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办事,都想求得一个圆满的结果。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成事须有条件,须顺应客观规律,一味去强求,只会适得其反。
两千多年前,老子告诉我们,办事须顺其自然,顺应客观规律,乱来不得。所谓顺其自然,就是要顺时而动,依势而动;就是要冷静行事,相机行事。需要等待时便等待,需要行动时便行动,而且行必果断,行必迅速。以前有人提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这种想法近乎一厢情愿。在许多情况下,没有条件,想上其实也上不了,硬上则往往碰得“头破血流”。因为事物遵循其规律发展的自然过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孟子说:“我们厌恶使用聪明,就是因为聪明容易陷于穿凿附会。假若聪明人像大禹治水,使水循着正常的渠道运行,就不必厌恶聪明了。大禹治水,就是行其所无为,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假若聪明人也能行其所无为,不违反自然之理而努力实行,那他的聪明也就不小了。”
孟子这里说顺其自然,一是说要顺应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办事,二是说要依凭客观条件和情势办事。从行事有为的情况看,顺应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往往就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违逆了客观规律,往往天时、地利、人和全失。比如治水。因为水能流,总往下流,所以我们就可以或堵或导,以使它更好地流。人类学会治水以后,大体上都采取堵、导结合的方法:修堤筑坝,该堵则堵;疏浚河道,当导则导。堵和导都是为了让水好好地流,驯服地流。如果像上古鲧那样,只是一味地去堵,人类今天是什么状况?很难想象。这就是顺其自然。
俗话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末与本相对,尾与头相反。末大、尾大相对而言,乃是本小、头小也。它违反了常规,如逆转来,就形成了喧宾夺主的悖论现象。如果一件事或一个事物处于次要地位的、从属地位的部分超出了居于主要地位的、支配地位的部分,那么该事物就要发生质的变化,变成其他事物了。
围绕这一主题,还有一个典故:
楚灵王派公子弃疾灭掉蔡国后,想封弃疾为蔡公,心里未决,便与上大夫申无宇商议怎么办。
申无宇答曰:“‘知子莫如父,知臣莫如君’。关于此事,还是大王您自己决定吧。若要臣表态,那我就给您讲一个故事吧:从前,郑庄公建成栎城后,派子元去防守。子元去后,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其势力越来越大。到了郑昭公时代,子元的势力能够钳制王室,逼得昭公连‘公’字也称不起了。有这么一种说法:不能同时把五个身份高贵的人置于远方,也不能同时把五个身份低贱的人留在朝廷。不能让血亲到外界去,也不能让外臣进入朝廷机要处。这是治国安邦的好方法。大王您不依这个道理办事,竟想让弃疾戍守在外,而使郑丹为臣居于朝内,这将招致大祸呀!请大王明察!”
灵王认为申无宇说得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建议。接着他又问道:“国内筑大城是好事,还是坏事?”
申无宇回答:“郑昭公因筑栎城而被杀,宋子游为建亳城而被诛,齐无知因渠城被害,卫献公却因蒲城而遭放逐。栎、亳、渠、蒲都是大城,甚至与国都相等。这好比大树一样,当树枝的末梢过大时,树干就不堪其累而折断,又如动物一样,其尾太粗,超过了头部,它就无法摇动、掸转。因此,敦请君主再慎重斟酌。”
申无宇以他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的辩才,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立论环环相扣的答案,简直无懈可击,不怕灵王不听。申无宇给灵王提供的答案,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办事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头脑发热盲目地去办事,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注重实际,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我们在生活中要面对的事情很多,处理不同的事情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因事制宜才能把事情办好。
你能不能成功,重要的一点是看你会不会办事。除非你本人确实是个独具天赋的艺术家或运动员,否则想不通过办事就能问鼎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事情有难易之分、大小之别。有的事情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就要去办,有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则可办可不办。如果你觉得自己对即将要办的事情无法办到,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如果你觉得自己对即将要办的事情把握不大,就要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如果你觉得自己即将要办的事情可以办到,就要放开手脚去办。因事制宜,才能把事情办好。
(1)自吹自擂等于自取灭亡
办事时千万不要过于自信,更不可吹牛。过于自信、吹牛,结局只能是失败,只能是自己遭殃。元末有个士人王同喜欢说大话,尤其爱谈论军事,一谈到军事必定推崇孙武和吴起。遇元末大乱,张士诚在姑苏称王,跟朱元璋争天下。决战前,王同拜见张士诚说:“我看,现在地理形势没有比姑苏更便利的,但是你占据姑苏却不能称霸天下,原因在于将领无能。现在你手下的将领,都是本领低下的人,打仗都不懂兵法,如同老鼠打架一样。大王如果能让我做将军,便可取得中原,对付小小的敌人(指朱元璋)怎么可能不赢呢?”张士诚认为他说得很对,就让他做了将军,听任他去招募兵员,并命令主管粮草的官员给他充足的给养,不要计较多少。决战开始后,朱元璋手下的李文忠攻破杭州城,王同原本没有本领,先前和张士诚说的都是大话,根本没有把握能战胜敌军。为了自身的安全,王同偷偷溜掉了。几天后,王同被搜了出来,被绑到军营外杀了,他临死前还夸口:“我擅长孙武、吴起的兵法。”真叫人哭笑不得!
