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万不可进逼,要善于停一步(1 / 1)

曾国藩攻占武汉,远远观望的荆州将军官文和署理湖督杨霈皆得重赏,而他本人不仅未得到地方实权,还受到“严行申饬”,这不能不引起曾国藩的深思。从此曾国藩看透了清廷对他的猜忌心理。可是曾国藩就是忍了下来,实现了他“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观点。

《孙子兵法》中反复强调以柔克刚之道,它的涵义是:攻守必须具备韧性。起初,我们在阅读曾国藩时,被他的韧劲所感动,认为如果一个人具备像曾国藩一样的韧性,一定能办成任何事。这就容易使人想起他“好汉”观——“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这是曾国藩的名言。这句话也反映出他坚忍的性格修养。另外,之所以这样做,证明曾国藩是为了争取机遇。曾国藩早年做京官时,得到穆章阿的提携升迁极快。至他的恩师受到咸丰帝的惩治以后,可以说曾国藩虽然没有受到什么牵连,但是确确实实失去了一个坚强的后盾,根基也没有以前那么深厚了。后来奉命办团练可就吃尽了苦头。

曾国藩虽然身为团练大臣,但是起初他并不相信团练武装在对付太平军的作战中能起什么作用。他认为,嘉庆年间虽有依靠团练武装镇压白莲教起义的经验,但至咸丰初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已不甚适用了。首先是饷源不同,嘉庆初年,团练费用出自国库。到了咸丰初年,清政府财政拮据,军饷尚且难以为继更没有余力供给团练费用。因而团练经费由地方绅士自筹自管,与官府无关。这样如果所委任的团练人员不得其人,承办人员乘机搜刮民财,必使农民走投无路而走向反抗,无异火上浇油。这样来举办团练,不仅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反而会引火烧身,加速灭亡。这在历史上不乏其例。明代末年加派“辽饷”、“练饷”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对清朝来说,可谓“殷鉴”。但是,曾国藩是团练大臣,咸丰皇帝给他的任务是“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并没让他募勇练兵,建立军队。所以他就不得不打着办团练的旗号,把自己的计划纳入其中,以求名正言顺。为此,他在“团练”二字上大作文章。他说:“团而兼练者必主营哨,发口粮,可防本省,可剿外省,即今日官勇之法。”他没有机械地执行清政府的命令,也没有盲目仿效前人,照抄邻省,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打着办团练的旗号另搞一套,志不在团练而在建军。应该说,曾国藩的政治眼光还是高出清政府和当时的平庸同辈的。

曾国藩集练的湖南官勇第一次出省作战,是在1853年赴援江西之行。这年夏天,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奉命帮办江南军务,由湖北广济前往江南大营赴任,行至九江,惊闻太平军欲攻南昌的消息,急忙赶到南昌城中助守,以所带兵勇过单奏请增援,曾国藩奉命与湖南巡抚骆秉章商定,派勇三千六百人分三批启程,前往南昌。结果带兵书生心狠手拙,在南昌城下遭太平军伏击,死骨干七人,兵勇七八十人,罗泽南的门生多人毙命。曾国藩听到这个消息,且喜且忧。喜的是书生临阵敢战,远胜绿营员弁,亦证明他不用营弁,纯用书生带兵的办法切实可行;忧的是初集之勇尚不善战。当时罗泽南带往江西的一千湘勇,也只有一营受过训练,其它两营皆是未练新勇,而这些新勇一战全丧。从此曾国藩更加重视对新勇的训练,把它看作决胜的基础,这给他镇压农民起义也打下了基础。湖南串子会、红黑会、半边钱会等正准备起义,就被曾国藩的军队残酷镇压下去,使湖南成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基地。

然而曾国藩镇压会党,得到的是“曾剃头”、“曾屠户”之类的诨号,各种诅咒传遍湖南,致使对他追随很紧的李鸿章等人都为他担心。因为曾国藩的一些作为,威胁到了一些地方官吏,所以他们也处处与曾国藩过不去。

