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生平和《上帝之死》(1 / 1)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也是近代最不留情的基督教批判者。父亲是新教的牧师。出生于萨克森州的小村庄洛肯,双亲都热爱音乐与诗歌,幼年时期在虔诚的家庭中度过。

尼采从小就对写诗和为圣诗作曲有兴趣,十三岁到十九岁时在具有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的普福塔学院就读,培养了对古代希腊文学的热爱。1864年,进入波恩大学,曾经为该选择神学或古典语文学烦恼过,最后还是选择了古典语文学。1865年,转学入莱比锡大学,在里敕尔教授的指导下,倾尽全力,修得严谨缜密的语文学方法,在学问上,发挥出非凡的创造力。

经由语文学培养出来的、对批判分析的严密性和正确的热情为尼采日后做一个哲学家,发挥强韧的合理精神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当时他已经逐渐对只停留在一个学科领域内无法忍受。1865年的一天,偶然在旧书店买到的叔本华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带给他极具震撼的冲击,忧郁、否定、绝望的厌世思想,非但没让他否定人生,反而让他清晰地自觉到自己的使命。

1869年,尼采25岁,被巴塞尔大学破例聘为古典语文学教授,不过在那个时候,他的思想早已经超出了语文学的范畴,在另一位偶像瓦格纳身上他看出了悲剧艺术的真正体现者,尼采经常到托里普森瓦格纳的寓所去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