(2)自己办不到的事就如实相告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别人请求我们给他办事,对于这类事,你先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能力帮别人把事情办成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要当场拒绝掉,并这样回应他:“对不起,您托我办的事我实在无能为力,为了不耽误您的时间,我看您不如找别人帮一下忙?”你能这样说,就表明你是负责任的人,是会办事的人。如果你为顾及面子,爽快地答应帮人去办,还允诺一定办成功,那么当你实际去办,碰到了许多困难,而凭你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时,你可就没有面子了。
因此,办不到的事情不妨如实相告,这样对人对己都好。
(3)不要充当管闲事的角色
就管事者而言,大体有两种思想。一是只要是自己愿意管的都不是多余的,二是君子成人之美。两者都是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判断何事该管与否。办事,除了自己私事完全归自己管之外,涉及他人的所有事,都要视被管对方的要求而定。人家需要你去参与策划或从中斡旋或锦上添花时,你就该伸出友谊的双手,献出你的智慧。而只是为了小集团的利益,无辜地伤害第三者,那就坚决不要管。再有,不管你心肠多热,态度多诚恳,但如果对方不需要你管,那么,你的行为也就等同于管闲事了。
管了不该管的事,对方不但不会领情,在他看来还会认为你多管闲事,瞎逞能。到头来你吃力不讨好,白受气一场,何必呢?
敬重别人,满足他人的心理需求
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之一。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如何顺应这种心理需求,做到尊重别人呢?
(1)从“心理”上尊重别人
我们在心理上必须牢记“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一信条,不以位高自居、自足、自傲。只有在“心理”上有尊重别人的想法,才可能做出尊重别人的行动。
(2)把握角色、知己知彼
把握角色是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包括知己和知彼两方面。所谓知己就是要善于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换角色,否则就难免造成不尊重人的场面。比如你是一个领导,在单位里严肃认真是必要的。但如果你回到家对娇妻爱子再摆出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架势,妻子儿女就会认为你缺乏人情味,不尊重他们对夫爱父爱的需求。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对方的年龄、身份、语言习惯等。假如对方是位年长者,而你是个青年人,在称呼上要礼貌,在语气上要委婉,在语速上要和缓,在话题上要“投其所好”,这些都体现了对长者的尊重,必然能赢得对方的赞赏。
(3)搞清背景再开口
如果在交际过程中能考虑对方的背景,不触及对方的隐秘;如果在别人交谈时没有弄清别人话题的前提,不突然插嘴;如果在谈话过程中不让自己的话带有更多的隐含前提,特别是错误前提,就是对别人的尊重。面对矮人却大谈“矬子”、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而又“牛头不对马嘴”地乱发议论、人家明明是自学成才却偏问“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这些都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4)注意你的态度
在与人交往中,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将体现出你对别人尊重的程度。比如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谦虚待人、礼貌待人、实事求是地评论人或事,都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5)区分不同场合
场合不仅可以提供话题,诱发谈兴,还能为你尊重别人提供机会。例如,在严肃的会场不要说笑打闹,否则就是对领导的不尊重。在朋友的结婚喜宴上应该谈些喜庆的、吉利的话题;如果你总谈些令人扫兴的话,就是对朋友的不尊重。即使朋友嘴里不说,心里也早已宣布你是“不受欢迎的人了。”
(6)处事礼为先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礼仪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人品,还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赢得别人的好感。在社交场合,男方将女方的手握得太紧、时间太长,是对女方的不尊重,会给人以轻佻之嫌;参加朋友的婚礼而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也是对朋友的不尊重;和异性朋友靠得过近,甚至凑到对方耳边“窃窃私语”,是对对方的不尊重;站着与别人交谈而脚不停地“啪啪”打地,会使人感觉你已“不耐烦”;与朋友特别是长辈、上级、新朋友坐着交谈而大跷“二郎腿”,甚至抖腿,在对方看来,这是轻佻的表现、傲慢的外露,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7)守时体现尊重
如果你要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就应当准时赴约,不可姗姗来迟,否则让那么多同学等你自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8)不打断别人的谈兴
这点也体现在多方面。例如,对对方的话题保持浓厚的兴趣,注意选择双方都熟悉又都感兴趣的话题,在对方谈兴未尽时不随便转移话题,以及结束话题时有所暗示、留有余地等都是尊重别人的体现。
(9)交谈时别惹人难堪
问答在交谈过程中是很常见的,但如何问却大有学问,因为问不好会造成难堪的场面,伤害别人的自尊。比如问话时应注意把握时机,别人正谈得火热,你突然一问打断别人的交谈,是不尊重别人;别人在某方面忌讳很深,你却不管不顾偏要追问,也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等等。
懂得尊重别人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品格,简单的道理就是: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把握分寸,为自己留有余地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我们在社会中与人交往,不必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都说出来。
一个社交高手在说话中很懂得为自己留余地,你一定会认为他们很圆滑世故、为人不诚实。
其实说话前先看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可以深谈的人,那么最好还是少说为妙。
科学史上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为表示自己的雄心壮志,说:“我一定会发明出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便问他:“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吗?”
年轻人正是把话说绝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将“一切”换为“大部分”,爱迪生便不会反诘他了。
词用对了,修饰程度不同,说起来分寸就不一样。如“好”一词,可以修饰为“很好”、“非常好”、“最好”、“不好”、“很不好”等,这些比较级的使用要慎重。如果你没听天气预报,即使听了,明天还没到,便不可以说:“明天一定会下雨。”一个人的文章写得一般,客气地说也只能是“还好”,怎么能说“非常好”呢?
好的修饰词使意思表达完整,恰到好处;过于夸张或过于缩小的修饰词,则会与客观实际相冲突,陷入两难境地。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中,皮卡索夫与罗亭有一段对话:
罗:妙极了!那么照您这样说,就没有什么信念之类的东西了?
皮:没有,根本不存在。
罗:您就是这样确信的吗?
