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帛书整理小组(1 / 1)

从1972年1月14日至1974年1月13日,为期整整两年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终于落下了它那神秘莫测又价值非凡、意义深远的帷幕。

鉴于1974年的春节将至,发掘领导小组召集全体考古、科研人员,在做了总结性的报告和表彰后,指示由湖南省博物馆同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共同编写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尽快报告国务院周恩来等领导,同时也向国内外做一个简单的交代。至于其他各路人员,先回家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待春节过后,再掀起一个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研究的**,力争以一流的科研成果,向全世界展现古代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与科技水平,同时也向世界一切关注这个焦点的人们证实,当代中国无愧于这次具有非凡影响的重大的考古发掘。

1974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组织成立了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并邀请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历史研究所、中科院自然史研究室、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卫生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测绘研究所、中国地图出版社、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湖南省博物馆等13个单位30多名专家参加整理和研究。

由于帛书不如竹简普及,在地下又容易腐朽,所以考古工作者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竹简比较多,但发现的帛书却极少。直到这次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出土,才让众人大开了眼界。

1974年,在“红楼”参加古文献整理小组的部分学者

这批帛书都是以生丝平纹织成,其条纹很细密、均匀,帛书的幅宽为48厘米左右。从字体的行文规程看,一般都是把帛横摊着写的,它的高度有整幅和半幅两种,整幅的高约48厘米,半幅的高约24厘米;如果在帛上有图和表,大小就看需要而定。帛书在书写之前,有的先用朱砂画好上下栏及七八毫米宽的直行,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朱丝栏”,而后再写上字。整幅的每行60多到70多字,半幅的30多字。有的不画行写,字的大小疏密比较随便。除了个别的字用朱砂书写之外,大部分是用墨书写就。先前曾有研究者认为古代用漆写简和帛,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实物来看,还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墨的原料是用松枝等烧成的烟,过去有用石墨制墨的说法,但这次发掘没有得到实物证明。考古、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帛书用的帛往往很长,当写完一种书后,也不剪断,就另起一行写下其他的一种书;也有在一种书的第一行顶上,涂一黑色的小方块做标记,表示另一种书从这里开端。所以在一段帛上,常常写着好几种书。马王堆三号汉墓这批帛书出土时,除了极少数卷在二三厘米宽的竹、木条上之外,绝大多数是折叠后放在第17号长方形的漆盒里面,折叠的边缘有不同程度的断损,那卷在木条之上的帛书,由于年久日深,层与层粘连在一起,研究人员打开时破损比较严重。

自从秦代统一文字,规定小篆作为全国标准字体之后,还规定隶书作为日用文字,通行全国。到西汉初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初步推断,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这一批帛书,抄写的时代可能有先后,也不是出于一个人的手笔,可能抄写的人对汉字发展的态度不一样,因此字体既有小篆,也有隶书。同时还有正在蜕变中的各种过渡形式。整个帛书上的文字代表了这一时期字体的全貌。除了字体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假借字多,简化字多,这些情况进一步表明,在秦统一全国文字后,西汉初年中国文字又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过程中。

据初步整理,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一共20多种,12万字左右。这样大批古书的发现,除了晋朝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在河南汲县的古墓里出土《竹书纪年》等大批竹简之外,在近1700年的时间里,只有1972年在银雀山汉墓中发现的大批竹简可与之相媲美。从这批帛书的内容看,只有少数几种流传下来,而大部分是久已失传的佚书。书的内容以古代哲学思想、历史为主,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还有各种杂书,整理者后来将这批帛书依次编号:

(甲)1.《老子》甲本,无篇题。

2.《老子》甲本卷后佚书之一,无篇题。

3.《老子》甲本卷后佚书之二,无篇题。

4.《老子》甲本卷后佚书之三,无篇题。

5.《老子》甲本卷后佚书之四,无篇题。

(乙)1.《老子》乙本卷前佚书之一,《经法》。

2.《老子》乙本卷前佚书之二,《十大经》。

3.《老子》乙本卷前佚书之三,《称》。

4.《老子》乙本卷前佚书之四,《道原》。

5.《老子》乙本。

(丙)1.《周易》,无篇题。

2.《周易》卷后佚书之一,无篇题。

3.《周易》卷后佚书之二,《要》。

帛书《阴阳五行》局部

此书有甲、乙两种写本,其内容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占卜吉凶,是研究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极好资料

4.《周易》卷后佚书之三,《昭力》。

5.《周易·系辞》,无篇题。

(丁)与《战国策》有关的书一种,无篇题。

(戊)与《左传》类似的佚书一种,无篇题。

(巳)关于天文星占的佚书一种,无篇题。

(庚)关于相马的佚书一种,无篇题。

(辛)关于医经方的佚书一种,无篇题。

(壬)1.关于刑德的佚书之一,无篇题。

2.关于刑德的佚书之二,无篇题。

3.关于刑德的佚书之三,无篇题。

(癸)1.关于阴阳五行的佚书之一,无篇题。

2.关于阴阳五行的佚书之二,无篇题。

(子)导引图一幅。

(丑)地图一幅。

(寅)驻军图一幅。

(卯)街坊图一幅。

(辰)杂占。

面对大多数久已失传的人类文化至宝,帛书整理小组在整理的同时,也开始做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大家惊讶地发现,有的古籍,不仅对今天来说是佚书,甚至是两汉时期的刘向、班固也没有见到。帛书的出土,不仅丰富了古代史的内容,订正了史书的记载,还可以作为校勘某些传世古籍的有力依据。同时,帛书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方面,也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