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故事】
钱斌平时在学习时很擅于用对比记忆法记忆材料,这种记忆方法让他能花费较少的时间记住更多的东西,而且记忆效果也很好。他平时比较多地将对比记忆法用在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上,因为对他来说,这些繁多的历史知识实在难记。那么,他在记忆历史知识时是如何运用对比记忆法的呢?
前两天,他在记忆太平天国运动以及义和团运动时就运用了对比记忆法,当时他将这两个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寻找他们的异同点。他发现这两场运动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从失败的原因来看,它们都是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2.从斗争形式来看,它们都是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3.从所起到的作用来看,它们都对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沉重的打击。
4.从组织手段来看,它们都是利用宗教迷信组织群众参加斗争。
5.从性质来看,它们都具有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性质。
这两者之间除了存在一些共同点外,还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1.从斗争的时间来看,前者总共坚持了14年,而后者从兴起到失败也就不到2年的时间。
2.从影响的范围来看,前者的势力发展到了18个省,后者则主要是在华北、东北地区发展。
3.从兴起的背景来看,前者主要是反对封建统治,后者则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4.从政权建设这一点来看,前者建立了政权,并且还有一支可以统一指挥的军队;后者并没有建立政权,斗争也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的指挥。
对这两个历史事件进行了这样的比较后,他就能抓住其中的关键点,这样就可以牢牢地记住这两个历史事件了。
【记忆宝典】
简单来说,对比记忆法就是将所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来进行记忆的方法,可以是将相似的东西放在一起对比,找出其不同点,也可以是将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找出其相同点。通过对比我们能够加深对所记忆材料的印象,以方便我们进行记忆。
对比记忆法通常有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1.类似比较法
很多知识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相似,可是本质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比如黄巾起义是在公元184年,邮编查询电话为184,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 cm3。经过这样一比较的话,这些内容就都好记得多了。
2.横向比较法
在记忆时,很多属于同一类的事物可以进行横向比较。而所谓的横向比较就是同性质、同品种、同时代的事物进行比较,比如上面例子中提到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3.纵向比较法
主要是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可以将之与已经记住的旧知识进行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同或是不同的地方。比如记忆俄国在历史上的名字时,可以这样记:1547年时叫沙俄,1917年时叫苏俄,1922年时叫苏联,1991年时叫俄罗斯联邦。
4.对立比较法
在记忆时,将相互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形成鲜明对比,这就很容易在我们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就叫作对立比较法。比如我们在记忆“民主”时就可以与“专政”一起记忆,记有理数时可以与无理数一起记。这样对立的知识点很多,放在一起记忆会让我们记得更快,效率也更高。
对比记忆法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能应用,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一、对数学概念的记忆
1.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步骤的联系与区别。首先这两者的解法步骤是完全一样的,都需要经过这些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解答不等式时,在去分母和系数化为1过程中,如果除数或乘数是负数,那就要对不等号的方向进行改变。
2.有理数和无理数。这两者统称为实数,其中有理数包括分数、有限小数、整数以及无限循环小数,其性质是没有最小,没有最大,具有间断性、稠密性和顺序性,还可以永远进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而且除数永远不为零;而无理数则是专指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对比
3.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区别是: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没有限制,表示直线的字母是无序的;射线有一个端点,长度没有限制,表示射线的字母是有序的;线段有两个端点,其长度是可以度量的,表示它的字母是无序的。
它们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是:三者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线段与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它们都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的,在直线上取一点则直线可以分为两条射线,取两点的话则可以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此外,将线段的两端延长或是将射线反向进行延长,就可以得到直线。
二、对英语单词的记忆
1.词首变字母对比。就是利用单词第一个字母的差别形成对比,利用旧词去记住新词。请看下面的例子:
deplete 耗尽,用尽 VS replete 饱食,充满
rapid 快速 VS sapid 有趣 VS vapid 无趣的
2.词中变字母对比。就是利用单词中某一个字母之间的差别形成对比,以达到用旧词记住新词的目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condemn 谴责 VS contemn 藐视
3.词尾变字母对比。就是利用单词最后一个字母之间的差别形成对比,以达到用旧词记住新词的目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guess 猜测 VS guest 客人
三、对数字的记忆
比如12的平方是144,而13的平方是169;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49亿公里,而地球的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公里;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1.5亿公里,而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黄赤交角成23.5度,这与南北回归线所在的维度相等。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66.5度,这和南北极圈所在的维度是相同的。
四、对物理概念的记忆
1.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将标准状况下水与冰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将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然后将0度与100度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摄氏度,它是摄氏温度的单位,用符号℃来表示。而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是-273℃,这个温度就被称为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其单位为开尔文,简称开,用字母K来表示。
2.汽化与液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在汽化时吸热,气体在液化时则放热。
3.凝固点与熔点。晶体的凝固温度叫作凝固点,晶体的熔化温度则叫作熔点,而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凝固点与熔点是相同的。
4.蒸发与沸腾。它们都属于汽化的一种形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的表面所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则是在一定温度下**的内部与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5.升华与凝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叫作升华,而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则叫凝华。此外,物质在凝华的过程中放热,在升华的过程中吸热。
五、对化学概念的记忆
1.单质与化合物。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被称为单质,而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被称为化合物。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够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被称为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够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被称为不饱和溶液。
3.燃烧、缓慢氧化与自燃。它们都属于化学反应,从反应的条件来看,它们都是可以被氧化的物质与氧气发生接触,不同之处是反应的程度有所差别。
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燃点时它才会发生燃烧;缓慢氧化则是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自燃比较复杂一些,它是可以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而且燃点比较低的物质在某种情况下由于缓慢氧化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失,结果导致热量不断积累,温度也不断升高,最终达到燃点而自发燃烧的一种现象。
4.原子与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比如汞;有些物质则是由分子构成的,比如氧气和水。
六、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1.对历史年代的记忆。
比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221年刘备建立了蜀国。再比如公元前476年我国的奴隶制度崩溃,而公元476年西欧的奴隶制度崩溃。
2.对宋朝、明朝农民起义军所建立的政权的对比记忆。
北宋时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军建立了“大蜀”政权,南宋时钟相建立了“大楚”政权,明末时张献忠建立了“大西”政权,李自成则建立了“大顺”政权。它们四个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是农民政权,二是名称里都有一个“大”字,所以在记忆时我们可以这样记:献忠大喜(大西),自成大顺;小波中暑(大蜀),钟相受处(大楚)。
宋明农民起义军所建政权
3.对“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记忆
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发生在统一国家内部的战乱,而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是“七国之乱”在三个月内就被平定了,而“八王之乱”却持续了16年。
二是“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汉景帝时期,而“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晋惠帝时期。
三是前者是七个诸侯国联合起来一起对抗中央政府,而后者则是八个诸侯国之间的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