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在墙外,回报在墙内(1 / 1)

我们这一带每天借送无数东西给撒哈拉威邻居,但是来回报我的,却是一个穷得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奴隶。这比《圣经》故事上那个奉献两个小钱的寡妇还要感动着我的心。

——三毛

富贵与贫穷是处于两个极端的物质形式。若是将二者放在称重的天平上去衡量,得出的也许只有金钱的比重关系,与富贵和贫穷本身的宏观意义是鲜有关系的。因为,我们与人交往,向来是不愿涉及金钱利益的,一旦不得已非要以金钱相交,那亦是得不到真正的朋友的。所以,我们选择朋友时,多半是些志同道合、彼此相知的人,也只有这样彼此才愿接近和相处,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人。

其实,与人相处也好,交友也好,皆是如此。真正能够给予你友情回报的,富贵与贫穷之友,实在说不好会是哪一个。所以,实不必汲汲于富贵,亦不要戚戚于贫穷。任何时候,对方的德行与真诚才是最重要的。

那时,三毛与荷西已在撒哈拉沙漠中住了近一年,他们从坟场区搬到了阿雍镇上的一处房子中。与他们为邻的撒哈拉威人看似邋遢肮脏,实则都是经济条件十分优越的富贵人家。他们多半有正当的职业,还有西班牙政府的补助,有优越的家庭甚至有大批的羊群,或者在镇上有着收入可观的营生。三毛在新家住定之后,每每思及与贫苦的撒哈拉威人交往时的窘迫,总能幻想出千百种与有钱人为邻的好处来。

然而,事情总是与美妙的幻想背道而驰。

当三毛家中的大门被邻居的女人和孩子涌开之后,她与荷西的生活方式便被这帮不速之客了如指掌了。紧接着,好戏连台的各种闹剧便如约开场了。

“芳邻”们的好戏异曲同工,可以统称作——草船借箭。当然这种“借”法,是有去无还的。

一个灯泡、一颗洋葱、一瓶汽油、一些棉花、一颗小钉子、一点点电线……借的东西千奇百怪,可恨的是家中偏偏都有,三毛与荷西都是和气的人,家中有自然是不好意思不借的。然而,借出去却从没有还回来过。

借东西的人中有一个孩子最为奇葩,他每日必要在吃饭时,来为受了文明洗礼而不再用手吃饭的父亲借刀叉。难得的是,他借了东西是会还的。只是,到了第二日吃饭时间,他还会准时出现在三毛的门口。后来,三毛被他弄得不厌其烦,便将刀叉送与了他。不想,第二日他又来借,理由十分简单——那套刀叉是新的,所以要收起来,而现在,他的爸爸要吃饭。

每日早晨的这出闹剧实在令人哭笑不得。三毛与荷西常常纳闷,邻居们那样富足,为什么不自己去买呢?但是,心中疑惑着,每次有人来借,还是会给的。因为,一旦拒绝,撒哈拉威人便会说——你伤害了我的骄傲。三毛与荷西都是再实在不过的,自然是不愿伤害别人的骄傲。

后来,有一次,三毛没了火柴,便羞愧地去邻居家借。然而,那位笑眯眯的邻家妇人只是温和地说了没有,便转身走开了。再去另一家,只是给了三根,然后便摆出一张硬硬的脸来。三毛气不过,因为,她上周才给了这家人五盒火柴,此时,主人这般态度,三毛亦是无可争辩,只是急急地学了他们的口气说——你伤害了我的骄傲。

与富人相交,三毛未得到一丝好处,小心翼翼地还是在不得已时伤害了他们的骄傲。后来,三毛谈及此事,只是淡淡地对父母说,此地交不上朋友。

偶然,三毛被请到镇上的财主家吃沙漠大菜,不经意便结识了那个眼光如小鹿般温柔的小奴隶。他有着瘦弱的小个子,为三毛等一干宾客忙前忙后,做得井井有条。只是为着三毛与他说了几句话,他便兴奋得脸都红了起来。三毛走后,他悄悄地跟了出来,像是留恋一段美好般看着三毛,那种怯怯的眼神中带着欢喜和快乐。他的温顺与善意在沙漠中显得那样清澈与静好,三毛在那时被他那一束柔光,震颤了良久。后来,三毛丢下众人,跑到小奴隶身边,悄悄地塞给了他两百块钱。