皮:对。
罗:那么,您怎么能说没有信念这种东西呢?您自己首先就有一个。
皮卡索夫在此用一个“根本”,把话说绝了。因此,遇到不十分有把握的事,一定要多用“可能”、“也许”、“或者”、“大概”、“一般”等模糊意义的词,使自己的判断留有余地。
有些人讲话,常常不考虑听者的感受,也不让他人有讲话的机会,所以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其实,话语不在多少,只要恰到好处地说到“点上”即可,说多了反而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话多的人不一定智慧多,而事实上往往可能相反,所以俗语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在人际沟通中,说话切记不要旁若无人,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应该给人留余地,让别人也有讲话的机会,这才是智者所为。
不揭人短,多给别人留面子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所谓脸,就是人的自尊。人若没有自尊,那便无药可救了。没有自尊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失去的,一种是叫人给伤害的。对前一种人,我们可做的努力或许很少,但后一种情况我们却要千万注意,切不可随便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比如,有些人由于工作上能力较差,时常做不好事情,反而给人添麻烦,于是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都不想要他,似乎没有地方肯接纳他。有的领导便会对别人说:“他要是能走,我磕头都来不及!”这种话便是伤人自尊心的。
事实上,即使是在工作场所中被视为无用的人,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与自尊心。他或许看似低能,却在某一方面潜藏着特长;也许,他一无所长,但他却也因此比别人更勤奋卖力。偌大一个单位,总该有适合他的工作可做,而不应对他抱嫌弃的态度。
有的人本身并不低能,但因为做错了事,也会引得某些人说出伤人自尊心的话来。比如:“你是什么东西?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老底吗?”或者说:“你这种家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种话一出口,不是叫人心灰意冷,就是引起大吵大闹。
调查研究表明:凡是自尊心很强的人,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会尽自己的努力而不甘落后于人。明智的人要保护他人的自尊心,还要想方设法维护他人的名誉及人格尊严。比如,注重礼貌,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人与他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使用适当的褒奖,让他们有荣誉感,等等。
自尊心受到损伤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属于局部的,就是说,被伤害者的自尊心并未完全失去,他还能感觉到自己受了伤害,这样他就必然记住伤害他的人,对之产生反感、厌憎乃至仇恨。
如果这个人是他的领导的话,他要么积极地谋划调离本单位,要么便采取“不合作态度”。只要是你说的话,你下的指示,他都不会尽心尽力、甘心情愿地去办。这样,怎么可能把工作搞好呢?
另一类伤害是全部的,就是说,被伤害者已经全然失去了自尊。他甚至感觉不到什么叫自尊心受伤害。他自暴自弃,自甘下流,什么乌七八糟的事都干。到头来,他本人是一事无成,工作必然也大受影响。
伤人自尊心是办事大忌,只有懂得充分地尊重别人,让别人心情愉快,人家才能真心实意地与你一起做事。
有位文化界人士,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专业团体的杂志年终评审工作,这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难得的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过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问他为何年年有此殊荣,他在临近退休、不再参与此项工作后才公开其中的秘诀。
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人留面子。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后,他会找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存在的缺点。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也就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年年找他当评委了。
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面子,为了面子,小则翻脸,大则会闹出人命;如果你是个对面子不敏感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肯定有一天要吃亏。
有句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尽量体谅他人,顾及别人的面子。
协调关系,人缘大于事缘
有好人缘的人办事左右逢源,因此,平时我们都很羡慕那些善结人缘的人。那么如何才能赢得好的人缘呢?
清朝重臣张之洞就是一个高手。1884年5月22日,清廷任命张之洞为两广总督,张之洞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
而在当时情况下,要想做好防务工作,协调好粤省各方大员和军队的关系是当务之急。当时存在着满汉矛盾、湘淮矛盾、主客矛盾,而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则是“振雪不和”,即张树声与彭玉麟之间的矛盾。自“同治中兴”以来,清朝的主要军队为湘、淮军,两军素有门户之见。钦差大臣、兵部尚书彭玉麟与前任两广总督张树声分别是湘、淮军的著名战将。朝廷调彭玉麟入广东的直接原因,正是认为张树声办理军务不善。张树声还曾经阻止彭来广州,所以两人关系紧张早已众所周知。
