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在评价小孩子时,会说“这孩子老实,不敢说话”。仔细想想,我们有疑问了,说话是人最早学会的沟通、表达能力之一,难道还有什么“敢”与“不敢”的吗?如果连说话都不敢,那将是多么怯懦的孩子!
可是,仔细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所谓不敢说话的孩子,他们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他们确实没有自己的想法。在群体中,他们对这个群体所做的、所谈论的事情没有兴趣,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其实,这并不一定是明哲保身,只是对这些事“不感冒”而已。好与坏、对与错无论如何都和他无关,怎么都行。要想让他说话,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对群体重新产生兴趣。另一种情况,则是怕出风头。
第二种,他们是有想法的。但是他们接受了传统的“少说多做”教育,把心里话放到肚子里。他们想说,但不敢说。究其原因就是害怕当“出头鸟”,或因为一时不慎惹祸上身。
对于第一种孩子,并不能说是坏事。只要不要显得过于“离群索居”就可以了。每个人都不能够对任何事务都了解、擅长并且感兴趣。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保持缄默,往往比“无知者无畏”地乱说话更明智。
而对于后者,我们却绝对反对,既然有观点,为什么不表达出来呢?如果不加注意,出言不逊伤害人的事情确实很可能发生。如果畏于这一点,伤人的事情是避免了,但却无法获得别人的重视,工作、学习都让人认为没有思想、没有作为、没有进取心,那么怎么可能搞好上下级关系、同事同学关系,进而学习好、工作好呢?面对第二种情况,我们在检讨孩子的同时,更应该检讨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式。“坏学生”之所以“坏”,其“罪名”之一就是“乱说话”。从小的时候,“坏孩子”就什么都问什么都说,大人们往往觉得这样的孩子贫、话多,而好孩子常常是沉默的、老实的。因此,家长们便左拦右挡。结果有的孩子改掉了这个毛病,成为了日后的“乖乖生”。
有的孩子长大后却仍然“死性不改”,结果“坏孩子”变成了“坏学生”,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所谓的坏习惯,也就保留了下来。其实,家长、老师没有想明白,正是这种敢说、敢做才是成大事业、有大出息的基础。
在美国波士顿肯尼迪总统图书馆与博物馆里,珍藏着美国历届总统演讲的录像。其中,肯尼迪总统的演讲颇为引人注目,他的演讲总是根据不同种族、地区、行业、年龄、性别的选民的不同心理特征,选取讲演的角度、确定内容的重点、设计演讲的风格,其语言魅力当然不言而喻。
一般而言,像这种面对公众的演说,除了必要的讲稿以外,更需要的是演说者自己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以及对演讲问题的分析判断。因为,演说的本质是表达过去的自我、将来的自我,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如果不用形象、感人的语言来表达出自我,怎么能盼望别人的理解与支持呢?
在一则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则貌似黑色幽默的消息。某省A市消防支队领导的宣传讲稿,竟然与B市的同部门宣传讲稿如出一辙,一般无二。当然,若是官话套话雷同便也罢了,但里面竟然出现“构建和谐平安B市”的字眼,唯一不同的是,两篇稿子的领导名字是不同的。
这则看似让人会心一笑的新闻,仔细想来却让人感到悲哀。当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意志时,只能用抄袭的办法来解决,至少说明,这个部门和人的脑子里是空空如也的,连想法都没有,你还指望能有什么建树或作为呢?对于单位如此,个人也是一样,当一个人连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都不能做到时,我们有理由怀疑他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到底明不明白、清不清楚。在广播电视等传媒行业,有一种新的工作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即将采编播一体的主持人代替传统的播音员。传统的播音员只是照本宣科地念讲稿,他们对稿件的理解,只能通过语言的速度、音调进行表达,但这导致了大部分从业者并不能做到将技术变成艺术,于是出现了很多“传声筒”式的播音员。但当主持人代替播音员后,对于节目的策划、选题的理解,都会成为该主持人的“必备功课”,这样一来,主持人发自肺腑,有感而发的话多了,死硬僵板的话少了。
以上事例,并非无关主题,这其实说明了语言的重要性。它可以感染人,可以让人明白你是什么样的人。例如,有些阅历丰富的人,就完全可以从话语中听出,你是什么性格的人、什么品德的人。说话的作用不可低估,人们在沟通时,如果真能做到“想什么说什么”,并且学会运用语言的艺术,想必这样的人离成功也就不会遥远了。因为,他已经让别人知道他要做什么了。
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多听听、多想想。多听听他人的讲话技巧,多想想自己如何表达。如此,才能够很好地说明自己的真实想法。要特别注意简单明了,不要有过多的假设、如果之类的词汇。因为,这样做,会造成别人转述时对你所说的话产生误解与扭曲。
曾经有一家电视台做了这样一档游戏节目:主持人让参与嘉宾站成一排,中间用隔板挡住。由主持人给站在最边上的嘉宾看一段文字,然后由第一个嘉宾开启与第二个嘉宾间的隔板,然后用轻声告诉对方这句话,第二个再用这个方法告诉第三个,依此类推。每一期游戏的结果都十分令人失望,最好的结果也是将“书上没有文字”传成了“树上有一只蚊子”,至于其他错误传递的结果,均是面目全非,令人捧腹。
尤其是口口相传的陈述,更有可能导致发送信息(你自己)与接收信息(听众)之间,因为各自的不同解读而产生扭曲与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咱们下回见”,不同的声调、表情可以给人以不同的解读。像这样的情况,就应该极力避免和注意,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语气、表情。甚至在不同对话阶段也要有所组合,这样才能做到感染人。请看这列组合。
咱们下回见!(面带恼怒,吹胡子瞪眼)
咱们下回见。(面带微笑,鞠躬答谢)
咱们下回见?(面带疑问,含情脉脉)
咱们下回见?(面带疑问,冷若冰霜)
由此,我们可以猜想,第一种是两个人刚打完架或吵完架,还不依不饶呢。第二种是两人谈得很好,约好下次见面。第三种是两人见面后,一方很有好感,邀请对方下次见面。第四种是两人见面后,一方对另一方没有好感,拒绝对方再来。由此可见,语言的魅力是多么巨大,许多时候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经验、阅历、年龄的人看来意味都不相同。因此,就必须在说话之前,细细地考察一下对方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如此,才能表达准确,让人清楚明了且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