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文化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亦即一定社会的观念和价值系统。形成或建设社区文化,其本意就是创建适宜的观念和价值系统,以便塑造对人们及社会发展有意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社区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特指一种区域性社会,即以共同地域、制度、利益、文化为基础而结成互动关系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其中,除了地域因素、人口因素、制度因素和利益因素外,文化成了社区的核心内容和标志,即人们是依照文化来区分社区界限的。社区文化不同,使各个社区呈现千差万别的特征。
关于社区文化的含义,学术上暂没有一致的说法,常见的说法有“生活方式说”、“社区特色说”、“广义狭义说”、“文化活动说”、“群众文化说”。
一是“生活方式说”认为社区文化包括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人们的衣食住行及工作和娱乐方式,后者主要包括人们的价值结构(追求、期望、时空价值观等)、信仰结构和规范结构(风俗、道德、法律等)诸方面。
二是“社区特色说”认为社区文化是指通行于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
三是“广义狭义说”认为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通过长期实践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通过长期活动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
四是“文化活动说”认为社区文化主要是指社区文化活动,包括艺术活动、课堂学习、剧院演出、节日庆典、反种族主义和宽容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教育、环境美化、文物保护和旅游等。
五是“群众文化说”认为社区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社区中的反映,是地域性的群众文化。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社区文化就是指社区成员精神活动、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社区居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状态、风俗习惯、公共道德等思想形态,以及学习、交往、娱乐、健身、休闲、审美等日常活动。
二、农村社区文化
若想彻底的了解农村社区文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农村社区文化包括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基本方面,这三个方面是具体存在的和有着丰富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有着内在联系。
观念文化方面,指农村社区大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一些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等。它们可能以一些明确共有的概念话语表现出来,也可能是潜存于意识深处和行为背后不易直接观察到的看法观点,还可能从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和社区流行的说法中得以发现。有时,文化分析家还将这些观念文化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前者是以明确公开的方式存在的,可能体现为一些共同生产制作和有形化的文本(如书籍)当中,后者则以不那么正规化的方式存在,社区成员持有和相信它,但却对它缺乏自觉,甚至不能用清晰的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而只是听任自己受它们的支配和作用。总之,这一部分内容虽然常常不是可以直观了解和把握的,但却是农村社区文化的核心要素,以各种有力的方式对农村社区成员的行为实践和日常生活发挥着作用,并且也是通过一些方法和途径仍然能够发现和认识的,也能进行自觉地构建和发展。
行为规范文化方面,指农村社区大多数成员较自觉遵守的一些道德伦理规范、礼仪习俗及日常行为的规则等。这部分内容很丰富,从家庭婚姻道德规范与礼仪习俗、邻里道德规范与礼仪习俗、公共道德规范与礼仪习俗到个人道德规范,从婚丧嫁娶的礼仪习俗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规矩和规则,包括语言的规则、衣食住行的规矩和习惯等等。可以说这是更直接影响农村社区成员行为和社区社会生活的文化事物,也常常引起人们的更大关注,常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从条理上梳理,除了关于个人的规范,一个农村社区中因为存在多个社会群体。所以就会有涉及不同群体间交往的各种规范:年龄群体之间、性别群体之间、职业群体之间,等等。还有对社区内外不同人的规范,以及对待社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的规范等。同时,也会涉及社区居民怎样对待国家和各种社会组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充分重视规范文化的建设,这在整个农村社区文化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方面。当然,也要认识到这个部分的建设不能脱离开其他方面,而是相互支持促进、互为一体的。
物质文化方面,指农村社区多数成员共有共享的各种物质设施、设备与生活手段和物质环境(包括人工建造的和更多自然性的环境)。从房屋、道路、树木、河流,到生活工具器件材料、语言服饰等,再到娱乐交流的器具(乐器和歌舞道具等),大凡在农村社区触目可见的各种物质性的存在,只要和社区多数成员们发生了关系,承载了他们的感情思想、利益追求和趣味爱好标准,透露出对他们而言的特定意涵与味道,就都是农村社区的物质文化。举例来说,某些农村社区的居民抽烟用的特制工具(如水烟筒)或只有当地人才有的某种用具、特别的服装、独特的建筑或摆设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社区物质文化。农村社区的物质文化对其他方面社区文化的发展和运行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有时候物质文化方面的某个革新变化也可能带来其他文化部分的改变与进步,因此要重视这部分文化的建设,使其更好地起到推动促进其他方面发展并最终带来整体文化进步的作用。
三、农村社区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我国农村社区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上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经受市场经济和改革大潮的洗礼而体现出时代人文精神。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农村社区文化的产生受到社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烙上了本社区特有的印记。第二,农村社区居民群众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创造出符合本社区发展的特色文化;农村社区文化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群众。无论是社区组织、图书馆、舞厅还是公园文化等都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群众。第三,农村社区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内部日益分化,农村社会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的因素影响力减弱,社区异质性逐步增强。随着社会流动性加剧,文化日益体现出开放性的特征。因此,在广大农村社区,本土社区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等无时无刻不在相互发生碰撞、融合,形成一种新的社区文化;它既保留原有社区文化的特点,又带有外来文化的色彩,成为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系统。
农村社区文化一般具有以下作用:
第一,凝聚作用。在社会系统中,将个体凝聚起来的主要是一种心理的力量,而不是生理的力量。社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它以种种微妙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情操,培养和激发人们的群体意识。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助于人们认识自己对社区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第二,沟通作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劳动分工越来越细,人们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窄,人际关系趋于淡化。农村社区文化不仅具有增强社区内人际沟通的作用,还有助于社区与社区、社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密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
第三,导引作用。社区文化中的文化活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其形式大多数都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特别是文学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在社区文化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文化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经济生活的深刻影响,催产出新的价值观念。社区文化因其巨大的吸引力和渗透性,导引社区居民社会化进程的方向。可以说,在社区居民的信仰选择、道德选择、职业选择、婚恋选择和生活方式选择等诸多方面,无不渗透着社区文化的影响。社区文化体现社区居民的价值取向、道德评价与感情色彩,它一经产生并被社区居民认同,便会对社区居民发生影响,规范他们的行为。社区文化的这种行为规范功能,表现在对社区内每个成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约束作用,这种约束又分为硬约束和软约束两种。硬约束指的是社区内各种规章制度、公约、守则等。软约束指的是通过社区文化的认识、调节、评价作用来实现,使居民通过提高认识而产生自律行为。这种导引功能所涵盖的范围有些是法律约束所难以达到和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