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的才情与个性(1 / 1)

作为首个荣登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吴佩孚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这位闻名遐迩的武将,不仅具有挥斥方遒的豪迈,更有一身笑看风流的才情。

他被称为“三不”大将:其一,不借外债。吴佩孚一生都没有向外国人借过一分钱。其二,不入租界。1924年,吴佩孚败给了张作霖和冯玉祥,部下劝他到租界里躲躲,他不听;1937年,日本占领北京,有人劝他搬进天津租界,他依然不去。其三,不纳小妾。吴佩孚的发妻张佩兰是一个店铺老板的女儿,两人结婚时吴佩孚还是一个破落的穷秀才,后来吴佩孚辉煌后,始终不肯抛弃糟糠之妻,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人无子女,其妻劝他纳一小妾,不要断了吴家香火,但他却始终不从。

“三不”展示了吴佩孚的个性,但他绝不是简单的一介武夫,恰恰相反,他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秀才,他留下的四字批文言简意赅独树一帜,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不凡才情。

吴佩孚的同学王兆中前来依附,吴佩孚给了个上校副官,但王兆中不满足,要求到河南当县长。吴批了个“豫民何辜?”意思是河南老百姓有什么过错,竟要这样的人来当官?摆明因他当官而带来的祸害,因为为官一任,可造福一方,也可祸害一方,吴佩孚不买同学的账,也不用官话套话挡驾,以老百姓的利益为由凛然拒绝,义正词严。不料原件发还后,王兆中居然不识时务,又梦想当旅长:“愿提一旅之师讨平两广,将来报捷洛阳,释甲归田,以种树自娱。”吴大帅直接批复:“且去种树。”

1921年4月21日,来自德国的露娜小姐在洛阳见到了吴佩孚,一见倾情,回去之后,露娜小姐对吴大帅下了“最后通牒”:“吴大帅,我爱你,你爱我吗?”吴佩孚看后大笑不止,提笔在原信上批了四个大字“老妻尚在”,然后命人送还给了露娜小姐。

吴佩孚的这三个批示言简意赅,十分幽默,也颇有文采,那秀才功名看来是货真价实的。

其实,他最令后人称道的不是这四字批文,也不是那三“不”,而是另一“不”——不当汉奸。

吴佩孚一直是日本人拉拢的重点。早在他1924战败时,日本人就表示要出钱帮他东山再起,吴佩孚当时就拒绝了:“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用外人插手。”1937北京被占领了,日本人要其出山,但吴佩孚表示,日本人不撤兵就不从政,并说:“我文天祥还是做得了的。”1938年,汪精卫投敌后,日本人又指定了“汪吴计划”,并派汪大汉奸找他协商事宜,吴佩孚找了各种借口,就是不和汪精卫见面,并捎信对汪精卫说:“公果能再回重庆,通电往来可也。”

日本人无奈之下出了阴招,他们在北京为吴佩孚安排了一次记者招待会,并提前自拟了“吴氏对时局的意见”并将打印稿给各国记者,内容十分不堪。吴佩孚发现不对,立刻推翻该文,现场提出:“中日和平,唯有三个先决条件:一、日本无条件自华北撤兵;二、“中华民国”应保持领土和主权之完整;三、日本应以国民政府为全面议和交涉对手。”

恼怒的日本人终于绝望了,他们意识到,吴佩孚是不会屈服了,于是便借替他医病之机杀害了他。吴佩孚之死,在北平引起轰动,他出殡的那一天,北京万人空巷,从东口大街一直到神路街口,密密层层,排满了人群,都是自愿为吴佩孚送行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