张之洞在奉命接署两广总督时,即致函彭玉麟,对他称颂备至,夸他以往屡辞高官不就,隐身江湖,过着逍遥闲逸的生活,可是一旦时局危难,他立刻挺身而出,丝毫也不计较职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精神矍铄地奉诏率军来到海防前线,从此南方边防多了一道可以凭倚的万里长城。在信中张之洞还对彭玉麟倚重有加,说自己来到南海,想让国防前线固若金汤,还必须依靠他的言传身教,希望他能传授机宜,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帮助自己做出裁断,并表示在某天一定前往拜访,亲耳聆听指教,不胜感激,等等。彭玉麟看了信后自然很高兴,对张之洞当然是倍加信任了。
张之洞笼络住了彭玉麟,就又开始安抚张树声了。而且张之洞抓住一个机会,成功地缓和并融洽了自己、彭玉麟、张树声三人之间的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张树声督粤时,有不少人参劾他,说他枉情徇私、巧取财物、玩视边防、贻误地方、名不副实、难胜重任……于是朝廷要求彭玉麟、张之洞查清复奏。张之洞知道,张树声虽已革职,但仍有相当势力,原领淮军各部自不待言,即便是各府州县官吏,也多有攀附,值此时危用人之际,不应自毁长城。因此,他在接到谕旨后,经过斟酌,向张树声通报了谕旨及各条参奏内容,准许他申辩。后来又与彭玉麟密谈,想方设法使彭不计前嫌,同意共保张树声,最后两人联合递上了一份“查复张树声参劾折”。
该折篇幅很长,折中对参劾张树声的各条一一做了答复,在许多方面,张、彭显然在为张树声遮掩,如张树声对彭玉麟“外忌内和”一条,原奏内称:兵端已起之时,张树声畏懦不前,而把彭玉麟推到战争一线,而且只让彭玉麟三千部下中的一千人前往琼州,而把另外的两千人全部留下。张树声把艰巨的任务交给彭玉麟,但是却不给他权力与兵力,这就使得彭玉麟即使是智勇双全,也难以施展身手。对此,张树声辩称:……法越兵端已开,树声两次奏请出关,身当前敌,但是并没有接到谕旨,因此是否畏懦不前,毋庸置辩。上年十二月初四日奉旨:“琼州预备空虚,著派彭玉麟迅速前往,择地驻扎等因,钦此。”于是马上与军臣长善、前抚臣裕宽会商,大家都觉得琼州在偏隅,是边防重地,自己身为总督应该坐镇指挥,不能轻易前往,否则会使军心无所依傍,于是大家一致认为派道员王之春等两营赴琼驻防,当时会同彭玉麟致电总署,并有记录记载当时的会奏情况。所以用千人的兵力来防守琼州,其余的兵力留下,并非是树声一人之见。
张之洞、彭玉麟也奏称:彭玉麟去年冬天到达广东海防前线之后,所有的筹议诸事,无不和前督商榷,至于出兵千人于琼州,实在是因为军饷不足,不能派更多的将士前往了,真的不是张树声故意牵制。至于身临前敌,挺身而出,为国出力,这是每一名将士的分内之事,彭玉麟应当尽心尽力而为之。彭玉麟率兵奉命督办粤防,军中之事,应当自主,不至于遭受张树声的忌妒而被驱遣,这是不言而喻的。
张、彭在奏折中不仅为张树声一一做着辩护,而且称赞他一贯做事谦虚谨慎,久经疆场,一直刻意自爱,在各地为官都是孜孜求治。至于被参原因,都是因为属僚妄生揣测,怀疑他排挤其他将领。由于人们不了解情况,各存成见,于是流言就多了起来。
张之洞和彭玉麟的做法当然令张树声感激万分,就这样,张之洞抓住这一关键事件,不但消除了张树声对自己的猜忌,而且使张、彭之间的芥蒂顿然消除。三人关系因此融洽起来,张之洞内外调度就顺手多了,从而使广州的防务得以顺利进行。
张之洞通过化解淮军将领张树声和湘军将领彭玉麟之间的矛盾,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又赢得了湘淮两军的人心,可谓一举而两得!此可谓巧结人缘。
想拥有好的人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期地苦练内功。好人缘的人应具有以下特点:①诚实待人;②深谋远虑;③理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④不得罪别人,懂得尊重别人;⑤具有诚实、守信的好习惯;⑥善于团结协作。人缘好的人,在社会上的形象一定很好,社会评价也高,因而在和别人办事中容易得到理解、同情、支持、信任和帮助。
所以一个人缘好的人办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分清场合,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卖什么就吆喝什么。”应用到社交场合就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如果一个人不分场合地说话,那不仅不会有好的人际关系,还可能因此吃大亏。
你若想受人欢迎,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否则就会破坏交际效果。
在不同场合中,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在小场合和大场合,家庭场合与公众场合,人们对于批评性说法的承受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正因为受特定人际关系和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只能在某些特定场合说,换一个场合就不行。同样一句话,在这里说和在那里说也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场合、环境,才有利于沟通。不顾及场合的心直口快是不值得提倡的。在社交场合说话,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在思想上强化场合意识
有些人在思想上没有场合意识,不管什么场合他都习惯从主观意识出发。以为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往往会冒犯别人。
小刘和小李平时爱开玩笑,几天没有见,一见面一个就说:“你还没有死呀?”对方也不计较,回一句:“我等着给你送花圈呢!”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事。后来小刘因病重住进了医院,小李去医院看望,一见面想逗逗他,又说:“你还没有死呀?”这一次,小刘变了脸,生气地说:“滚,你滚!”把他赶了出去。小李在病房里对着忧心忡忡的病人说“死”,显然是没考虑场合,人家怎能不反感、恼火?其实,小李说这话也是好意,想让对方开开心,只可惜他在思想上缺乏场合意识,不该在这种场合开玩笑,才闹出了不愉快。
这个事例说明,有些人说话所以惹恼人,并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场合观念淡薄。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当务之急在于增强场合意识,懂得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
(2)要充分利用特定的场合讲话
