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人的发现与甲骨分期(1 / 1)

1936年,董作宾在安阳发掘工地,脚下是“杀人殉葬坑”现场(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提供)

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至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在长达一个世纪里,甲骨文出土约15万片,其中考古发掘出土的刻辞甲骨有34844片。1937年之前,甲骨文的出土地只限于小屯、侯家庄南地、后岗三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蓬勃发展,甲骨文出土的地点不断扩大,除上述3个地点外,在四盘磨、薛家庄南地、花园庄东地、花园庄南地、大司空村、苗圃北地、白家坟东地、刘家庄北地等8个地点都出土了刻辞甲骨。已被学术界广泛所知的是,殷墟的发掘,肇始于对甲骨文的辨识和释读,而自殷墟科学发掘之后,对甲骨文的研究在更大范围内科学而深入地展开,一时名家辈出,大师云集,遂使甲骨学渐渐成为一门世界性的显学。

事实上,早在殷墟发掘之初,董作宾就开始了对甲骨文的系统研究,并不断地推出研究成果。1929年,董作宾发表了《商代龟卜之推测》一文,首次提出要对殷墟出土的龟甲做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在第三次殷墟发掘的第二阶段,即1929年12月12日,在著名的“大连坑”内出土了“大龟四版”。董作宾对这十分难得的材料进行了长时间的细心研究,并于1931年发表了在甲骨学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论文《大龟四版考释》,从而奠定了甲骨文断代体系的基础。董作宾指出,甲骨文在200余年间,“经过了七世十一王,这七世十一王的卜辞,必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断代的工作,也就应运而生。倘若能把每一时代的卜辞,还他个原有的时代,那么,卜辞的价值便更要增高,由笼统的殷人两百年间的卜辞一跃而为某一帝王时代的直接史料了”。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他进而提出了甲骨文断代的8项标准:“断代之法,应从各方面观察而求其会通,大要不外下列的数种:一、坑层;二、同出器物;三、贞卜事项;四、所祀帝王;五、贞人;六、文体;七、用字;八、书法。”

在甲骨刻辞的前辞中,经常看到有“干支卜某贞”的字样。对于卜和贞之间的某字,以前的研究者有的疑为官名,有的疑为地名,有的疑为所贞之事。董作宾根据“大龟四版”中的第四版卜旬之辞的研究,论定卜贞之间的某是人名,而绝非地名或官名。这个发现,不仅使甲骨卜辞能够顺利通读,而且为甲骨文的断代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其时正在日本进行甲骨文研究的郭沫若,从董作宾的贞人说中受到很大启发,他说:“曩于卜贞间一字未明其意。近时董氏彦堂解为贞人之名,遂颇若凿破鸿濛,……凡是同见于一版上的贞人,他们差不多可以说是同时。如上列第四版,贞人共有六个,在九个月中,他们轮流着去贞旬,他们的年龄无论如何,必须在九个月内是生存着的,最老的和最少的,相差也不能过五十年。”通过同版共见的贞人间的联系,再结合其他断代标准,就可能把数以万计的甲骨卜辞分列于各个王世之下,使殷墟200多年的甲骨卜辞各归其主。董作宾的这一发现,为甲骨学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33年,董作宾又将其甲骨文断代研究的最新成果——《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公之于世。这篇洋洋十万言的宏文,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重要著作,它标志着甲骨文的研究自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董作宾在《大龟四版考释》的基础上,经过深入、严谨的研究,创立了科学而缜密的甲骨文断代体系,这就是通行半个多世纪的著名的“十项标准”和“五期”说。所谓十项标准,即:

安阳殷墟出土的大龟四版(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提供)

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巫师形象

殷墟出土甲骨文中的“龟”字

1.世系;2.称谓;3.贞人;4.坑位;5.方国;6.人物;7.事类;8.文法;9.字形;10.书体。

在此“十项标准”中,最重要的为世系、称谓和贞人,由世系可知称谓,由称谓可确定贞人属于某一王世,此三者实为甲骨文断代的“第一标准”。由此三者推演互证,则又有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等六标准。坑位“可以证同出卜辞之时代,然非亲与发掘工作者不易用之”,故只能作为断代的辅助标准。根据这“十项标准”,董作宾把殷墟两百多年、共八世十二王的甲骨卜辞划分为五个时期,即:

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二世四王);

第二期:祖庚、祖甲(一世二王);

第三期:廪辛、康丁(一世二王);

第四期:武乙、文丁(二世二王);

第五期:帝乙、帝辛(二世二王)。

郭沫若在看了董作宾的断代体系后给予了高度评价:“惊佩其卓识,如是有系统之综合研究,实自甲骨文出土以来所未有。文分十项,如前序中所言,其全体几为创见所充满。”郭沫若对其贞人说尤为推崇:“多数贞人之年代既明,则多数卜辞之年代直如探囊取物,董氏之贡献诚非浅鲜。”

