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刚才讲了,解读男人不能光解读他的行为,还应该解读他行为背后的内容。
李燕燕:比如,你闺蜜的先生表面上是“冷暴力”,但我感觉这个男人也许对这个家还是挺留恋的。他绝对不用嘴巴来说我想要一个老婆,他觉得这个家里面已经包含了这个老婆,包含了这碗热饭,包含了一杯热水。
作者:但我闺蜜觉得他不需要她,他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的。
李燕燕:那是你闺蜜的观点,不一定是事实。
作者:我再举另一个女友的例子。我这个女友是外企白领,她先生是个画家,经常去外面写生,而且还喜欢去那些高山险峰、原始森林里去。恋爱时和刚结婚那几年,他们很恩爱,每次出去只要有条件他几乎每天来电话。但后来因为他经常外出,不管家不管孩子,家庭矛盾冲突加剧,夫妻吵架多了,伤了感情。渐渐地,他外出的频率不见减少,而出去后经常消息全无。十天半个月不来电话成了家常便饭。我朋友头几年为这事经常吵,但吵了也没用。这些年感情越来越淡漠,我女友连吵都不想吵了,也是属于进入冰冻关系的那种。多次提出离婚,但是他又不肯离。
今年夏天,她丈夫说要去云贵川山里写生,说要去两三个月。我女友说,这些地方比较危险,希望他可能的话每天发个短信回家,哪怕就是“平安”二字。他勉强答应。刚到云南的时候,发过两三个短信,然后便了无音信。半个月以后,她给他打电话,想确认他平安。听到他电话里很高兴的样子,我女友心里挺生气的。心想,我在担忧你是否平安,你这么开心却想不起来给我来一个电话,这是多么不负责的一个男人啊!心里不舒服,嘴上就抱怨了两句,结果他就像被扣了扳机一样,情绪马上上来了,等了一个半月才打通的电话还是不欢而散。我女友心灰意冷的,直跟我说想离婚。
王扬:其实我看啊,你的女友很关心丈夫的。
作者:作为人都会关心的,我的女友很善良。
王扬:可是你女友的这种关心,她丈夫可能不太感觉得到。他可能会觉得好像是她并不在意他。他们两个给我的一个感觉是,实际上他们两个人在玩一个权力游戏:两个人之间谁是最重要的。
作者:对的很对啊!她丈夫的确和她这么说的!说家里谁为主谁为辅!因为过去她先生挣钱挺多的。这五六年我女友在外企升职比较快,工资很好;而她先生收入原来不错,现在远不如她,心里一直不舒服,但嘴上不说。我女友生气起来也说过这样的话:你讲什么谁为主谁为辅?你要能养活我我可以不干!可是你养得活我吗?每当这种时候她先生就气得无语。可能也是因为这类的话,她先生现在才不能原谅她,冷着她吧。
不过听说她先生现在不再说谁为主谁为辅之类的话了。现在不敢说了。
王扬:他不是不敢说,而是把这句话从嘴上转到“地下”,在心里说了。也就是说,当你女友不肯表达对他的关心时,他也不需要这部分了。
作者:我女友表达了啊!他出去不搭理我女友,可是我朋友不是还主动给他打电话的吗?
王扬:我说的关心是女人要让男人感觉到真正的关心,而不是用责怪的口吻去传递关心。你能不能让男人感觉到那颗心呢?
作者:她先生一开始也给她发过几个短信,聊几句沿路美好的风景。我女朋友一收到短信就回复,其实也是想借一个良好开端,两个人能够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但最后一个短信发出后,男人又失踪不理她了。我女友很郁闷,把短信转发给我,问我哪句话说的有问题啊!干脆我给你们摘要几句念念——比如她短信里说:希望以后双方学会顾忌对方的感受,学习在为亲密关系付出时不患得患失……还有什么要心平气和地付出,要相信付出和回报终归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别介意别人对他当下的付出是肯定还是否定。还把她这段时间学佛的心得顺便传递了一下,比如说什么要相信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面对恶因导致的恶果要接纳、放弃……还有要把生命的外在转向内在,去理解和相信人的命运轨迹只和自己的命运轨迹内在有关,外在只是诱因……要尊重自己,尊重生命,在满足自己的愿望的同时也愿意去满足别人的愿望。愿意把关注自己的目光稍微从自己身上移开一点点,稍微去欣赏一下别人生命的灿烂……还有什么如果别人灿烂如花,你也可欣然做个护花使者,在别人需要你的刹那,也能当片刻绿叶,并小心变小性为大性,变小爱为大爱……还有什么齐家了才能治国平天下……没有想到我女友发了这个短信以后,他先生再次失踪,再也不给她发短信了!
张丽:我觉得我要是她先生,本来在美好的河流山川中心情很好。收到这样的短信,心里肯定暗想:狗屁。
作者(大笑):难道短信说的没有道理吗?
张丽:有道理啊!但是你全盘的都是“道理”,没有一点点情感,也没有一点和他在那个瞬间所置身的美好风景链接的感觉。你就像一个主持人……
王扬(笑):像一个小学老师,像小学教务处主任,像小学教务处老师。
李燕燕:他那么一智商的人,如果你用这种方式沟通,他马上就关闭沟通的频道!
