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出土女尸的死因得以解开,但对这个女人死后历2000余年而不腐的谜团,却仍是外界以及研究者热切关注的焦点。到底是怎样的防腐奇术使她的尸身历千年而不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关于尸体防腐问题,许多不同宗教、不同信仰的国家和民族,都曾创造过自己的传统方法和技术。但是,能够达到像马王堆汉墓女尸那样历2000多年而肌体组织不腐,且细胞清晰可见,关节不僵直,肌肤有弹力,肤色润泽有光的尸体,却是世所罕见。一些地处沙漠或干燥地区的国家,虽然也有几千年的尸体保存下来,但大多是枯干的木乃伊。具有悠久文明史的埃及,就曾发现过距今5000多年的木乃伊。在埃及的首都开罗博物馆,至今尚保存着完整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尸体。这位著名的法老死于公元前1213年,出土于1881年,在地下度过了漫长的3094年。这具木乃伊出土时皮肤呈白色,经专家鉴定,拉美西斯二世在90岁左右死去,死亡原因为蛀牙疼痛。遗憾的是,由于木乃伊出土后保护不力,在重新面世的100多年里,受到腐蚀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出土前埋于地下的3000多年。不过,类似的木乃伊虽说也是稀有的文物珍品,但不是绝品,不少国家的博物馆都有类似的木乃伊保存。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软湿尸体,历时如此久远而保存这样完好,这在世界上所有保留的尸体中,还没有第二具可与之相提并论。
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
中国古代尸体防腐的技术到底产生于何时,史料未有确切的记载,但从流传下来的有关古代丧葬制度的记载和现代考古发掘的实物来看,早在商周时期,对死者尸体保存长期不腐的观念,便在人们的心中萌芽了。这个观念表现在丧葬制度中不但讲究棺,而且还注重椁的制造和应用,棺椁的木质要求具有芳香防虫作用的樟、松、柏、桐、楸等木。与此同时,葬者的墓穴也要求有一定的深度,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延缓或避免尸体的霉烂腐败和化为灰烬的进程。《礼记·檀弓上》曾对这种做法总结性地记载道:“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当中国的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早期,丧葬制度越发繁荣隆重,“家弥富,葬弥厚”的风尚蔓延于整个社会,前文多次提到的秦始皇帝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就是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例证。在厚葬风尚众多的目的中,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使死者的身躯能够长久保存,完整不朽。在这个强烈愿望的驱动下,中国古代防腐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一点,无论是古代史料的记载,还是现代考古发掘,都得到了充分的论述和验证。
请看如下几段记载:
元嘉中,豫章胡家奴,开昌邑王冢,青州人开齐襄公冢,并得金钩,而尸骸露在岩中俨然。
据推算,“元嘉”应为公元438年,而齐襄公却死于公元前686年,其间相距1124年,可见齐襄公的尸骸历经千年而未朽。
愍帝建兴中,曹嶷发景公及管仲冢,尸并不朽。缯帛可服、珍宝巨万。
管仲墓(作者摄)
曹嶷其人其事散见于《晋书》。据载,他先是王弥的部下,在建兴中,为刘聪治下的青州刺史,后受晋室平东将军、安东将军等官衔,明帝时为石虎所害。他曾割据青州,身居临淄。临淄为春秋战国时齐国的都城,当时齐国的君臣多埋葬于此。关于曹嶷掘冢的具体时日,据《刘聪载记》当为建兴三年,即公元315年。而《史记》记载,管仲死于周襄王八年,即公元前645年。另据《左传》载,齐景公死于周敬王三十二年,即公元前490年。由此可看出,从发掘至管仲入葬相距960年,距齐景公入葬805年。这样长的时间,不但尸体未朽,而且随葬衣帛还可以穿。如果事先不做尸体的防腐处理,是不可能出现这种奇效的。
(建兴三年)六月,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得金玉彩帛不可胜记。时以朝廷草创,服章多阙,敕收其余,以实内府。
汉文帝刘恒霸陵
据《史记》载,薄太后死于汉景帝二年,即公元前155年。她的坟墓被掘是在公元315年,其间相距470年。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薄太后墓中的尸体与殉葬品,不但像管仲和齐景公那样完好,而且由于晋愍帝的朝廷刚刚创立,连穿衣都成问题。当这个墓被盗贼挖掘并掠走大部分衣物后,剩余的殉葬品还能拿到朝廷重新应用。由此可见对墓中物品的保护方法是极其高明的。
吴景帝时,江陵掘冢,取扳治城,后发一大冢,内有重阁,石扇皆枢,枢转开合,四周激道通事具高可乘马,又铸铜为人数十枚,长五尺……。破其棺,棺中有人,鬓已斑白鲜明,面体如生人。棺中有白玉壁三十枚藉尸。兵人带出死人,以依冢璧,一玉长一尺,形似冬瓜,从死人怀中出,堕地。两耳中及鼻中有黄金如枣,此则骨骸有假物而不朽之效也。
吴景帝在位时在公元258—262年,江陵掘冢之事,看来就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某年。只是所掘之冢的主人不知葬于哪朝哪代,也不知其姓名,故其时间的间隔就难以准确断定了。不过书中误将那墓中的玉和黄金说成是骨骸不朽之效,则是没有道理的。其防腐的秘密一定不在金玉,而是在别的方面,只是盗贼们尚未察觉而已。
下面再看有墓主身份、姓名的墓葬被掘之事。
晋义熙九年,盗发故骠骑将军卞壶墓,剖棺掠之,壶面尸如生,两手悉拳,爪生达背。
史载卞壶被杀于晋成帝咸和三年,即公元328年。坟墓被掘在晋安帝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其间相距85年。在这样不算太长的时间内,“面尸如生”当是可信的。但后面的记载“爪生达背”,也就是说入葬之后,指甲还在像树根一样不断生长,以至到达于背,就显然有些离奇了。不过类似这样离奇的事,史书记载却屡见不鲜,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期魏灭吴后,魏国的一个叫吴纲的南蛮校尉,在安徽寿春地方见到了一个东吴的老汉,老汉惊愕地对吴纲说:“你的身材相貌很像长沙王吴芮呀!只是个头稍矮了点。”吴纲听后大惊,忙说:“吴芮乃是我十六世先祖,已死400多年了,你怎么看得出我的相貌像他呢?”老汉说:“40年前,东吴在临湘(长沙)欲修孙坚庙,因缺乏木材,就挖了长沙王吴芮的墓,取出棺椁作为建庙的材料。当时我参加了掘墓之事,当棺椁打开后,曾亲眼看见吴芮的尸体面目如生,衣帛完好呢!”
