英。娥皇和女英是中国历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女神。据史料记载,她们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又是舜帝的爱妃,刘向的《列女传》记载,她们曾经帮助舜机智地摆脱了弟弟“象”的百般迫害,成功地登上王位,事后又鼓励舜以德报怨,宽容和善待那些死敌。她们的美德因此被载入史册,受到民众的广泛称颂。

舜在刚刚即位之后,与两位心爱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海上泛舟**漾,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晋代王嘉的《拾遗记》称,他们乘坐的船用烟熏过的香茅作为旌旗,又用散发着清香的桂枝作为华表,并且在华表的顶端安装了精心雕琢的玉鸠,这是记载中最古老的风向标,它可以为水手调整帆具提供依据。但是这项发明却不能预测突如其来的噩运。

到了舜晚年的时候,有一次,他巡察南方,到了一个叫做“苍梧”的地方突然病故,失去了丈夫的娥皇、女英姐妹,面对奔流的湘江,痛哭失声。流水远逝,正如她们的丈夫一去不返,不能复生。芦蒿无边,江雾苍茫,临风凭吊,更添哀伤。无力北返、伤痛难禁,娥皇、女英在痛哭之后,投湘江自尽了。同情这对姐妹的人们,从此将她们视作专司腊月的花神水仙。还说,她们的眼泪滴在湘江边的竹子上,泪痕不褪,点点成斑。楚地的人们知道之后,都为她们的遭遇感到悲哀,于是就将洞庭山改名为君山,并在山上为她俩筑墓安葬,造庙祭祀。

天帝被姐妹俩的痴情所感动,依照她们生前身份的不同,舜帝被封为湘水之神,号曰“湘君”,娥皇、女英则为湘水女神,号曰“湘夫人”。湘江边沾着这对姐妹思夫泪痕的斑竹,因此被称为“湘妃竹”。

而周密的这首《花犯》其实为咏赞水仙风姿、神韵,寄托时世悲伤的咏物之作。上片写水仙之风采,下片写惜花怨情。“冰弦”三句辞意转进,想象水仙幻化成湘妃弹奏琴瑟的冷弦,抒写哀怨深情,以一“枉”字感叹骚人屈原咏“芳兰幽芷”以抒恨,竟忘掉了情深怨切的水仙,逼出“春思远”两句,徒有悠远的春思却无人叹赏她“国香风味”的失落和悲凉。“相将共”五句又作顿折,由花及己,发出视水仙为“岁寒伴侣”的知心相遇之心声,而“岁寒”二字兼摄了物我共处的时艰境冷的特点。以人与花相对、相赏作结,境清意远,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