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还有一个说法是倾向于赵光义是正常即位的。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
说是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杜太后弥留之际忽然传召赵普进宫。赵普来后,杜太后问赵匡胤知不知道他为何能得天下。赵匡胤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捡好听的说:“这都是因为祖上和太后积德。”不料杜太后却斩钉截铁地说:“这是因为柴荣把帝位传给幼子的缘故!倘若周朝有年长的君主,哪儿能轮到你当皇帝?你和光义都是我生的,你将来要传位给弟弟。四海之大,亿万之众,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啊!”赵匡胤频频点头。很显然,杜太后传召赵普,就是要他为这份政治遗嘱做个见证。赵普当即在太后榻前写下这份盟约,并在末尾署上“臣普记”三个字,然后将盟书封存在一个金匮中,命谨慎可靠的宫人保管。这就是著名的“金匮之盟”。
但是,赵光义登基后的一些做法,却令世人对“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首先是对待他的皇嫂宋皇后的问题上。赵光义只给她上了个“开宝皇后”的尊号,就将她幽闭在了深宫里面。先是西宫,后来又迁到东宫。宋氏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在抑郁孤凄中打发日复一日的岁月。
至道元年(995年)四月二十八日,“开宝皇后”宋氏冷冷清清地离开了人世,享年四十四岁。
宋氏死后,赵光义将这位“皇嫂”的棺木在普济佛舍停放了三年,才用一个根本不够皇后规格的葬礼马马虎虎地下葬于宋太祖永昌陵北面。
其次是他对于自己的兄弟子侄手段过于狠辣。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继平定北汉后,御驾亲征辽国,不料大败,所以归朝后对平定北汉的功臣们均没有封赏。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入宫进谏,赵光义大发雷霆,赵德昭惶恐不已,回到王府后即自刎身亡。两年后,赵匡胤另一子赵德芳突然在睡梦中暴亡。至此,赵光义身边有可能威胁其皇位的人,就只剩下其弟赵廷美了。
太平兴国七年三月,有官员向赵光义密奏赵廷美意图谋反,赵光义当即罢免了赵廷美的开封尹之职,改任西京留守。四月,刚刚复任宰相不久的赵普再呈密奏,指控赵廷美意欲谋反。赵光义随即下诏审理,结果赵廷美被勒令归还私第。五月,赵光义再度下诏贬赵廷美为涪陵县公,流放房州(今湖北房县),并派人日夜监视。雍熙元年(984年),时年38岁的赵廷美在贬所抑郁而终。
赵光义即位之初,便封赵廷美为开封尹,将赵德昭和赵德芳并称为“皇子”,这让人们觉得,他要遵循太祖赵匡胤留下的惯例——传弟不传子。到了后来,赵廷美等人被斩尽杀绝了,人们不得不怀疑赵光义此前的做法只是一场政治秀了。
关于“金匮之盟”是否存在,史学界一直都有争论,有人认为“金匮之盟”根本子虚乌有,赵光义即位缺乏说服力,因此编造了“金匮之盟”,其理论是:
杜太后病重时,宋太祖只有34岁,正值年轻力壮之时,赵光义才23岁,而太祖长子德昭也已经14岁。当时太祖身体健康,没有短寿夭折之相,即使太祖只能再活20年,那时,长子德昭已三十多岁,怎么会有幼主之说?杜太后凭什么猜测太祖早死、幼子即位,而宋朝会重蹈五代的覆辙呢?实在没有道理!如果确如太后所预料宋太祖中年夭折,人们还可以推测,也许杜太后凭经验或灵感有超前的洞察力,尚可勉强解释。但是,太祖活了五十来岁,并没有早逝而面临幼子主政。如果真有遗诏,太祖临终前应该命人打开金匮,就算是突然死亡,皇后也应该知道此事,掌管金匮的宫人同样也知道此事,为什么要等到太祖死后六年才由赵普揭露出来呢?即使公布遗诏,赵光义应该把全文都公布出来,因为这是他即位合法的有力证据,而留下来的却仅是一个大概的内容,而且内容还不完全一致。
但对“金匮之盟”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们提出了相反的证据。关于立此盟约的条件,持肯定论者认为它符合常理。杜太后亲身经历过五代,这是一个王朝更替频繁的特殊时期,五代君主十三人,在位超过十年者绝无仅有,有七人死于非命,杜太后凭什么否认宋太祖可以摆脱“宿命”,而不像周世宗英年早逝、最终幼主执政失国而终呢?杜太后在赵匡胤刚当上皇帝时说出了“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这一段话。杜太后认为刚刚建国,根基未稳,随时有可能成为短命的“第六代”。尽管当时太祖正值壮年,但政治变化无常,哪里知道宋太祖不会暴死?哪里知道宋太祖不会被人杀掉?假如真的发生了,十多岁的德昭显然是不足以应付。而拥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赵光义,应是理想的继承人。
“金匮之盟”疑案属于皇家禁宫疑案,否定也好,肯定也好,都是根据当时历史事实、政治背景所做出的判断。比较双方的观点,其资料和解释、推断均偏向于对己方所持观点有利的一边,因此越争论疑点越多。
那么“独传约”和“三传约”又是怎么回事呢?
