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合伙人(1 / 1)

这里的“合伙人”是一个法律概念,指投资组成合伙企业、参与合伙经营,依法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当然,这里所说的让孩子成为合伙人,并不是要孩子真的去投资、管理什么企业,而是指让他抱着这样一种心态来参与家庭事务管理,从中受到教育和锻炼。

道理很简单,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合作。尤其是独生子女时代,孩子如果缺乏这种合作精神和合作心态,将来可能会一事无成。所谓“独木难成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做人是这样,做事、投资也是如此。你向亲朋好友或银行借贷用于投资,难道就不能看作是一种合作行为吗?

合伙人意识的精髓是尊重别人。懂得尊重别人、处处尊重别人,这样的孩子将来才会占得财富先机。

在这方面,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1835—1919),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在这方面很有一套,这也奠定了他以后的成功和辉煌。

安德鲁·卡内基10岁左右时,养了一只母兔做宠物。没过多久,这只母兔生了一窝小兔子,他既兴奋又苦恼。

苦恼的是,兔子要吃草,可是他没有足够的零花钱雇人割草,所以就对周围的小朋友们说,欢迎大家“认领”这些小兔子。只要你割草给小兔子吃,这只小兔子就可以用你的名字来命名。这样一来,本来是局外人的小朋友们个个欢呼雀跃,踊跃参加到合伙喂养小兔子的行列中来了。

不容否定,这种做法目前已经非常普遍,并被广泛应用在慈善事业和希望工程中。可就在160年多以前,一位只有10岁的小孩想到了这一点。

他相信,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都非常在意,并且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只要好好利用这一点并加以尊重,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把它变成财富。

在后来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安德鲁·卡内基经常利用这一特点与人合作,屡屡取得巨大成功。

例如,有一次,安德鲁·卡内基在与布尔门铁路部门竞标太平洋铁路的卧车合约时,因为双方是竞争对手,所以互相压低价格,到最后已经两败俱伤,无论是谁拿下这个项目都已经没有多少钱可赚了。

这时候,他找到对方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会谈,顺便提出双方是不是可以合作。而实际上呢,这时候对方也正有此意。但众所周知,合作必定会涉及到一系列具体问题,例如谁掌握主动权、新公司叫什么名称等。

不出所料,布尔门马上问他“如果双方合作新公司叫什么名称?”这时候的安德鲁·卡内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小时候对外“认养”兔子的事,立刻回答道:“当然就叫布尔门卧车公司啦!”可想而知,双方马上就顺利达成了合作意向。

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有时候安德鲁·卡内基会做得更绝,体现出他高超的经营技巧和财商。

有一次,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建造一家钢铁厂,专门生产铁轨,这种铁轨主要销售给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钢铁厂建成后,安德鲁·卡内基特别要求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董事长的名字来命名。

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董事长叫汤姆生,不用说,他在以后的铁轨采购中毫无疑问会优先选择这家以他名字命名的“汤姆生钢铁厂”的产品。但这样一来,就保证了安德鲁·卡内基旗下的这家钢铁公司的基本业务,这种经营手法令人拍案叫绝。[1]

安德鲁·卡内基从身无分文的移民,到最终成为一代“钢铁大王”,与美国“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齐名,历时几十年保持着全球最大钢铁公司的地位,几乎垄断了美国的钢铁市场,成为当时的全球首富。

顺便一提的是,安德鲁·卡内基小时候家里非常贫困,可是他却十分赞赏祖父那种不屈不挠和机智幽默。作为长孙,他取了一个与祖父完全一样的名字,并为此感到终身自豪。至于他创建钢铁公司后,把公司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称之为卡内基钢铁公司,则可以看作是故伎重演。

[1]《把“名声”送给别人》,载《文学与人生》,201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