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孩子的财务行为(1 / 1)

观察孩子的财务行为,主要是看他在财商方面有没有天赋、有哪些天赋。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接下来为他量身定做最好的教育方案。

所谓天赋,也叫智慧,通俗地说就是“辨别细微差异的能力”。

举个例子,修改病句就是一种常见的天赋。凡是病句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是大多数人容易犯错的地方。既然这样,要找到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而在这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就能一眼看出或略加思考后看出这句话和正确句子之间的细微差别(毛病所在),从而把它改正过来。这方面天赋不够的孩子,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掌握这种本领,称之为聪明。

推而广之,说有些孩子在学习方面很有天赋,有些孩子在体育方面很有天赋,就是说他善于辨别学术方面或运动方面的细小差别。当别的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差异时,他已经意识到了,所以他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正确区分这个题目或活动的内在要求,把它做得更好。

具体到财商方面上来。有些孩子对“钱”天生敏感,对数字运算熟练自如,并且“斤斤计较”;每当遇到与“钱”有关的话题时,总会想方设法进行调度,从多方面来考虑问题。

而有的孩子则相反,一遇到钱就怎么也算不清,转一个身就忘了刚才的结账,并且总是表现出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这种人就可能是对钱真的没有一点概念。

自己的孩子属于什么类型,父母其实很清楚。尽早发现孩子这方面的天赋,并且有针对性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是每个父母的职责。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所以,可以说财商对每个孩子来说都很重要。不像过去,每家每户有好几个孩子,孩子之间因为天赋的差异,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也可以多种多样。而现在做不到这一点了,所以对孩子的全面培养和发展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现在你只有一个孩子,如果孩子的财商很高,父母应当为此感到高兴,并加以引导、培养;如果孩子的财商不高(这种情形并不少见),父母的职责之一就是要根据“缺啥补啥”原则,适当开展“家庭”教育。毕竟,财商高低关系到孩子将来一辈子的幸福。

畅销书作家马克·汉森回忆说,有一次他在某教会介绍儿童银行的功能后,一位名叫汤米(Tommy Tighe)的孩子走上来与他握手,自我介绍说:“我今年6岁,想从儿童银行借钱。”

马克·汉森问:“小朋友,你想用这笔钱派什么用场呢?”并且友善地提醒他说:“到现在为止,所有贷款的孩子可都是还清了他们的借款噢!”

汤米老练地说,他从4岁开始就认为自己能促进世界和平,所以想把这笔贷款用来制作一批贴纸,贴在汽车背后,上面印着“请为我们的孩子维护和平”,然后是签名“汤米”。

马克·汉森微笑着答应了,同意发放给他454美元的免息贷款,这是印刷1000张贴纸的费用。

这时候轮到站在一旁的汤米父亲着急了,他轻轻地问马克·汉森,如果孩子将来还不清这笔贷款,是不是会没收他的脚踏车?马克·汉森说,他不会这样做,因为他相信每个孩子都是诚实的,如果投资失败了也必定会有其他原因。

就这样,马克·汉森送给汤米一套录音带,要求他仔细收听、学习。回家后汤米把所有录音带都听了21遍,最终牢牢记住了其中这样一句话:“向顶尖人物推销”。

于是,汤米说服父亲,首先去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家里去推销。滴水不漏的理由,使得里根总统本人及其管家都买了一张贴纸,每张1.5美元。

后来,汤米又寄了一张贴纸给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信中同样附了一张1.5美元的账单。很快,他就收到了这1.5美元“货款”,额外的还有戈尔巴乔夫的亲笔签名照。

顺便一提的是,汤米很快就售出了2500多张贴纸,轻松地还清了向马克·汉森儿童免息贷款银行所贷的454美元。

不用说,从小就具有这种老道推销行为的孩子,将来必定是这方面的顶级高手。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这样的财务行为,你还用得着为他的将来处处感到担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