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取帛画(1 / 1)

马王堆三号墓椁板移开后,科技人员用仪器检测棺内情况

当三号墓椁室四个边箱的器物全部清理出来之后,接下来就是开棺。经测量,外棺长2.57米,宽1.16米,高1.13米,显然比一号墓的要小些。由于有了一号墓开棺的经验,考古人员用跟上次基本相同的方法,很快打开了外棺的棺板,第二层棺板露了出来。这第二层棺长2.34米,宽92厘米,高88厘米。从外棺和第二层棺的整体面貌看,都是素棺,外髹深棕色漆。和一号墓不同的是,现在看到的一、二层棺,棺板上均有程度不同的裂缝,而第二层棺则更是别出心裁地用一根整木剜凿而成,两端的挡板显然是后嵌入的,由于对合不严,缝隙较明显。尤其是这根整木原有不少似被虫子钻啃的小空洞,是用灌铅的方法填补处理的,这些经过处理的小空洞,因木材的收缩不一而封闭不甚严密。这一切对于保存尸体极为不利的疏漏和遗憾,是由于当初主人入葬时时间过于仓促造成的,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考古人员一时还难以做出判断,但一种不祥的阴影却无形地笼罩在大家的心中。

第二层棺板被拆除后,接下来的第三层棺,除外部髹漆外,上面又加了两道帛束,同时满贴以绒圈锦为边饰的绣品。通棺长2.14米、宽0.72米、高0.67米,盖板上铺盖着“T”字形的帛画一幅。从外形看,跟一号墓内棺上出土的帛画基本相同,只是保存程度要差一些。除上面布满油泥状的灰尘外,还有腐蚀变化的迹象。帛画通长2.33米,上部宽1.41米,下部宽0.50米,同一号墓帛画的提取基本相似,考古人员用木棍、绵纸等工具,极其小心谨慎地将这幅帛画从棺盖上剥离下来。整幅画隐约可辨出其上部画的是天上景象,右边画有圆日、金乌和扶桑树,左边画有弯月、蟾蜍和玉兔。其间没有一号墓帛画中嫦娥奔月的形象,却在日、月之间画了满天星斗,上部中间有一袖手侧身的妇女,下身为蛇形,其侧有腾空飞舞的上身**的男人。中部上段似是墓主人出行的场面。同一号墓帛画另一个明显的不同是,尽管这幅帛画中墓主人面部部分有些破损,但依然能隐约看出是位男性。这位男性头戴刘氏冠,身穿红袍,腰间佩剑,袖手缓行。后面有六人随行,前面有三人做恭迎状。帛画中部下段是宴飨场面,最下部有相貌奇特的巨人站在两条酷似大鱼的身上,托举着大地以及大地之上的一切景物。至此,整个三号墓共发现帛画四幅,除刚揭取的这幅外,就是在棺室东西两壁上的由那位裱画老技工提取的“车马仪仗图”和上有房屋建筑、车骑、奔马、妇女乘船等综合图,以及在边箱57号漆奁内出土的“导引图”。不过,除棺盖上这幅帛画后来保存略好外,另外三幅已是支离破碎、难辨全貌了。

三号墓棺盖板上的帛画(傅举有提供)

当第三层棺显露之后,考古人员便从棺盖上的帛画以及四周的装饰中,认识到这就是盛殓墓主人的内棺。从木棺的层数来看,比一号墓的四层少了一层。从规模和质量来看,也无法与一号墓匹敌。在考古人员看来,木棺层数的多少以及规模和质量并不是重要的,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木棺以及木棺内的尸体与殉葬品的保存程度,只要其中的尸体和殉葬品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其意义和价值跟一号墓相同甚至还要大。但是,考古人员在这层内棺上又发现了同一、二层那样的裂缝,并在帛画被剥离之后,发现棺盖保存较差。并有致命的封闭不严的迹象。人们心头的阴影越发凝重,一种不祥的预感锁住了所有发掘者、研究者那期盼已久的心。

12月13日,三号墓的内棺用起重机吊出墓坑,然后抬上大卡车运往湖南省博物馆,准备开棺验尸。内棺的运走,标志着从11月19日正式开工的三号墓的田野考古发掘宣告结束,下一步将视开棺后的情况,再决定二号墓考古发掘的具体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