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早期心理及性格(1 / 1)

早期的养育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宝宝天生胆小、娇气爱哭,却没有意识到恰恰是父母自己无意中以错误育儿方式养成了宝宝的这些毛病。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应该从婴儿抓起,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这些先入为主的习惯就是宝宝日后的生活习性。

从宝宝一出生起,就应通过诸如睡眠安排、饮食安排、排泄训练、自理能力训练等着手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

父母所表现出的情感交往方式,直接影响着儿童性格。父母的情感态度对宝宝性格的导向作用非常明显。现代父母的情感流露比以往具有更高的频度、强度及显露度,这也是弱化宝宝性格的重要原因。父母各方面都宠爱宝宝,使宝宝在娇宠中变得批评不得,甚至父母声音稍高一点时,宝宝也会因此受惊而大哭不止,显示出极度脆弱的性格特征。娇气的宝宝多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如果在非家庭环境中受到挫折,则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培养宝宝良好的个性品质,不仅要从生活习惯抓起,还应从身体锻炼抓起。许多父母把宝宝的身体健康寄托在各种进口的食品与药品上,而不是让宝宝在阳光和新鲜空气中锻炼身体,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与免疫力。重饮食轻锻炼的育儿方式,使宝宝的性格具有明显的惰性特征,身体上的惰性表现为好吃懒做、好静懒动,精神上的惰性表现为缺乏靠自身能力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

父母的过度保护会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这种过度保护表现在各个方面,如让宝宝吃穿过多,替宝宝包办过多,对宝宝的正常活动限制过多,对宝宝过于宠爱甚至溺爱等。父母过度保护的心理根源,则是出于对宝宝的过度担心,基于这些担心与忧虑导致了采取具有“过度”特征的养育方式。

父母过度担心的心理状态通过面部表情及言行举止显露出来,对宝宝起到消极的暗示作用。不少父母在宝宝想参加某项活动之前,就向宝宝列举自己的种种担心,从而使宝宝产生了恐惧心理,并因此畏缩不前。年龄越小的宝宝越易受暗示,父母的性格特点极易以心理暗示的方式传导给宝宝。

良好的性格是在宝宝参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如胆量、意志力、独立性和自信心等性格品质,都是在经历挫折、困难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过度保护型的养育方式却剥夺了宝宝经历这一切的机会。从性格培养来看,父母最该学习的便是如何巧妙地、合理地为宝宝提供经历各种困难的机会,以便帮助宝宝增强自身力量,用以解决各年龄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父母科学的早期养育方式对宝宝良好性格的养成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