第二日傍晚,小奴隶的父亲十分有礼地来敲三毛的门。他是个哑巴,见三毛出来,便比画着掏出两百块钱来,硬要还给三毛。三毛见哑巴穷得连遮羞布都是破烂的,却是谦卑的、知礼的,便死也不肯将钱收回。最后,哑巴对三毛谢了又谢,才感激地离去了。

一周后的清晨,三毛在自家门口看到了一棵碧绿的生菜。她一瞬间便知道这份清新的礼物是谁送的。只是,这小小的一棵菜,让三毛感慨了良久。她为邻居们舍去了千奇百怪的东西,却从未得到过回报,而对于一个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哑奴,只是两百块小小的帮助,却被他记在心里,花了这般心思来感恩自己。

后来,哑奴被三毛的邻居请来做泥瓦匠。三毛便不时地给他些食物,或者买一些廉价的蓝布送给他白痴而温和爱笑的太太。荷西自然也与哑奴成了朋友,周末回来便和他一起做工,有时还将他请回家来吃饭。而哑奴,一个一无所有的奴隶,见三毛荷西这样待他,亦只是默默地在深夜帮他们洗车,风起时,他会细心地替三毛收被风吹落的衣服。那些日子,他总是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帮助他的朋友。

我时常将人生看作是一场因果关系的故事。“因”的形式在于付出,“果”的形式在于回报。“因”是一种作为开始的舒缓节奏,带着静和的岁月感,而“果”便是一种作为结局的完美旋律,有着收获的满足与喜悦。

有时候,付出与回报只是墙里墙外连接着一缕丝线。付出在墙外,回报在墙内,不管哪一端发出些动静,相对的一端都会跟着**漾。

三毛为撒哈拉威付出的一切,看似不曾得到回报,然而哑奴给她的那一份善良和真诚,是常人毕生不可得的人生礼物。这对于三毛付出的那份慷慨,已是再好不过的回报。

三毛与荷西曾费尽心思帮哑奴重获自由,然而总是不得要领。因为,在阿雍政府当时复杂的情势下,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三毛一直对这件事情的无能为力耿耿于怀,却忽略了哑奴的人生还有比当下更凄惨的状况。

邻居的新屋落成后,哑奴被主人卖去毛里塔尼亚做工。商人之间的一桩生意,却意味着哑奴一家人的长久分离。

三毛得知此事时,哑奴已经被绑了手脚,装在下一个买主的吉普车中。当她看到嘴唇抖动的哑奴无助的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好似一尊雕塑般生冷无奈,三毛的心疼痛极了,她不顾一切地拿了家里所有的现金和铺在**的一床五彩毛毯,急急地塞进了哑奴的怀中。这是三毛作为朋友所能做的最大的努力。哑奴拿了东西后,突然疯了一般地冲开车门,向家中的破帐篷奔去。后面的人都拿了木板追打了出去,三毛也只是茫然地跟着跑过去。

跑到了快到哑奴的帐篷,我们大家都看见,哑奴远远地就迎风打开了那条彩色缤纷的毯子,跌跌撞撞地扑向他的太太和孩子,手上绑的绳子被他扭断了,他一面呵呵不成声地叫着,一面把毛毯用力围在他太太和孩子们的身上,又拼命拉着他白痴太太的手,叫她摸摸毯子有多软多好,又把我塞给他的钱给太太。风里面,只有哑巴的声音和那条红色的毛毯在拍打着我的心。

哑奴走后,三毛几度伤心落泪。为着那个一无所有,贫穷到极致的朋友,为着他的离去,亦是为着他的善良与感恩的心。

我们向来不以贫富论高低,然而对于贫苦的友人亦总是表示无奈,不肯在金钱上给予帮助。不单是因为自己本也不宽裕,其实,还是有那么一份私心在。

三毛,洁净到底的女子。她一生没有被金钱权贵侵污过心灵,迷惑过眼睛。她身上的真诚、善良与博爱,一直是彻底的。所以,她游走世界,每一处都有她的挚友。不管是贫穷的奴隶还是富有的商人,只要有高尚的品格在,三毛便是再不管其他的。

真正是个清澈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