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地宫后室发掘的大量金银器,无疑是中国大唐金银器制作工艺最高水平的标志。
在出土的金银器中,有一套完整无损的茶具分外引人瞩目,考古人员在擦着面颊上流淌着的汗水的同时,也细心地对这套茶具研究起来。
这套完整的茶具除《物帐》碑所载的“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重八十两……琉璃钵子一枚,琉璃茶碗托子一副”外,还有长柄银勺、银则、银龟、菱弧形银方盒、盘圆座银盐台等,这些无疑都是茶器的组成部分。而秘色瓷器中的小碟子、琉璃器中的盘子,都可视为茶道[1]过程中的佐食用具。从茶罗子、碾子、轴等本身錾文看,这些器物于咸通九年(868年)至十二年(871年)制成。同时,鎏金飞鸿纹银则、长柄勺、茶罗子上还有器成后以硬物刻画的“五哥”两字,“五哥”是宫中对僖宗小时的称呼,而《物帐》碑将其茶具列入新恩赐物(僖宗供物)名下,所以可断定此物为僖宗皇帝所供御用真品无疑。从实物中来看,“七事”应指:茶碾子、茶砣轴、罗身、抽斗、茶罗子盖、银则、长柄勺等七件。另外还有唐僖宗供奉物中的三足架摩羯纹银盐台,由智慧轮法师供奉的三件盘旋座小盐台和由僖宗供奉的两枚笼子、一套茶碗、茶托等御用真品。这套茶器设计科学、使用方便、质地精良、纹饰优美、配套严密,它集中、全面、系统、形象地反映了唐代宫廷茶道的风貌,以物质的外在形式折射出唐宫廷茶道所达到的极高境界。
考古人员石兴邦等在地宫后室清理
据后来的专家考证,这套唐宫廷系列茶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善,古代茶文化史料中未曾记载过的最为珍贵的唐代茶具文物。它在确凿无疑地证实了唐代宫廷茶道和茶文化存在的同时,也为研究唐代茶文化及唐宫廷茶道,为研究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由于唐代茶文化特别是唐宫廷饮茶方式、使用器具与丰富成熟的宋代茶道和以后流派纷呈的日本茶道的渊源不甚明了,曾经是中国茶文化研究领域的缺憾,所以法门寺地宫唐代系列茶具的出土,就自然地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极大热情和关注。
从人类现存的史料看,中国不但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饮茶的国家。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在其他史料中亦有不少记载,在中国可谓流传甚广,影响颇深。值得一提的是,名称由“荼”字改“茶”字是后来的唐玄宗御批而定,成书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的《开元文字音义》正式将“荼”去掉一笔,成为现在的“茶”字。
神农时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依此推断,茶的发现和利用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因而,中国人推崇神农氏为发现和利用茶树的鼻祖也是有充足理由的。
神农氏尝百草图
纵观中国茶文化史,最早提到茶的有关记载便是《诗经》。在其《邶风·谷风》篇中曾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芥”的句子。至于“荼”字在当时指的是茶还是其他植物,后人众说纷纭,至今仍未有定论,但唐玄宗将“荼”字改为“茶”字却是事实。晋郭璞的《尔雅注》就曾指出:“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今呼早采为荼,晚取者为茗。”西汉宣帝时谏大夫、辞赋家王褒写有《僮约》一篇,其中有“武阳买茶”“烹茶尽具”之句,从描绘的形状和食用的方式看,当年史书记载的“荼”就是现在一直饮用的“茶”。唐代陆羽撰《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如果说四五千年前的中国人就开始饮茶似乎不太可信,那么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人们开始饮茶也许是可信的。