以上这个故事的来源散见于多处,其中郦道元《水经·湘水注》引郭颁《世语》的原文是:
魏黄初末,吴人发芮冢取木,于县立孙坚庙,见芮尸容貌衣服并如故。吴平后,与发冢人于寿春见南蛮校尉吴纲曰:“君形貌何类长沙王吴芮乎!但君微短耳。”纲矍然曰:“是先祖也。”自芮卒至冢发四百年,至见纲又四十余年矣。
以上记载在裴松之所著的《三国志·诸葛诞传注》中也曾征引:
……纲矍然曰:“是先祖也。君何由见之?”见者言所由。纲曰:“更葬不?”答曰:“即更葬矣。”自芮之卒年至冢发四百余年。纲,芮之十六世孙矣。
吴纲曾为诸葛诞长史,著名的《三国志》曾两次提到过他的名字。《吴志·孙亮传》也有关于他的记载。看来他所遇之事也许有些事实根据。他的祖宗吴芮为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亲自封赏的第一代长沙王,死于公元前201年,墓之被掘当在黄初六年或七年,即公元225年或226年,其间相距420多年。在此期间,作为吴芮的尸身及衣物被埋葬于“广逾六十八丈”(郦道元《水经·湘水注》)的墓穴内,没有腐烂变朽是极有可能的。但那个参与掘墓的老汉,在相隔了40多年之后,还能看出吴芮的第十六代孙跟死者的相同与差异之处,则未免有些夸张和编造之嫌了。
另据郦道元《水经·沔水注》以及《三国志·刘表传注》、《太平御览》引《从征记》等记载:
(襄阳)城东门外二百步刘表墓,太康中为人所发。见表夫妻,其尸俨然。颜色不异,犹如平生。墓中香气。远闻三四里,经月不歇。今坟冢及祠堂犹高显整顿。
表死后八十余年,至晋太康中,表冢见发。表及妻身形如生。芬香闻数里。
表子琮持四方珍香数十石着棺中,苏合消疫之香毕备。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刘表夫妻的尸体不但历80余年没有腐烂,而且在墓被掘开后,还有香味传出很远,据此可以推断,其尸体不坏的原因,当与这防腐的香味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说史料记载的各种近似传奇的古代未腐尸体,由于早已淹没于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无法详考,现代考古发掘中确也有类似的实例发现。如1956年考古人员在扬州发掘的明代太仆寺卿盛仪和他妻子盛彭氏的墓,曾发现死者保存了完整的外形。1957年在广州发掘的明南京工部尚书戴缙夫妇的合葬墓,亦发现其中尸骨保存完好。就在各地专家、学者云集长沙,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及相关文物进行研究时,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中,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男尸。经初步鉴定:“身长1.657米,体重52.5公斤,浸泡在棺液中,下为绛红色堆积物。尸体外形保存基本完整。……全身无一根毛发,皮肤基本完整。……肌肉有弹性,颅骨很结实,硬脑膜很完整,且有光泽,脑膜血管清晰可见,十二对脑神经几乎都能辨认。脑髓尚在,重达970克,占整个颅腔的五分之四。内脏保存也很好。……体腔液无细菌,并且可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由此可见,古代保存较好的尸体并非虚构,且保存的方法已达到一定的科学水平。但从已发现尸体保存程度之完好、历经年代之悠久结合起来评价,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确是无可比拟的。
尽管追求尸体的不朽已成为封建社会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竞相追逐的目标,但不是所有的追求者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除了避开古代兵燹及盗墓者的破坏之外,墓葬和尸体之所以能保存,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外部条件,这个外部条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假如有一点疏忽或纰漏,都将前功尽弃。《后汉书·刘盆子传》叙述西汉末诸陵墓被挖掘后的情形时,总结经验似的说:“有玉匣殓者率皆生。”但从现代考古发掘中,发现有以玉衣为殓的,尸体却没能保存下来。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满城发掘刘胜和其妻窦绾墓,只得到两套保存完整的金缕玉衣,而尸骨却早已腐烂如泥。足见古代文人所总结的经验,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象罢了。
既然连史书中那经验总结式的防腐方法都不能生效,那么,一具尸体得以长期保存的秘密到底是什么,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出土是否就是打开这秘密之门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