作者:是的,她先生当天就停止了短信播报。停了几天我女友才反应过来,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这个短信发错了?
张丽:其实她哪怕放个短信说,啊,那个地方真美啊!你好好玩玩啊!之类的,她先生感觉都会好很多。而她这样的短信,就会让男人关上沟通频道,重新回到屏蔽状态。
作者:可是这条短信有什么问题呢?我觉得写得很好啊!我们拿给其他朋友看过,也觉得的挺好的。
张丽:就这么拿出来一段听听是挺好的一个美文,是没问题。那你要看是什么情景下什么人给什么人发的?
作者:嗯,有点道理。这条短信后,他们就不约而同地进入过去习惯性的不联系状态,直到半个月后,我女友给他电话,还在努力克制责怪的情绪,才说了一句:你一开始不是短信发得好好的吗?怎么才发几天就停止播报了?没想到才说了这么一句,她先生就急了!
张丽:他说什么了呢?
作者:他说我想轻轻松松过日子,我不想一天到晚跟欠了谁的账一样,一天到晚被指责!
张丽:你看,这就是一种无效沟通。你朋友想做的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而她先生却解读成了指责。所以他为了逃避指责,只好关闭沟通渠道。
作者:你说我朋友是不是冤得慌?好好说话又被解读成指责了!那还怎么说话啊?可是按理说他在山清水秀的景致中写生,对不良情绪的抵抗力、忍耐力应该强一点才对啊?你看,我们就猜是短信出问题了!
王扬:其实我觉得他们两个都在实施互相对对方实施“冷暴力”。其实那个男人需要的沟通可能比较简单,就是和女人在一些感受上的链接。比如你今天好不好啊?身体舒不舒服啊?今天到哪里去了?怎么样啊?吃饭了没有?还吃得习惯吗?天气热不热啊?就是这类的沟通就可以。但是我刚才从短信看见的就是一个小学老师在教训一个小学生,或是一个大学老师在教训大学生。
张丽(笑):我还感觉是一个妈在对一个小男孩批评和说教。
作者:她先生是不太懂事。平时只顾自己画画,家里的事什么都不管。很多人情世故,包括家庭关系,自己不关心,说他又不听,所以我朋友经常一生气就说他。好像是有点像小妈妈。
张丽:抱着这种观点,以这样的角色去和男人,尤其是强悍的男人去沟通是没有用的。
作者:可是女人如果不去和男人沟通,男人是不可能主动来和女人沟通的。他们通常的想法就是:我没病,是你有病。
张丽:其实在冰冻关系中,如果女人静心了,能放下那个男人不说话、不理你就是“冷暴力”的解读和观点;也就是说,你不管他是不是“冷暴力”,或者是其他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这样的关系里还能做点什么可以让我更舒服。放下那个“冷暴力”的观点,可能心理感受会好一点。
王扬:其实我的感觉就是你的女友对她丈夫有一个期待,也就说是她心里有一个“他应该是什么样的”,她一直在用她心里的“他应该是什么样的”来要求她丈夫。
作者:我想应该是一种需要吧,不是应该。
张丽:那她需要他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底线应该就是日子吧。和我的闺蜜一样,我身边可能女强人多,找的先生个性也强,所以日子过得好像都很辛苦。
王扬:过日子是两个人的事情吗?你觉得这种男人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往往会对男人有很多的要求。于是男人就越跑越远了,因为他害怕被改造!怕失去自我!我们刚才讲过男人的那种恐惧。男人只有当你的一些方式让他感觉是安全的、温暖的,他才愿意去改变。而他愿意去改变那是他的事情;他可能愿意去了解你的期待,愿意去为你做一些什么。但是如果你觉得他应该是什么样的,然后让他去改变,给他一个目标,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从自尊上他是接受不了的。
作者:也许我和我的女友们对男人的心理还真的没有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我采访过很多不同特点的精英人士,听过形形色色的故事,这几年也看了不少心灵心理和国学方面的书。感觉人这一生成功与失败说到底就是与人的链接的成功与失败,也就是关系的链接。
王扬:我觉得如果要让一个关系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尤其说想按你期待的去改变,首先两个人中每个人都得改变很多东西。你今天说的两个例子,这两个人其实都不在一个“关系”里面,他们是两个个体;你在你的世界里,他在他的世界里;你抱持着你的观点不放,他抱持着他的观点不放;由于这个观点,两个人各自有各自的感受;两个人其实都没有什么链接了!从感受的层面上,这两对夫妻都在保护自己,只不过两个人保护自己的方式不一样。男人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不跟女人链接;而女人保护的方式就是穷追猛打。即便说他们在行为表现上没有表现出来,但各自在心里实际上也认定自己才是正确的。
所以说如果他们夫妻如果能在一个“关系”里面,必须你走出来,他也走出来,把两个人的“我”变成“我们”。
作者:说得好!但是有难度啊!
王扬:这样才有可能有改变。
作者:可很多夫妻为什么一直恶打却总离不了婚呢?
王扬:因为缘分没尽。
张丽:“功课”没做完呢。如果你这段婚姻没有做完“功课”,下段婚姻还得接着做;这辈子没有做完“功课”就离婚,下辈子还得接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