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总是有家长说:“我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我跟她说话,她装听不见;我说多了,她就嫌烦。小时候,孩子挺爱和我聊天的,现在怎么跟我无话可说呢?”
关于这一点,我完全不同情这些妈妈,倒是挺同情孩子的,为什么呢?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吧。
那天,我们约朋友一家晚上一起去吃饭,朋友的孩子放学晚,自己到了餐厅,一见面就兴高采烈地跟他妈说:“妈妈,我今天数学考试成绩和李天琪一样!”
朋友说:“多少分哪?”
“85。”
“李天琪才考85哇?”
“……”
我觉得她儿子心挺大的,要是我,那顿饭保证不吃了,谁劝都不好使!
02
总有一些妈,和孩子说话,分分钟都能把天聊死。比如:
“妈,我能出去玩会儿吗?”
“你写完作业了吗?”
“写完了。”
“那把这套辅导题做了,妈新给你买的。你呀!得多做练习题,别老想着玩,你看老谁家那小谁,你啥时候见人家出去玩了?”
“妈,今天体育课李刚欺负我!”
“他怎么不欺负别人呢?你肯定又讨厌了!说吧,你又怎么惹人家了?”
“妈,你刚才让我做什么来着?我没听清。”
“我就说吧,大人讲的话你永远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可想而知你上课的时候也是这么心不在焉,老师讲课你走神,脑子里都是些闲七杂八的,我都怀疑你没听课!难怪成绩怎么都上不去,你就不找找原因吗你!”
“妈,我肚子疼。”
“我早就跟你说过不要喝饮料,不要穿露脐装,不要露脚后跟,不要忘了穿秋裤!你就是不听!肚子疼活该!看你长不长记性!”
“妈,我有点儿累,心情不太好。”
“小小年纪别死气沉沉的,你看你每天多幸福哇,除了学习,什么事都没有,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要钱有钱,能有什么累的?我辛辛苦苦供你吃穿,又要上班又要给你做饭,我喊累了吗?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啦!”
“妈,我这次没考好……”
“呵呵,你哪次考好了?你考不好很正常吧?你考好了我才奇怪呢。”
“妈,我跟你说件事。”
“你这衣服怎么穿的?不能好好穿吗?”
“哦行,妈,我跟你说件事。”
“我发现你最近越来越没规矩了。”
“妈,你听我说,这事特别重要。”
“你先站直了再跟我说话!你看你驼着个背,弓着个腰,像什么样子?你看人家舞蹈演员的小腰板,一个个多挺拔,多有精神,再看看你,懒懒散散的……哎,你回来,我还没说完呢!”
这样的对话一点儿也不陌生吧?
它曾经发生在我们和妈妈之间,后来又发生在我们与孩子之间,如果说哪种尬聊一直在持续的话,应该就是母子之间的对话了。因为双方总是抱着一定的期望去沟通,最后却往往不欢而散。
孩子从最初的依赖妈妈,什么都想第一时间和妈妈分享,到后来发现聊天总是进行不下去,慢慢地,就发展成对妈妈又亲密,又陌生,感觉和妈妈中间隔了层玻璃墙,看得见,却摸不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隔阂呢?其实是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供求关系出现了问题。孩子和妈妈聊天,他想要的无非是:理解、认同、关爱和分享。但是妈妈和孩子对话时,最想给出的就是评判、纠正、指导和教育。孩子只是单纯地想和妈妈分享一些事,分享一点儿感受,但是换来的却是妈妈不停地提要求、讲道理,满嘴都是行为守则、道德规范、纲领文件……
03
论坛上有个朋友分享过自己儿时的经历:
“小时候我想学小提琴,爸妈说,就你这三分钟热度,想一出是一出,学了也是糟蹋钱。高一的时候我自学画画,爸妈说,成天不务正业,现在你的任务是高考,考上大学你爱怎么画怎么画。别人夸我成绩好,爸妈说,他这是凑巧,瞎猫逮着死耗子,下次考试就不行了。我大学的时候绘画拿了奖,给家里打电话,爸妈说,有时间多看看书,考考证,别等到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我们可不养你。从小到大,父母从没鼓励过我,对我永远都是贬损和批判,我只是想跟他们分享喜悦的心情,他们却不放过任何一次指导我、教育我的机会!”
这就是一个孩子的心声。孩子的心始终是向父母敞开的,他们始终在等待着父母突然有一天能理解他们,有一天能坐下来好好听他们说话,但是一次也没有。高贵的父母从来不觉得自己在孩子面前能有什么错,却不知孩子想要的,你从没有给到,你给的,孩子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供求关系,不出现裂痕才怪呢!
第一,放下你的身份感。
04
亲子沟通特别重要,它将直接决定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的心会不会逐渐远离你,会直接决定你说出的话对孩子还起不起作用。可以说,谁掌握了亲子沟通的技巧,谁就掌握了教育大权。
那么,咱们做父母的,应该如何避免尬聊,如何把和孩子之间的聊天进行下去呢?需要做到这四点:
和孩子交流时,可以暂且放下父母的身份,不要总是一副居高临下,随时准备说教的姿态。父母有教育子女的责任没错,但不代表孩子的每个想法都需要纠正,每个行为都需要监控,我们也不需要万事都对他们耳提面命。
放下身份感,你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评判,不纠正,不引导,这样,孩子才肯向你打开心门。
第二,信任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是有些路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有些错误他们一定要犯,有些经验他们一定要自己获得。作为经验丰富的成人,我们肯定可以预判很多错误,并在孩子犯错之前耐心地提醒,但是孩子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能摆出一副“你看,我说什么来着!”的姿态,而是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在不断的试误中获得经验,增长力量,趋利避害,自我管理。很多时候,你真的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微笑就好。
第三,把孩子当朋友。
这一条最简单了,因为我们都有朋友,朋友给我们打电话,跟我们诉苦、分享、讲段子,你是怎么回应他的呢?你怎么回应你的朋友就怎么回应你的孩子吧。孩子天生就把父母当成最亲近的人,把孩子当朋友,你们一定会亲上加亲的。
第四,承认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
孩子是我们身上掉下来的肉没错,但是他们却没有复制我们的灵魂。他们有自己的天性,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行为模式,如果我们一定要他们按照我们预设的套路走,就会发现孩子处处都不尽如人意。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意识,寻求独立的过程,他们一边想要继续和父母维持情感上的连接,一边要完成和原生家庭的分离。而且独立是大趋势,如果与父母的连接阻碍了他们拥有独立意识,他们就只好忍痛割爱,放弃和父母的连接,这就是他们宁可和父母分裂也要坚持自己意愿的原因。如果想和孩子维持情感上的联系,就必须尊重他们是个独立个体这样的事实,对于他们的任何想法,学会用这样的态度回应:“哦,原来你是这样想的。”“这孩子跟我小时候一点儿也不一样。”“遇到这样的事,他想怎么处理呢?”
接纳为主,引导为辅,孩子一定不会太差,而且你也许会发现你的孩子其实比你厉害多了。
好好把握每一次孩子和你聊天的机会吧,它将决定下一次,孩子会不会主动找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