克林顿之所以能当上总统,与他的绝佳口才有很大的关系。在1992年10月15日第二次电视辩论中,辩论现场只设一个主持人,候选人前面都没有讲桌,只有张高椅子可坐,克林顿为了表示他对广大电视观众的尊敬,一直没有坐,并且在辩论中减少了对布什的攻击,把重点放在讲述自己任阿肯色州州长12年间所取得的政绩上。克林顿的这种以柔克刚、彬彬有礼的做法,立即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感。
最后一次电视辩论中,克林顿潇洒的姿态,敏捷的论辩与幽默机智的谈吐使他大出风头。他在对布什的责难进行了有效的反驳以后,很得体地对广大电视观众说:“我既尊敬布什先生在白宫期间的为国操劳,又希望选民能鼓起勇气,不墨守成规,接受最佳人选。”话音刚落,掌声雷动。
充分利用特定的交际场合,可以为你增添无穷的魅力,从而使你的社交能力进一步加强。
(3)要自觉摆脱谈吐上的习惯性
人们的言行往往带有一定的习惯性。这种习惯性使他们说话时来不及考虑就脱口而出,造成与场合的不协调。
李辉陪女友到商场购物,在熙熙攘攘的商场里,女友兴致很高,从这个柜台到那个柜台,买了这件又看那件,快到中午了仍没有离开的意思,李辉有些不耐烦了。当女友提出买一枚纯金项链时,他终于承受不住了,生硬地说:“你怎么见什么买什么,能赚多少钱啊?我又不是百万富翁!”这句话刚出口,顾客们都朝他们看,女友本来微笑的脸顿时变了样,生气地反驳道:“怎么,我还没有花够钱呢,你急什么?我就要买,怎么着!你若怕花钱的话,咱们就此分手吧!”直把李辉顶得说不出话来,难堪极了。接着发怒的女友什么也不买了,气愤地头也不回就走了。使李辉不解的是,女友的性格本来很温顺,交往以来,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可今天为什么她的火气这么大呢?很显然,是李辉忽略了场合因素,把其惯用的说话方式用到公众场合来,用生硬的口吻指责女友,刺伤了女友的自尊心,才引发女友为维护自己的面子而表现出了强硬态度。
所以,心直口快的人必须有意识地摆脱自己口语表达上的习惯性,养成顾及场合、随境而言的良好表达习惯。在交际活动中,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说话,以使自己的谈吐既符合场合要求,又考虑到谈话对象的接受心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交际对象的沟通。
一个人想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时时处处受到人们的欢迎,就必须做到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否则不仅会影响到你的人际关系,可能更会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恭敬谦逊,多说润滑关系的人情语
生活中,总有人掌握不好说话的分寸,不该说的话不分场合地说个没完,该说的话反倒惜语如金。例如,朋友帮了你一个忙,你却把这当小事,连句人情话也懒得说,结果惹得朋友不高兴。其实,类似一些感谢的话何妨多说几句,你不会损失什么,同时帮你忙的人也会觉得你比较有人情味,帮你这个忙值得,下次还会愿意帮你。
朋友也好、亲戚也好,帮个忙、送点礼是常有的事,人们做这些事的时候并不是想从你这里得到些什么好处,甚至于因为关系好会很乐意帮忙,他所要求的也并不是等额的回报。这时候,如果你总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没有一句表示的话,人家怎么知道自己的好意是不是已被你接受?要知道,再要好的关系,既然受了别人的施予,就要做出及时、明确的表示,当然,一句恰到好处的人情话也就足够了。
梁超大学毕业后当了公务员,妻子是本地人,结婚的时候他们曾到妻子的伯父家做客,伯父伯母对这个一表人才的侄女婿很是欣赏。伯父是一家国企的老总,两人坐到一起很能谈得来,一来二去,夫妻俩去岳父岳母家去得少,反倒去伯父伯母家去得勤。
可是最近梁超发现伯父伯母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对他们越来越冷淡,有时候他们说要去看二老甚至遭到拒绝,这使二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岳母替他们解开了这个谜,伯父伯母家经济条件较好,经常接济他们,有别人送的好烟好酒以及单位里发的一些东西常让他们带回家。前段时间梁超曾提到想调到一个更有前途的部门,也是伯父通过关系帮他办成了。但是,就妻子这一边来说,可能觉得是自己的伯父这么亲的关系,就梁超这边来说,可能觉得这些对他们不过是举手之劳,因此,事前事后始终没说什么人情话。伯母有意无意地跟岳母提起,伯父为此很是生气,说他们没良心,不值得别人帮忙。二人一听连忙上府谢罪,才算挽回一点脸面。
在这里,梁超夫妻就是犯了不重视人情话的错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心里的感激人家一定知道。所谓话不说不明,即使人家知道,天长日久,帮完了忙总也听不到你一句人情话,心里也会不舒服的。
鉴于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刻意培养自己多说人情话的好习惯。
第一,经常使用日常生活中的见面语、感情语、致歉语、告别语、招呼语。早晨见面互问“早晨好”,平时见面互问“您好”。初次见面认识,可说“您好”、“很高兴和你认识”,分别时说“再见”、“请再来”、“欢迎您下次再来”。特定情况的告别可用“祝您晚安”、“祝您健康”、“祝您一路顺风”。有求于人说声“请”、“麻烦您”、“劳驾”、“请问”、“请帮助”。对方向您道谢或道歉时要说“别客气”、“不用谢”、“没什么”、“请不要放在心上”。
第二,养成对人用敬语、对己用谦语的习惯。一般称呼对方用“您”,对长者用“大爷”、“大妈”、“先生”,对少年儿童用“小朋友”、“小同学”,称呼别人的量词用“位——各位、诸位”,不要用“个”。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可以用“个”。例如:对方问“几位?”自己答“×个人”。
第三,多用商量语气和祈求语气,少用命令语气。如“您请坐”、“希望您一定来”等。这样语词和气、文雅、谦逊,让人乐于接受。
第四,说话要考虑语言环境。即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谈话人的不同身份,谈什么事情,需要用什么语气。例如,商业工作者出于工作和礼貌需要,见矮胖型的女顾客应说“长得丰满”,见瘦长体型的女顾客应说“长得苗条”。其实“丰满”和“苗条”是“肥胖”和“瘦长”的婉转说法,但前者易为别人接受。其次,要考虑不同的对象。在我国,人们相见习惯说“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去?”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地认为这样说不礼貌。因此见了外国人就不适宜问上述话语,可改变用“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最近如何”等。
