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盲目工作无意义,有序工作出效率(1 / 1)

日事日清工作法 马伦 948 字 2个月前

培根说过:“选择时间就等于节省时间,而不合乎时宜的举动则等于乱打空气。”没有合理有序的工作秩序,必然会浪费时间,这是低效工作。

由于公司刚刚搬到新的办公地点,林奇要在办公室里挂一幅字画,便叫同事帮忙。同事来看了看说:“直接在墙上钉钉子不好,还是先钉两个木块,把字画挂在木块上面。”林奇听从了同事的建议,就让他去找锯子锯木块。刚锯了两三下,同事又说:“不行,这锯子太钝,得磨一下。”

于是同事丢下锯子去找锉刀。锉刀拿来后,他又发现锉刀的柄坏了。为了给锉刀换一个木头手柄,同事拿起斧头去树林里找小树。就在要砍树时,他发现那把生满铁锈的斧头实在不好用,必须磨一下。同事将磨刀石找来后又发现,要磨快那把斧头,必须用木条把磨刀石固定起来。为此,他又出去找木匠,想从他那里找一些木条。

然而,他这一走,林奇很久也没见他回来。最后,那幅字画还是直接钉在了墙上。

只是挂一幅字画,却由于林奇的同事盲目行动、毫无计划,时间都浪费在做无用功上了:找锯子、找锉刀、找斧头等。他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一事无成。许多效率低下、工作不出成果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他们往往会盲目行动,毫无计划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无用的事情上。

培根说过:“选择时间就等于节省时间,而不合乎时宜的举动则等于乱打空气。”试想,如果一个搞文字工作的人任资料乱放,找个材料都会花上半天,还哪有效率可言?

工作的有序性,体现在对时间的支配上,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很多成功人士指出: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任务清楚地写下来,就是很好地进行了自我管理,就会使工作变得条理化,个人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走进办公室就开始忙碌,从早忙到晚,也不分工作的轻重缓急,一天下来总是觉得身心疲惫不堪,却又不知道自己这一天干了几件要事。真正的高效能人士要为效率而“忙”,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打转,越忙越“盲”,把工作搞得一团糟。

在一家大公司工作的小文一下班就向老妈诉苦,说自己每天从一上班开始就忙个不停,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天天忙得晕头转向。一起进公司的同学兼同事小李虽然和自己是做同样的工作,但他看起来却总是从容不迫的样子。更让小文心理不平衡的是,到月底工作量统计出来,自己却不如小李。

一位著名科学家说:“无头绪地、盲目地工作,往往效率很低。正确地组织安排自己的活动,首先就意味着要准确地计算和支配时间。虽然客观条件使我难以做到这样,但我仍然尽力坚持按计划利用自己的时间,按分钟计算自己的时间,并经常分析工作计划未按时完成的原因,就此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通常我会在头天晚上订第二天的计划,有时也会订出一周或更长时间的计划。即使在不从事科学工作的时候,我也非常珍视一点一滴的时间。”

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些行动盲目、毫无计划的人,他们整天忙忙碌碌、晕头转向,却因为做了大量无意义的事情而使得忙碌毫无价值。我们可以忙,但绝不能在盲目中忙碌,而应该有计划、有顺序地忙。在早上开始工作时,如果不知道当天有什么样的工作要去做,就很容易像小文一样,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很多时候,忙碌都是白忙,因为盲目的忙碌,我们忘了工作细节,忘了工作创新,忘了要完美地完成工作。因为无谓的忙碌,我们只记得去应付工作任务,只记得要做上级安排的工作,只记得每天走重复的程序。这样的忙碌是毫无意义的忙碌。

努力不等于成功,忙碌不等于效率,用时间来堆积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有有秩序地忙,忙到点子上,才能忙出效率,忙出成绩。

IBM公司的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在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说:“我的助手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替换他的主要原因。他有一本与他形影不离的工作日记。每天早晨,他都会把前一天写好的工作计划再翻看一遍,而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要对这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把第二天的计划做出来。”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习惯,也是我们提高做事的目的性所必须养成的习惯。助手能得到沃森的欣赏就在于他是一个有序的行动者,不盲目行动。有的人日理万机,但他们不是去做所有事。他们会拒绝出席那些无关紧要的应酬,然后通过判断,从一大堆需要花心思处理的事务中挑出最具价值的几项,并把大部分时间投注其中。他们往往有既定的目标,并且会预先设定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而在说话时,也能一针见血地戳破重点,选择恰当的时机说出结论。

综上所述,一名日事日清的落实型员工应该在工作前就明确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并使工作组织化、条理化、简明化。毕竟,有秩序地忙碌才能最有效地利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