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司的指令,做下属的自然要竖起耳朵,但有的时候对于上司那些嘴不对着心说出来的话,也要学会“锣鼓听音”。聪明的下属总是能够揣摩出上司的心思,时刻和上司保持着“心有灵犀”的密切关系,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说到对方的心坎里,自然也就能够得到上司的重用和提携。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长时间的学习和领会。
职场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大社会,我们不但要为自己谋求更好的发展,还要懂得处理与上司的上下级关系。这话说起来很简单,但真要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就拿上司说的话来说,有些是出于真实想法的,有些是嘴不对着心的。这时候作为下属,就一定要领悟上司话里面的真实意思,了解其表达的弦外之音,只有这样才能更圆满的完成任务,才能在最终得到上司的认同和嘉奖。
某研究院的金院长是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他的重用年轻人、提拔年轻人的优秀事迹受到了各种宣传媒介的大力宣传。但当想到自己明年此届院长任期快结束之时,他就感到很为难了。他本身希望能再任一届院长,把他此届任期没有完成的设想都实施完。他自己也知道,只要他不提出辞去院长职务,谁也不会接替他的院长职务。但这又和他给别人留下的“培养年轻人、提拔年轻人”的形象相违背。他希望自己如果提出辞去院长的职务后,会有很多人挽留他再任一届院长,并说出“没有你任院长,我们研究院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你连任不连任院长不是你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我们院能否成为全国甲级特等研究院”之类的话来。金院长首先在一个私人会谈上,将自己不再担任下一届院长职务的想法告诉给人事处长,人事处长听完金院长的话后,觉得自己大显才能的时机已来到了,就向金院长分析了新任院长必须具备的条件,并就研究院内的三个可能人选的优缺点以及他们当上院长后对本院的影响做了深入的分析,金院长听完人事处长的谈话后,果真像人事处长所期望的那样,表扬了他是一个工作认真的人事处长。但后来和人事处长谈话时再也不提他不任下一届院长之事了。
但当他和院秘书长谈及他不再担任下一届院长以及想让年轻人当下一届院长之时,却是另一种情形,秘书长马上就说出诸如“院长的更替不能操之过急呀!年轻人的提拔需要一个过程”之类的话来。金院长时不时在秘书长在场的许多小型会议上,谈一谈自己将不再任下一届院长的想法,秘书长马上就将自己讲了好多遍的劝说词再重复一遍,周围的同事见金院长不是特别的反对,都说出希望金院长无论如何一定要再当一届院长的话来。后来,当金院长再任院长之际,将秘书长提为副院长,主管全院的人事、财务、基建工程等,还把工作认真的人事处长提拔为主管计划生育、安全保卫、工会等工作的副院长。
一般情况下,上司讲话都是直抒胸臆的,这之后正确贯彻和处理起来就会比较容易。但有的时候,由于受到某种情况的制约,上司只好采取点到为止、旁敲侧击的方法,其意图也表达得十分隐晦模糊,有时可能也只不过是某种暗示而已。比如,上司对某个事情或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不好明确的表态,这时就可能选择一种模糊的暗示表达方式,要么在一个地方签个名,要么在一个地方画上一个圈,这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就需要做下属的慢慢去体味了。还比如,上司交代的任务,只不过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却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你对上司意图似懂非懂,也不多问,便任凭自己的想法去做,结果,事办完后很可能与领导的要求有很大差异,给上司留下个不会办事的印象,这样费力不讨好,又是何苦呢?还有一些事情,看起来上司已经表态要去办,其实内心却根本就不想办,这就需做下属在领悟之后给挡挡驾。总而言之,悟透上司的真实意图对于职场中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尊重上司,理解上司,这是最基础的沟通工作。上司需要的下属,是一个尊重自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体会自己的心意,洞察自己真正的需要与作为一个血肉之躯和真实情感的下属。员工要尽量理解上司,才能真正得到上司的信任和重用。在与上司的交流和相处中,无条件执行并不表示没有个人看法,但是出于对全局的考虑,也不要干出彻底否定上级决策的事儿。因此,对上级的决策应在实行的过程中揣摩其意图,把握好掺入个人意见的分寸,从而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了解上级的性格、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去揣摩,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单位聚会、与上司一同出差等机会与其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配合领导的意图,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老百姓有这么一句俗话,叫做:“锣鼓要听音儿。”意思就是说,声音朝着哪个方向,后面的锣鼓也一定会在哪个方向。作为下属,我们一定要听明白上司的真正意图,明白上司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把话说到上司的心坎上,使自己时刻与对方保持步调一致。这样一来,上司满意了,工作也做到位了,你还会担心自己没有发展前途吗?
职场小贴士:
每个领导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办事,但是有些时候出于某种考虑,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很多事情不好说出口而已。这时候作为下属,还是应该领会对方的意思,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一味的溜须拍马,而是要你仔细的去观察了解上司的性格,脾气,爱好,即使做不到和上司“心心相印”,但至少也不会因为“哪壶不开提哪壶”而酿成无法弥补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