据史料载,中国茶树的人工栽培,始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乡农吴理真,后称甘露普慧禅师。此人出家后种茶树七株于四川蒙顶山上清峰,名为蒙山茶。此茶后来名声大振,成为茶中少有的珍品,并留下了“蒙山顶上茶,扬子江心水”的千古绝唱。
尽管普慧禅师培植出了茶中珍品并开始饮用,但就整个中国而言,饮茶风俗却不普及。至三国两晋时代,以吴国君主孙皓为代表的上层统治阶级颇喜欢饮茶,而且文人以茶待客渐成时尚,但茶仍属上层社会享用的奢侈品。
研究者普遍认为,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应自唐代开始,并与佛教的兴盛有极大的关联。由于佛教在唐代达到了全盛时期,许多僧居佛刹已不仅仅是传播佛学思想、弘扬佛法的地方,也是经济单位和财源势力所在,形成了“十分天下之财,佛有七八”的局面。在“安史之乱”后,禅学中的南宗派[2]因帮助征税和收“香水钱[3]”补助军饷有功,而统治者又想利用佛教的影响加强统治,佛教门僧就有了相当大的特权,甚至有了庄园和土地。这些名刹古寺、庄园又多建在云山雾罩、彩云缭绕的名山胜地,优美的风景,温和的气候,充足的阳光和雨量,极宜种植和培育茶树。伴随着佛教的兴起,僧尼们开始提倡坐禅饮茶,驱除睡魔,便于清心修行,饮茶之风首先在僧尼们中日益普及起来,由僧尼们栽种、管理、采制等一系列烦琐的佛事活动也随之产生。
另据史料载,最早培育茶树的蒙顶甘露寺茶的采摘要在四月初八,即释迦牟尼诞生这一天。每年的这一天,附近各山七十二座寺院的和尚都云集蒙顶,焚香沐浴,祭祀“仙茶”,然后由一大德高僧咬一片茶,漱一次口,如此循环往复,共咬完365片,即一年的时日,众僧方可采茶。茶采撷后,由寺僧中善制茶者炒制,众僧一边品茶,一边盘坐围绕诵经。蒙顶甘露寺以采茶饮茶的形式进行的佛事活动,渐被其他寺院采用,如杭州钱塘的天竺、灵隐等寺院,也采取了类似的活动,直至后来将茶发展成沙门规定的专项供养品。日本和尚圆仁在其著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贞元八年(792年)六月八日,天竺高僧释智慧奉旨入西名寺译佛经,所得赏赐就有“茶三十半”。唐懿宗还曾亲自为后来护送佛骨舍利入法门寺地宫的僧彻大法师做“赞呗[4]”,内有“十供养赞”,其中有一项就是茶的供养。此时的沙门已经开设了茶堂、茶寮,配备了专职茶头、施茶僧,以茶来礼待善男信女。
随着“佛茶”的盛行,关于茶树的培植和茶的饮用也在大唐国土上由南向北铺排开来,大有烽火燎原之势,许多乡农也开始了种茶饮茶的活动。在这股大趋势中,中国茶文化史上一位伟人的出现,使饮茶的方式逐渐由最初的药饮和粗放式煮饮发展成为细煎慢啜的品饮,继而演进为富于艺术性、哲理性的茶艺和茶道,为中国自汉代有茶事活动文献记载至唐代为止八百多年间的茶事做了一个总结,同时为开创后世的茶学研究和茶学的传播,树起了光彩夺目的一座里程碑。
这就是曾创作出不朽巨著《茶经》并被后人誉为中国“茶圣”的诗人陆羽。
注释:
[1]茶道:原指饮茶的生活方式,后专指饮茶的一门艺术。“茶道”一词始见于唐朝封演《封氏闻见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2]南宗派:佛教禅宗五祖弘忍以下,分为南北两支。一支以神秀为代表,主张渐悟,因活动地区主要在北方,被称为北宗;另一支以慧能为代表,主张顿悟,因活动地区主要在南方,被称为南宗。后来南宗势力日益扩大,逐渐取代北宗,成为中国禅宗主流。
[3]香水钱:香水,原指能消除人们烦恼的阏伽水,由此引申,把欲出家者所交纳的“鬻度钱”称为“香水钱”。唐代设试经度僧制度,禁止私自出家。合法出家者由祠部发给度牒。安史之乱时,为增加财政收入,唐肃宗采纳右仆射裴冕的建议,下令卖官鬻度,并请禅宗南派代表人物神会设戒坛度僧,代朝廷征收四方的香水钱。百姓只要交纳钱资,听任出家为僧。唐末藩镇割据,各节度使亦采此制敛财,并偶为后代政府效仿之。
[4]赞呗:即梵呗。指佛教徒以短句形式赞唱佛、菩萨的颂歌,亦可有乐器伴奏。梵呗歌咏的题材包括三宝赞、经赞、香赞、供赞、事赞、物赞等,体裁有大赞(又分为八句赞、十句赞)和小赞(六句赞)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