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第一反抗期(1 / 1)

一般宝宝在2~5岁时,会经历被称为“第一反抗期”的阶段。

宝宝从前不论大小事情都需要父母代劳,但从这个时候开始具有自己的意见,也尝试着对大人反抗。还在1岁时,宝宝就已出现反抗的征兆。这段时期宝宝反抗的手段是不停地说“不要!不要!”以此来拒绝父母的要求,想依靠自己的主张做一切事情。

父母习惯了毫不保留地对宝宝付出爱与关怀,因此对宝宝这种改变一时心理上无法接受,有时甚至不知所措。面对此种情况,多数父母会采取威吓的手段让宝宝听话,但这种做法相当于强硬压制宝宝的需求,于宝宝的成长而言并无益处。

宝宝这种反抗性的态度,大概有下列几种因素:

①对自己的想法与要求宝宝十分清楚,想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第一个原因,但由于这种想法与要求并非都是正确的,所以宝宝对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反抗的态度。

②近3岁的宝宝具有了蓬勃的运动力,这可称其为“身体的独立期”。运动机能很发达,想按照自己的心意活动,父母若对其某些行为加以干预,就容易引起冲突。所以,父母应在可能的范围内,让宝宝尽情地活动。

③整个宝宝期,宝宝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但这段时期更甚,此时宝宝缺乏知识,理解能力弱,不了解成人的心理,自我抑制的能力也弱,所以不管怎么样,都会固执于自己的主张。这就成为不听父母的话、事事反抗的原因。

④宝宝表达能力差,在无法让父母了解时,只会着急地以“不要”一词来表示;如果父母不停地质问,宝宝就会因烦躁而乱发脾气来加以抗拒。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应该设法理解宝宝的想法。

3岁宝宝在反抗期中,心理上一定是矛盾的,“我要自己做,因为我自己会做。”宝宝这样主张,但实际去做之后,却不能顺心遂意。于是,希望妈妈来帮忙的依赖心理便抬头。但是父母一般都不理会,宝宝心中的“独立”和“依赖”感互相矛盾,易造成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

这段时期,宝宝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练习各种生活习惯的辛苦、与新结交的朋友之间的争吵、随着智能成长而有的诸多疑问,以及好不容易学会的语言也得反复练习的辛苦等,这些父母想象不到的压力,都在压迫着宝宝。可父母却还一再地对宝宝赋予不容易达到的期望。

尽管如此,宝宝仍然以令人惊讶的成长力来突破这些难关,不知不觉中适应了周遭的生活环境。有的宝宝所需的时间较短,也有的较长。一般这种困扰父母的反抗期通常持续一年左右。这种独立与依赖纠缠不清的反抗期,绝非宝宝个人的问题,因为宝宝所反抗的对象是父母,而反抗的过程是宝宝希望独立,父母基于保护的心理想加以干涉,才造成宝宝与父母的对立。

如果父母的应对态度恰当,宝宝的反抗就成为通往独立的前奏曲,而深具意义;相反地,父母处理不当,就会有危险,严重者会使宝宝成为个性怪异的人。

遇到宝宝的反抗,父母态度上的不和善,只会令宝宝反感,反抗心理愈强。亲子之间绝不能演变成这种对立关系,否则恐怕会留下后遗症。

父母应该做的是:“我知道了,想等会儿再吃饭,不想现在立刻停止游戏!”体贴地说出宝宝的心情,宝宝就会认为父母很了解他,而深感满足。然后父母再告诉宝宝:“那么,等表上的指针指到12时就要把玩具收好哟。”如此指示宝宝结束的方法,会比父母的严厉要求更容易使宝宝顺从。

“宝宝不想洗澡吗?宝宝浑身脏兮兮的,妈妈最讨厌这种小宝宝。妈妈不准宝宝吃饭,宝宝就继续玩吧!”本来宝宝是希望再玩一会儿才去洗澡,想不到妈妈却不让吃饭,这种限制的手段,会使宝宝陷入混乱。“妈妈可以再等一下子,但是宝宝一定要洗澡,因为宝宝全身都很脏。”像这样的理由和指示,既清楚又有条理,宝宝很容易理解。假如因果关系不清楚,只会增强宝宝的反抗心理。

宝宝在3岁期间,或早或晚都会出现第一个反抗期,不停地与成人对峙。这是因为宝宝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在这样的阶段,有目的地引导宝宝非常重要,不可一味地约束和管教,别让宝宝的意志在成人的压制中消沉。有的时候,宝宝的固执正是他希望专注做一件事的强烈愿望,妈妈的引导会让宝宝体会到主动探索的快乐,而培养做好一件事的意志力也是对宝宝注意力、创造力、思维力培养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