第五,注意说话的空间和时间。谈话人的身份各异,如果是长者、上级、师辈,谈话的距离太近和太远都是失礼的。男女之间谈话,距离则不宜太近。说话的时间过长、过多、中途停顿,都是不礼貌的。
总之,要根据时间、地点。对方的身份(年龄、性别、职业等)以及和自己的关系,多说并恰当地选择人情话和礼貌用语。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该说好话时就要说,甚至多说一些也无妨,没有人因为听到好话而产生反感。要想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欢迎,就要适时地用语言表现出自己的礼貌与修养。
了解对方,赞美要真诚
你在办事时如果希望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首先就要了解人们喜欢什么,并去投其所好,否则的话,你就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失败。
人性总是喜赞扬而厌批评。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什么事情都好解释;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心理,什么事情都可办成。
会办事者善于抓住不同人的特点,区别对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投其所好”。
例一:有一位美国的老妇人向史蒂夫·哈维卖保险。她带来了一份全年的哈维主编的杂志《希尔的黄金定律》,滔滔不绝地谈她读杂志的感受,赞誉他“所从事的,是今天世界上任何人都比不上的最美好最高尚的工作”。她这番做了充分准备的谈话让主编兴奋了75分钟,直到访问的最后5分钟,老妇人才巧妙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保险的长处。就这样,她谈成了5倍于预期的金额的保险业务。
例二:布拉格尔电气公司的布朗也用投其所好的办法,使一个拒他于千里之外的老太太,十分乐意地与他做成了一笔大生意,顺利完成了推销用电的任务。那天,布朗走到一家整洁的农舍前去叫门。户主布朗肯·布拉德老太太得知是电气公司的推销员之后,便“砰”的一声把门关闭了。布朗再次敲门,没有一点回应。经过一番调查,布朗又上门了,他说:“布拉德太太,很对不起,打扰您了,我不是向您来推销用电的,只是要向您买一点鸡蛋。”老太太的态度这时比以前温和了许多。布朗接着说:“您家的鸡长得真好,看它们的羽毛长得多漂亮。这些鸡大概是德国名种吧!能不能卖一些鸡蛋呢?”布拉德太太反问:“您怎么知道是德国的鸡呢?”此时布朗十分清楚他的投其所好之计已初见成效了,于是更加诚恳而恭敬地说:“我家也养了这种鸡,可像您所养的这么好的鸡,我还从来没见过呢!而且我家的鸡,只会生白蛋。您的邻居也都说只有您家的鸡蛋最好。夫人,您知道,做蛋糕得用好的蛋。我太太今天要做蛋糕,我只好跑到您这里来了……”老太太顿时眉开眼笑,欢迎布朗进屋谈谈。
进屋后,布朗发现这里有整套的奶酪设备,断定男主人定是养乳牛的,于是继续说:“夫人,我敢打赌,您养鸡的钱一定比您先生养乳牛的钱赚得还多。”老太太心花怒放,乐得几乎要跳起来,因为她丈夫长期不肯承认这件事,而她则总想告诉大家,养鸡的收入更可观一些,可是没人感兴趣。布拉德太太马上把布朗当做知己,不厌其烦地带他参观鸡舍。布朗知道,他投其所好之计已达到预期的目的了,但他在参观时还是不时发出由衷的赞美。赞美声中,老太太介绍养鸡方面的经验,布朗听得很认真,他们变得很亲近,几乎无话不谈。赞美声中,老太太也向布朗请教了用电的好处。布朗针对养鸡用电需要详细地予以说明,老太太也听得很认真。两星期后,布朗收到了布拉德老太太的用电申请。
与人办事,有时用直来直去的方法,显然难以奏效。反之,若根据不同谈话对象的特点,将谈话向其感兴趣的方向稍微绕一下,往往可以曲径通幽、渐入佳境,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有一个周游世界的妇女,无论她走到哪个国家,都会立刻结识一大群朋友。一个青年问她其中的秘密,她说:“我每到一个国家,就立刻着手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并且只学一句,那就是‘美极了’或者‘漂亮’这句话,就因为我会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这个意思,因此我的朋友遍天下。”
是的,“美极了”的确是一个绝妙的词,我们可以对任何一个人用上这个词,也可以用在一餐饭上,甚至一只猫、一只狗的身上。只要一个人的听觉没有失灵,当他听到这个词时,心情一定会快乐许多,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山的崇高、水的清澈、花的娇艳、月的皎洁,使人们心驰神往。能诗能文的人,总要挥笔赞美它们、歌颂它们,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即使是普通人,在游山玩水时,在花前月下,也会发出感叹:“这山真雄伟啊!今晚的月光多好啊!……”
别人身上可赞美的地方比自然界多上千倍万倍。有对历史起了推动作用的名人,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政治领袖;有勤勤恳恳为社会服务的人们……诸如此类,都值得一赞。即使没有特别技艺和才能的人,他们性格上也有或多或少的优点。有豪爽的人,有和蔼的人,有细心的人,有大方的人,总之,凡是值得一赞的特征,我们都不妨去赞美。
耶鲁大学著名教授莱昂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夏天,天气非常闷热,他走进拥挤的餐馆去吃午饭。在服务员递菜单时,他说:“今天那些在炉子旁烧菜的小伙子一定够受的了。”那位服务员吃惊地说:“上这儿来的人不是抱怨食物不好,就是指责服务差劲。10多年来,你是第一个对我们表示理解和赞扬的人。”这位教授后来说:“人们所需要的,是一点作为人生应享有的关怀。”
不要怕因赞美别人而降低自己的身价。相反,应当通过赞美,表示你对人的真诚。记住这一句话:“给活着的人献上一朵玫瑰,要比给死人献上一个大花圈价值大得多。”生活中没有赞美是不可想象的。百老汇一位喜剧演员有一次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一个座无虚席的剧院,给成千上万的观众表演,然而,没有赢得一丝掌声。他后来说:“即使一个星期能赚上10万美元,这种无人喝彩的生活也如同下地狱一般。”