赵光义和赵普所公布的“金匮之盟”,人们称其为“独传约”,即由赵匡胤传位赵光义,一传而止。而《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所载的,可称其为“三传约”,即赵匡胤传位赵光义,赵光义传位赵廷美,赵廷美传位赵德昭。有此三传,皇位仍回太祖一系,既保证了国有长君,又能让赵匡胤荫及子孙。
持“三传约”观点的近代史学家们也认为,除史料上的直接证据外,太祖、太宗在一些人事上的安排,也隐隐昭示着“三传约”的存在。宋太祖在位时没有封自己的儿子为王,而是让太宗做了在五代等同于皇储地位的开封尹,任凭太宗的势力不断膨胀,为此甚至贬斥了与太宗不和的赵普。而宋太宗上台后,几乎做着与宋太祖相同的事情,马上让弟弟赵廷美做开封尹,封以大国之王,并同时让太祖儿子德昭全盘接下了原来赵廷美的官职,这个安排也隐隐与“三传约”相合。
史学家们由此进一步推断:
正因为原始盟约是“三传约”,所以赵光义即位之初,老谋深算的赵普才不急于打出这张王牌。因为这是决定他后半生命运的唯一的政治资本,仓促出牌或许能献媚于一时,但不能保富贵于一世。所以他宁愿选择继续隐忍,和赵光义一样默默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
机会终于出现在太平兴国六年。当赵光义决定动手除掉赵廷美的前一刻,赵普毅然抛出深藏了20年的“三传约”。
真实的“金匮之盟”出现在这一刻,除了谄媚外,更多的已具有了要挟的意味。试想,如果赵普孤注一掷独自公开“三传约”,那赵光义就会陷入完全被动的境地,无论如何都要把皇位传给赵廷美。赵普当然不会做出这种两败俱伤的事情,但是他不做不等于他没有这么做的资本。所以,当赵光义打开金匮后赫然发现对他极为不利的“三传约”时,其惊骇是可以想象的。这时候,他甚至会感激赵普,因为赵普一直替他保守着这个惊天的秘密。所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皇帝的赵光义才会主动向这个宿敌抛出橄榄枝,并且诚恳地道歉,随后又将他擢升。也正为此,赵光义才会向赵普发出试探:既然你给我看的这份盟约是“三传约”,那依你的意思皇位以后该怎么传?
赵普回答得非常漂亮:“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既不失自己长期以来所坚持的立场,更是坚定地表明自己此刻绝对是赵光义的同盟。而且使赵光义非常满意,再度感动不已,所以忍不住跟赵普吐露了一句心里话:“朕几欲诛卿!”至此,这对多年的老冤家终于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既然两人都认为“三传约”是不合理的,那要怎么办?一个字——改!于是,记载着“三传约”的“金匮之盟”,经过赵光义和赵普的篡改,公之于众的时候已经变成了“独传约”。也就是说,最重要的原始内容被删掉了!
半年之后,赵光义和赵普便联手展开了打击赵廷美的行动,直到将他迫害至死。当然,出于利益的交换,赵光义不得不把自己的心腹、赵普的政敌卢多逊出卖了,让他为赵廷美殉葬。
当然,关于到底有没有“金匮之盟”,究竟是“独传约”还是“三传约”,历史并没有给出直接的证据,这桩由政治衍生的悬案,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历史究竟向我们隐藏了什么,亦无从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