1854年湘军攻占武昌后,处于悲观失望中的咸丰皇帝倍受鼓舞,看过捷报后,立刻任命曾国藩为署理湖北巡抚,并在奏折上批道:“览奏感慰实深。获此大胜,殊非意料所及。”他还眉飞色舞地说:“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某军机大臣在此时进言:“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咸丰听罢,“默然变色者久之”,再不肯把地方督抚大权交给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使其六、七年内一直处于客军虚悬的地位。恰在此时御史沈葆桢上一奏折,要求曾国藩乘胜东下。咸丰皇帝便趁机收回成命,赏给曾国藩兵部侍郎衔,办理军务。而鄂抚一职则由曾在湖南屡次与曾国藩作对的陶恩培担任,其未到任前,由刚刚因曾国藩攻占武昌而从“署理”转为“实授”的湖广总督杨霈兼任。刚收到令其署理湖北巡抚的谕旨时,曾国藩还有意推辞一下,免得由于丁忧期间立功受职而为人讥笑指责。然而,曾国藩的辞谢奏疏还没有送到北京,咸丰帝就改变了主意,并已收回成命。更可笑的是咸丰帝在曾国藩的奏折下批道:“朕料汝必辞。又念及整师东下,署抚空有其名,故已降旨令汝毋庸署理湖北巡抚赏给兵部侍郎衔。”并倒打一耙说:“汝此奏虽不尽属固执,然官衔竟不书署抚,好名之过尚小,违旨之罪甚大。著严行申饬。”曾国藩攻占武汉,远远观望的荆州将军官文和署理湖督杨霈皆得重赏,而他本人不仅未得到地方实权,还受到“严行申饬”,这不能不引起曾国藩的深思。从此曾国藩看透了清廷对他的猜忌心理。可是曾国藩就是忍了下来,实现了他“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观点。以致最终成为清王朝的“中兴名臣”——一句话,曾国藩是一位铁汉!

§§§06.万不可进逼,要善于停一步

曾国藩再次出山已“变节为巽顺”,虽功成名就,但“避事”不敢担当。直到晚年,王□运已经历了清亡、袁世凯复辟败亡等重大的历史事变,才对曾国藩当初不自立为帝的看法有了改变。曾国藩的不可进逼,要“停一步”的想法,自有其理。只有曾国藩这个“当事人”才能理解其义。

《孙子兵法》中强调不以进为进,不以退为退,而是要以退为进,这是极其灵活的停一步的观点。

曾国藩是一个明白人,在进退关系上,他提出了要“停一步”的观点。为什么?

曾国荃在功名事业渐臻全盛的时候,犹存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心念,这与曾国藩时惧盈满的想法,恰成强烈的对比。所以曾国藩在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要弟弟时时以此为戒,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切实履践,他在这些地方看得破,认得清。其实,他在一开始就有这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戒惧心情。对待同僚及幕友的“劝进”,曾国藩更是多加规劝,不生妄念。为此,使晚清大怪杰王□运心中生恨,引发一场文墨大官司。

王□运二十几岁开始研究经学,对《春秋公羊传》尤有深入研究,但他通经在于致用,尤其是实现其所谓“帝王之学”。他认为《春秋》主旨在于拨乱。治经要经世致用,他的致用是将经与术结合起来。术是权术,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手段,所谓纵横之术。王□运想用纵横之术来辅助识时务之人成帝王之业。在乱世,谁能拨乱反正,成大事业,即辅助谁,但又要看准时局变动的趋向,静观势态,未到其时,蛰伏隐退,时机到来,大展才能。因此,既要有满腹经纶在胸,又要有居静不动的修养,可进可退。进时,用儒学、儒教使据乱达到升平,推致太平。退时,用老庄的学问,庄子的禅悟人生,去掉忿怨,怡然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