赞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平时对一切都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好像人世间根本不存在值得他赞美的事物。这种人缺乏真情实感,缺乏谦逊的品德。即使口中说出赞美之词,也像是一种虚伪的客套,甚至被人误认为是在讽刺。
当你赞美别人的时候,好像用火把照亮了别人的生活,使他的生活更加五彩斑斓;同时,火把也会照亮你的心田,使你在这种真诚的赞美中感到愉快和满足,并推动你对所赞美事物的向往,引导自己向这方面前进。当你向朋友说“我最佩服你遇事能够坚决果断,我能像你这样就好了”的时候,同时也会被朋友的美德所吸引,竭力使自己也能够坚强果断起来。妻子或丈夫要能学会多赞美对方的话,那就等于取得了最可靠的婚姻保险。
经常赞美别人的人,胸襟多半是开阔的,心境多半是快乐的,与人的关系多半是和谐的,而他个人的生活也多半是富有生命力的。
赞美还能有助于被赞美者不断地把自己的美德发扬下去。你赞美一个人的勇敢,就能使他加倍勇敢;你赞美一个人的勤劳,就能使他永不懈怠。多少人从热烈的掌声中,更加奋发;反之,多少人在责怪、怒骂声中消沉下去。
此外,赞美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彼此的怨恨。某地有一家历史悠久的药店,店主皮亚具有丰富的经营经验。正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时,离他不远的地方又新开了一家小店。皮亚对这位新来的对手十分不满,到处向人指责小店卖次药,毫无配方经验。小店主听了很气愤,想到法院去起诉。后来,一位律师劝他,不妨试试表示善意的方法。第二次,顾客们又向小店主述说皮亚的攻击时,小店主说:“一定是误会了,皮亚是本地最好的药店主。他在任何时候都乐意给急诊病人配药。他这种对病人的关心给我们大家树立了一个极好的榜样。我们这个地方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做生意还有很大的潜力,我是以皮亚作为榜样的。”当皮亚听到这些话后,急不可耐地找到自己的年轻对手,还向他介绍自己的经验。就这样,怨恨消解了。
可见,赞美别人的功效多么巨大和神奇。
成人之美,复杂人生的立足基点
只要是好事,有益的事,我们就应该放手去做,别问它有什么好处来回报我们。这并不是在唱高调,人只有具备这样的情怀,才能聚合人气,才能有所成就,有所发展。
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生立足的艰难。人们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键在于方法。如果在社会上遇到了这些事情,要么是你求别人帮你办事,或是别人求你办事,你都要有一定的方法,不然就很难办成。
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去找人办一些事,同样,别人也可能找你办点事,人人都无法脱离这种社会的责任。
无私的人正是看到这一点,并诚实而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别人的生活中,给别人以温暖和善意,同时也使自己快乐而充实。
自私的人正是无视这一点,无情、冷漠、贪婪地从别人那里为自己索取和争夺。这种人最后得到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优良品质的丧失,他的躯体和灵魂都已被自私所腐蚀了。
也许没有比帮助别人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温暖而贴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美好的希望的意义。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
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几十元钱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干出一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谈心可能会使他建立起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勒马后重新振作起来,找回一个全新的自我。
就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信赖的目光,这一目光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的强大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朋友的巨大支持。
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忙,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出善良的难得和真诚的可贵。说不定当他看到有人遇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呢。
总之,在生活中大凡是好事情、好愿望,你伸出热情的手给予大力帮助,使之功成事就,总会有所报偿的。
我们对于好心人总是会发出这样由衷的祝福: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如果说这个世界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那就是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拥有这种品格的人才会真正生活得坦**、充实快乐,他们那种无私、博大的爱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这样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不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吗?
责人如责己,别用批评发泄心中的不快
在生活和工作中,批评和奖励一样必不可少,因为缺点每个人都有,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才有可能进步。自己认识不到就得靠别人来帮助,这就是批评的价值所在。所以,批评人让对方认识到批评的价值才不会使批评走向误区。
但是,在开展批评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这里也有艺术性。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式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呢?
