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气贯长虹,潘美冤负骂名(1 / 1)

宋朝绝对很有趣 李飞 1811 字 1个月前

宋太宗灭了北汉以后,北汉大将刘继业归降北宋,宋太宗也算是知人,他知道刘继业威名远播,就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给予重用。刘继业归宋以后,恢复了杨姓,单名业,也就是戏文里面著名的杨老令公。宋初,朝廷试图用对辽战争的办法收复燕云十六州,杨业常与辽国打交道,有着丰富的对辽作战经验,于是被派往代州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潘美前后夹击,兵马归潘美节制。980年,辽景宗率十万大军攻雁门。杨业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突袭辽军,辽军大败而回。982年四月,辽军分路攻宋,杨业统军败辽军于雁门关下,斩辽兵三千人,俘万余人,缴获很多军事物资。杨业立功之后,升为云州观察使。此战以后,辽国军队对杨业非常忌畏,常常望见他的旌旗就不战而走。杨业因此被辽军称为“杨无敌”。

雍熙三年,宋太宗再次征讨辽国,三路大军并出,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起初战事进展顺利,杨业也是英勇善战,一路夺取了寰、朔、云、应四州,但主力军东路曹彬失利,东路宋军于岐沟关大败,辽军乘胜大举反击。宋太宗无奈,命令三路人马班师回朝,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此时,辽国十几万大军全线反击,攻破了寰州。辽军兵力占有很大的优势,杨业针对自己的任务是迁移民众,不需与敌人决战的实际,就向潘美进言,力主兵至应州,诱辽军向东,以保障民众沿石碣谷(今山西朔州南)南撤,并设弓弩手千人于谷口,骑兵居中接应,扼阻辽军南下。杨业与辽军交锋多年,深知边境地理,做出的判断非常正确,也切实可行。

但是监军王侁和刘文裕却狂妄自大,说:“我们带了几万精兵还怕他们?我们只管沿着雁门大路,大张旗鼓地行军,也好让辽军见了害怕。”

杨业说:“现在敌强我弱,这样干一定要失败。”

王侁带着嘲笑的口气说:“杨将军不是号称‘杨无敌’吗,怎么在敌人面前却畏缩不前了,是不是另有打算呀?”

这一句话把杨业激怒了,他说:“我并不是怕死,只是看到现在时机对我们不利,怕士兵白白丧命。你们一定要打,我可以打头阵。”

潘美爱惜杨业是个难得的将才,本来不同意他去送死,但有王侁从中作梗,只得违心同意。杨业无可奈何,只好带领手下人马出发了。临走时,潘美抓住杨业的马缰绳,说:“杨将军此去一定要多多保重,能胜则胜,不能胜则迅速回兵,不必恋战。”接着又问道,“杨将军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杨业含着眼泪对潘美说:“这个仗肯定要失败,我本来想看准时机痛击敌人,报效国家。现在大家责备我惧敌,我不得不先死了。”

接着,他指着前面的陈家峪(今山西朔县南)说:“希望你们在这个谷口两侧埋伏好步兵和弓弩手,我兵败之后,退到这里,你们带兵接应,两面夹击,也许有转败为胜的希望。”

杨业出兵没多远,果然遭到辽军的伏击。他带兵拼杀了一阵,终于抵挡不住,只好一边打一边把辽军引向陈家峪。到了陈家峪,正是太阳下山的时候。杨业退到谷口,只见两边静悄悄的,连一个宋军的影子也没有。原来,杨业走了以后,潘美按照杨业的意见,把人马带到了陈家峪准备接应,但等了一天,听不到杨业的消息。王侁认为一定是辽兵退了,他怕杨业抢了头功,就催促潘美把伏兵撤离了陈家峪。

杨业见约定的地点没有自己的人接应,气得直跺脚,悲愤之余率领部下力战。杨业受创几十处,曾让幸存的士卒突围,士卒不愿,全部战死。部下战死殆尽后,杨业仍奋战不止,手刃敌军数十人,最后筋疲力尽,为辽军生擒。杨业长子杨延玉,以及部将王贵、贺怀浦全都力战而死,场面惨烈悲壮。杨业被擒之后,辽国非常希望能招降这员宿将,但是杨业没有背弃宋朝,威武不屈,绝食三日而死。但是宋太宗听信谗言,抚恤菲薄,只赐给了他的家人五品官位应得的一半抚恤物品。后来杨业妻子佘氏向宋太宗上书说明了陈家峪血战真相,宋太宗得知杨业是绝食三日而死,这才下诏表示痛惜,厚恤杨业家属,称杨业“诚坚金石,气傲风云”。同时,宋太宗下诏将潘美降职,王侁、刘文裕都被削职发配。

杨业的死虽然与潘美没有坚持在陈家峪接应有很大关系,但他并没有要陷害杨业的意思,更没有要故意置杨业于死地的意图。他的失误在于,当监军王侁心存私念让他从陈家峪撤军时,潘美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而是一味听命于王侁,致使杨业兵退陈家峪时没有得到援助。因此,杨业的死,主要责任在王侁,次要责任在潘美。

