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
傅举有著,《不朽之侯——马王堆汉墓考古大发现》,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郭德维著,《礼乐地宫——曾侯乙墓发掘亲历记》,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司马迁著,《史记》,韩兆琦评注,岳麓书社,2004年。
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上、下),文物出版社,1989年。
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文物艺术》,湖北美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
湖北省博物馆编,《曾侯乙墓文物珍赏》,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
彭卿云主编,《回忆王冶秋》,文物出版社,1995年。
邵学海著,《打开曾侯乙墓》,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
随州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神奇的擂鼓墩》,2002年印刷发行(内部参考)。
王学理著,《秦俑专题研究》,三秦出版社,1994年。
谭维四著,《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谭维四著,《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曾侯乙墓》,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谭维四著,《乐宫之王——曾侯乙墓考古大发现》,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张正明著,《楚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张福利主编,《中国古代兵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周纬著,《中国兵器史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论文
程欣人,《古殳浅说》,载《江汉考古》1980年2期。
陈祖全,《耒耜浅谈》,载《江汉考古》1980年2期。
陈振裕、梁柱,《试论曾国与曾楚关系》,载《考古与文物》1985年6期。
鄂兵,《湖北随县发现曾国铜器》,载《文物》1973年5期。
方秀珍,《曾侯乙墓乐悬与周代礼制》,载《江汉考古》1991年3期。
方酉生,《有关曾侯乙墓的几个问题》,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6期。
郭德维,《随县曾侯乙墓的年代——与曾昭岷、李瑾同志商榷》,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1~2期合刊。
郭沫若,《关于鄂君启节的研究》,载《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4期。
高崇文,《东周楚式鼎形态分析》,载《江汉考古》1983年1期。
何洁,《从曾器看随史》,载《江汉考古》1988年3期。
后德俊,《从冰(温)酒器看楚人用冰》,载《江汉考古》1983年1期。
黄盛璋,《再论平山中山国墓若干问题》,载《考古》1980年5期。
胡厚宣,《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和人祭》(上、下),载《文物》1974年7期。
李学勤,《曾国之谜》,载《光明日报》1978年10月4日。
李学勤,《曾侯戈小考》,载《江汉考古》1984年4期。
刘先枚,《春秋战国时期人殉制度的演变》,载《江汉论坛》1985年8期。
刘彬徽、王世振,《曾国灭亡年代小考》,载《江汉考古》1984年4期。
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载《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与论文汇编》,湖北省博物馆编,1979年7月。
舒之梅、刘彬徽,《论汉东曾国为土著姬姓随国》,载《江汉论坛》1982年1期。
舒之梅、程欣人,《楚国大事年表简稿》,载《江汉考古》1980年1期。
文必贵,《楚郢都刍议》,载《江汉考古》1982年2期。
吴郁芳,《曾侯乙与随国考》,载《江汉考古》1996年4期。
王人聪,《关于曾侯乙墓的年代》,载《江汉考古》1985年2期。
徐扬杰,《关于曾国问题的一点看法》,载《江汉论坛》1979年3期。
夏鼐,《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载《考古学报》1976年2期。
夏鼐、殷玮璋,《湖北铜绿山古铜矿》,载《考古学报》1982年1期。
曾昭岷、李瑾,《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年代、国别问题刍议》,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4期。
曾昭岷、李瑾,《随县擂墓断代补论——兼答郭德维君》,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2期。
曾昭岷、李瑾,《曾国和曾国铜器综考》,载《江汉考古》1980年1期。
张昌平,《曾国为缯——随说》,载《江汉考古》1994年4期。
周永珍,《曾国与曾国铜器》,载《考古》1980年5期。
郑杰祥,《河南新野发现的曾国铜器》,载《文物》1973年5期。
张振新,《曾侯乙墓编钟的梁架结构与钟虡铜人》,载《文物》1979年7期。
张昌平,《关于擂鼓墩墓群》,载《江汉考古》2007年1期。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枣阳县发现曾国墓葬》,载《考古》1975年4期。
河南省博物馆、新野县文化馆,《河南新野古墓葬清理简报》,载《文物资料》1978年2期。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京山发现曾国铜器》,载《文物》1972年2期。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载《考古学报》1982年1期。
《文物》,特刊第47期(内部刊物),文物出版社1978年8月5日。
《笔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载《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2期。
湖北省博物馆档案室所藏相关发掘记录、文件、简报、报刊等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