(1)体谅对方的情绪,取得对方的信任
这是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的第一步。“心直口快”作为人的一种性格,在某些方面的确可体现出它的优点,但在批评他人时,却往往把事情搞糟。因为“心直口快”者往往不能体谅对方的情绪,只图一时“嘴快”,随口而出,说完就忘,而在被批评者的心理上却蒙上了一层挥不去的阴影,进而对批评者失去信任。所以当你在批评他人时,不妨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接受得了这种批评。如果所批评的话自己听来都有些生硬,有些愤愤不平,那么就该检讨一下措辞方面有何要修改之处。
另外,也要考虑场合问题。不注意场合的批评,任何人都不会接受。
(2)诚恳而友好的态度
批评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哪怕是轻微的批评,都不会像赞扬那样使人感到舒畅,而且,批评对象总是用挑剔或敌对的态度来对待批评者。所以,如果批评者态度不诚恳,或居高临下,冷峻生硬,反而会引发矛盾,产生对立情绪,使批评陷入僵局。
因此,批评必须注意态度,诚恳而友好的态度就像润滑剂,往往能使摩擦减少,从而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
(3)只说眼前,不提过去
批评并不是回顾过去,而应该站在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将来如何改进的立场上进行,最重要的是将来,而不是过去。
不追究过去,只将现在和将来纳入需要解决的问题,亦即不是责备已成的结果,而是对今后如何做有所“鼓励”,这样的批评才是理想、得当的法。
(4)只论此事,不谈其他
如果一次批评涉及许多事情,不仅使内容相互抵消,而且还可能把握不住重点,同时也容易使被批评的人意志消沉。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面谈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形,日常的工作场合说话的机会很少,所以便趁面谈的机会把过去的一切全盘托出。对方因此会产生对抗的心理,为了有效地说服,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形出现。
(5)人员一对一,莫让他人听到
这是因为批评时若有他人在场,被批评者会有屈辱感,因此心生反感,只会找理由辩解,而无心自省,也就无法产生效果。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尤其不要当众批评部下,除非是与自己有信赖关系的部下。
(6)别用批评来发泄心中的不快
所谓的“批评时不可加入感情”,意思是说责备别人时要公事公办,不要混杂私人的不快感情,而是进行冷静的批评。可是,批评是人的感情行为,不可能脱离感情,那种如同戴面具的批评是令人生厌和有违自然的。因此,如何正确地表现感情就成为批评重要的一环。换句话说,透过批评表现出自己的感情打动下属的心,才是有成效的批评。
要想真正打动下属的心,达到说服的效果,绝不能把自己表现得完美无缺,高高在上地批评对方。这样只是使批评的一方获得自我满足,毫无半点成效。而应该将对方的缺点和错误看成是自己的,抱着希望对方能发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并予以纠正的心情。
也就是说批评对方也等于批评自己。因此,尤其是作为能左右别人的上司,必须以责己之心来批评部下,否则就收不到真正的批评效果。
“责人如责己”,这一点不可忘记。
打破常规,不走旧路子
有一则脑筋急转弯这么说:“一个人要进屋子,但那扇门,怎么拉也拉不开,为什么?”回答是:因为那扇门是要推开来的。
像这样需要变通的情况,常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有时候,你会为某一个失败而懊悔,但是,如果你稍稍变通一下,就会是另一个结局。生活是多变的,事物也是多变的,在这个随时都在变化的世界中,你得学会随机应变。多多训练你的应变能力,你将受益无穷。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做一些傻事。有时候,这些傻事会傻到让你吃惊的程度,但你又避免不了。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你的脑筋太直,不会转弯。
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常常以过去的成败来看将来的机会。如果你的过去特别艰难困苦,你大概得加倍努力,才可以看到将来的前途。
但是,经验也常常限制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看不到新东西,创造不出新方法。
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总是依赖经验,你就限制了自己。所以,要善于变通,敢于变换过去的做法。
你也许常抱怨生活平淡如水,但你却不知,正是这平淡中蕴藏了许多智慧。这些智慧不是书本中教给你的,而是生活实实在在教给你的。好好留心生活,你将会变得聪明。
我们对待人,对待事,往往习惯于用一些想当然的办法,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办法毫无效果。比如,批评人的时候,你多半会很严肃,言词尖锐、语调凝重,但受批评者可能一点都没把你的话听进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得想办法,变通一下办事的方式,效果肯定就不一样了。
变通讲究灵活,它不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而是时常变换几个角度,以此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你早晨一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早饭、上班或学习……在这一系列生活片断中,你一定会养成某些习惯,比如刷牙时,你常用一定的姿势,吃饭时你常坐某个位置,上班时,常走某条线路。习惯使你的生活有规律,可以使你少动脑筋,很自然地就完成一些事,习惯使你感到舒畅。
但是,习惯有一个很大的害处,就是使你总是在老路上走。这就像你看书时,把某一页纸折了个角,然后合上书。过一段时间,你重新打开书时,便会一下子翻到有折角的那页。我们的习惯就像那折角一样,会使我们重复过去的办事方式,而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
很多人会告诉你,做事要有恒心,要有韧劲,这没错。但是,很多时候,你会因此而固执己见,不知不觉中,一条道儿走到黑。事实上,坚持一个方向走到底是不太现实的,就像你开车,不可能总是方向不变,而是不时地调整方向。有时候,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还不得不另辟新路,你注定会栽跟头。
同样的动作、语言、思维方式,会使我们的头脑产生一种定势。比如,有人问你:“牛的头朝南,它的尾巴朝哪里?”你可能会脱口而出:“朝北。”但合理的答案应该是“朝下。”又比如问你:“三点水加一个‘来’字念什么?”你依据经验回答:“念‘来’。”又问“三点水加一个‘去’字呢?”你可能会回答:“念‘去’。”其实,你稍加思考,就会发现,三点加水一个“去”字,那分明是个“法”字嘛!
要摆脱这种思维定势,需要你发挥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灵魂。有了它,你才会变化自如。
有个成语叫“曲径通幽”,意思是说,做事时可以用迂回的方式达到目的。生活中,有许多事,你强攻硬取往往会坏事,但如果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却能收到极好的效果。
你也许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做任何事喜欢参考别人的做法。你也许很害怕打破常规,不愿去做一些出格的事儿。这一点可能不会给你带来意外的麻烦,但也不会给你带来非凡的成功。不凡的成果常常是你突发奇想时获得的。
讲变通,是要让你不要死守老路,目的在于取得更高的效益,更好的结果。变通不是朝令夕改,不是故意寻求新奇,它只是让你更好地实现目标。
洛克菲勒有句名言:“如果你想成功,你应辟出新路,而不要沿着过去成功的老路走……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一个子儿也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且让一支商队从我身边经过,那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