毋庸置疑的是,在半个多世纪的甲骨学史上,董作宾的研究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正如著名甲骨学者严一萍所说:“五十年来,经过无数学者的钻研努力,而能够提纲挈领建立起甲骨学体系的,惟有彦堂先生”“今天的十万片甲骨离不开这个体系,也就是甲骨有了成为一种专门学问的基础”。严氏此言与董作宾对甲骨学所做的贡献当是相称的。

占卜用的龟壳

1942年4月1日,董作宾在四川南溪写道:“昔疑古玄同创为‘甲骨四堂’之说,立厂和之,有‘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之目,著在篇章,脍炙学人。今者,观堂墓木盈拱,雪堂老死伪满。惟彦堂与鼎堂,犹崛然并存于人世,以挣扎度此伟大之时代也。”他回忆当年春天在成都访问郭沫若时的情景,感叹与之“神交十载”,自叹抱残守缺,绝学自珍。他发誓将终生从事甲骨文研究:

“一生事业,其将以枯龟朽骨之钻研而为余之止境乎?兴念及此,搁笔太息!”

1949年,董作宾到了台湾以后,受聘为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后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他一生著作甚丰,有专著十余部。只是离开了祖国大陆,远离了殷墟这考古学圣地,困守孤岛后,董作宾对甲骨学的发展趋势十分悲观。他在1956年所写的《甲骨学前途之展望》一文中,以忧伤的笔触写道:“展望世界,甲骨学的前途,甚是暗淡。甲骨学的沉闷,也就是中国史研究之消极停滞,茫无端绪了……”

考古人员在殷墟小屯南地新发现的一处甲骨坑

1991年,殷墟花园庄东地3号窖穴(H3),出土甲骨由发掘者套箱运回室内清理。右为发掘领队刘一曼在对一个完整的龟版进行测量、清理

殷墟出土刻有卜辞的卜骨

令人扼腕的是,董作宾未能看到故乡的发展和甲骨学研究的盛况便与世长辞了。

纵观安阳殷墟自1928年以来的科学发掘,甲骨文一直不断地被发现,其中较为著名的除1929年的“大龟四版”与1931年在小屯村北发现的卜甲285片、卜骨4片外,1936年6月,在小屯东北地发现了H127坑,坑内出刻辞甲骨17096片,其中卜甲17088片,卜骨8片,完整的有字卜甲近300版。据研究,这是武丁时代埋放甲骨的窖穴,数百版有字甲骨的内容极为丰富,对甲骨文与商代历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973年,考古人员在小屯南地发掘中又发现刻辞甲骨5335片,其中卜骨5260片,卜甲75片,大版而完整的刻辞卜骨近百版。这批甲骨出土时多有明确的地层关系,并与陶器共存,为甲骨文的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991年秋,考古人员在花园庄东100多米处发现了一个甲骨坑,编号为花东H3,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卜甲1558片,上有刻辞者574片;卜骨25片,上有刻辞者5片;共计刻辞甲骨579片。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此坑甲骨以大版的卜甲为主,其中完整的刻辞卜甲达300多版。刻辞内容较为集中,主要涉及祭祀、田猎、天气、疾病等方面。刘一曼、曹定云等甲骨学者根据甲骨出土的地层关系、共存陶器及卜辞内容判断,此坑甲骨属武丁前期。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把中国的信史提前到3000多年前。但甲骨文绝大多数属于卜辞,也就是说是王或王室贵族占卜向鬼神询问吉凶的文字记录,要单纯依靠甲骨文恢复商代社会的原貌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新中国成立后,陈梦家等甲骨学者在董作宾提出的甲骨文分为五期的基础上,将甲骨文进一步分组,凡属于同一位贞人所占之卜辞,都归为一组,如宾组、历组、黄组等,并建立了区分其年代先后的学说。新的研究表明,甲骨年代并不完全按照王世划分,有时可以跨越两王,如以前被认为是武丁甲骨的宾组卜辞,实际上可以下延到祖庚之世。这些甲骨分期的新成果,对准确判定甲骨月食的顺序,进而回推其年代起到了重要作用。

刻有卜辞的卜骨(引自李圃《甲骨文选注·载车》)

卜辞刻在牛骨上,正面刻辞百余字,背面刻辞五十余字,记录了商王武丁祭仲丁、乘车狩猎等内容。殷墟出土的卜辞,通常包括前辞、命辞、占辞、验辞四个部分。前辞记载占卜时间、地点及卜者;命辞记载卜问内容;占辞记载根据卜兆对卜问内容做出的判断;验辞记载卜后的应验情况。《载车》卜辞四个部分的大意是:

前辞 癸巳那天占卜,史官殻贞问。

命辞 往后十日内有否祸殃?

占辞 商王占卜说,而今就有鬼神作祟!

验辞 神的旨意与卜兆相合。

甲午那天(即占卜后第二天),王追猎一头犀牛,小臣驾驭马车,马撞到山崖上,毁坏了车子,子央也栽下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