其实,对于三位当事人王、刘、潘所犯的错误,宋太宗在诏书中讲得非常明白。《宋史》对杨业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其冤情是这样描述的:

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飙厉,有死不回。

给潘美的定性是:

俾总援兵,经涂非赊,精甲甚众,不能申明斥堠,谨设堤防,陷此生民,失吾骁将。据其显咎,合正刑书。

这段记述可谓一针见血。陈家峪一役,在杨业需要救援之时,潘美统领的大军,相隔并非遥远,兵员装备又很充足,但他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陷此生民,失吾骁将”的悲剧发生。潘美的错误很明显,应该依法受到处罚。

诏书对王侁、刘文裕的评判最为严厉:

昨出师徒,俾其监护,固合明宣纪律,动协机宜。而乃堕挠军谋,窘辱将领,无公忠之节,有狠戾之愆。违众任情,彼前我却,失吾骁将,陷此生民。合塞群情,抵于严宪。

王侁和刘文裕被委以监军的重任,他们理应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督促部队严守纪律,鼓舞激励官兵士气,但是他们却越权越位,干涉阻挠军事谋划,羞辱逼迫军事将领,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战斗打响之后,让杨业冲锋在前,自己先行退却,所作所为堪称“无公忠之节,有狠戾之愆”。

应该说,宋太宗对此事的认定和评判是客观公正的,王侁是这次兵败的祸首。有人分析认为,王侁有通敌的嫌疑,理由是,在此战之前的太平兴国初年(975年),契丹来使多为王侁接待,一年中往来数次,王侁返奏皇上所言多为好话。

这种观点很可能影响了宋太宗,一年以后,潘美又重新受到重用,刘文裕也被召回京都,“上知业之陷由,召文裕还”,只有王侁维持原判。从此,王侁是陷害杨业的主犯成为官方的基调,国史、实录无不受此影响。

不管基本事实如何,有关杨业之死和他与杨业的关系成了潘美一生最大的污点,这一污点后来被不断放大与演绎,潘美的形象离真实越来越远。

在民间评书《杨家将》中,潘美被彻底丑化为奸邪忌功的大坏蛋。其实潘美对宋朝功劳很大,总体超过杨业。《宋史》传中,潘美位于列传第十七的位置,而杨业仅处列传三十一,排名差了许多。

潘美字仲询,河北大名人。其父潘璘,任军校戍守常山。潘美年轻时风流倜傥,附属于府中典谒。曾经对同乡人王密说:“汉代将要结束了,奸臣恣肆行虐,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这个时候建立功名,谋取富贵,碌碌无为与万物一并灭亡,真是羞耻啊。”正好周世宗任开封府尹,潘美任侍从官事奉世宗。到周世宗即帝位后,补任潘美为供奉官。高平之战,潘美因为战功升迁为西上门副使。后出任陕州监军,改任引进使。周世宗准备用兵于陇、蜀二地,命潘美统率永兴的屯兵,管理西部战事。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之后,也对他格外信任,命潘美召集后周宰辅,晓以大义,使这些人对新朝俯首称臣,甚至连改朝换代的圣旨,也是由潘美晓谕天下的。当时陕西军阀袁彦心怀异志,赵匡胤担心袁彦作乱,命潘美前往西北监其军,胆识过人的潘美单骑入长安,劝袁彦顺天从命,迫使袁彦入朝。赵匡胤对潘美此举备加赞赏,称他为孤胆英雄。

此后的数十年中,潘美作为一位将领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的基业立下了非常人可比的战功。他先随太祖征讨淮南叛将李重进,淮南平定后,单师挥戈前往湖南,讨平湖南叛将汪端,接着继续南下,攻克南汉的北部屏障郴州,继而**平南汉二十万大军,擒南汉主刘鋹送京师。太祖开宝七年(974年),朝廷决定平定江南李煜,潘美与曹彬分率大军进攻秦淮,经数日短兵接战,为曹彬主力杀开一条血路,一鼓破金陵,李煜又成了曹、潘大军的俘虏。潘美还朝奏捷,席不暇暖,又披挂为帅,北征北汉刘氏,刘继元借契丹重兵,才赖以暂保疆土。太宗即位的第四年(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潘美以北路都招讨之职攻打北汉,刘继元大败,北汉亦归宋朝所有。为了安定河东,太宗命潘美留镇太原,他是北宋第一任太原知府。不久北伐契丹,节节胜利,以功封代国公。

潘美戎马一生,晚年因一失足而使北伐大业败于垂成,心中怏怏,一年多以后,便病死于太原,终年六十七岁。

《杨家将》系列故事,兴于南宋,当时因为政府军战力低下,广大人民希冀英雄的出现。要衬托主人公杨继业(历史原型杨业)和其诸子媳,由于塑造英雄的需要,潘美的故事不断向负面演绎。在很多事上,潘美背了黑锅,被妖魔化了。真实的潘美与卖国奸臣的形象大相径庭,相反,他一生对北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些人,尤其是太原人痛恨潘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故事虽然扭曲了潘美的形象,但可能也是另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