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我的新乐趣(1 / 1)

我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一书,前些时已经第四次印刷。近来常有人来问我:你的文字活动,是否越来越逾出了文学的范畴?是的。我很喜欢“越境漫游”。漫游到建筑与环境评论这个领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作为一个城市居民,遇到很多与建筑和环境有关的迫切问题,期待着有人站出来为自己说话,可是,这样的话语却似乎相当匮乏,于是,产生出这样的想法:那么,干脆我自己站出来说吧!说多了,集中起来,便有了《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这本书。

当然,建筑评论与文学有相通之处。文学是审美的产物,是诉诸心灵的。建筑也有很强的审美功能,而且,好的建筑,是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并能使人的心灵得到震撼或慰藉的。这是文学与建筑的最大的“通感”。另外,建筑和文学都重视形式。好的建筑评论,应该也是优美的散文随笔。

我从事建筑评论,有深层的缘由。我自1950年(八岁时)定居北京,近半个世纪,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时间,是居住在古老的胡同四合院或杂院里面,因此我与胡同四合院的关系很不一般,它们于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装载生命的空间,可以说已成为与我血肉相连的亲属,在我眼里心中,它们也是一种生命存在。而且,这近半个世纪里,我目睹身受了北京城市改造的全过程,这种改造有时其实是一种破坏,如将大体完好的城墙城门拆毁殆尽;有时是一种亢奋,如玻璃幕墙高楼的春笋式拔地而起……当然,改革开放后,也有若干在理性思考与浪漫情怀相激**中产生出来的好的建筑作品与环境配置。我大概是在上高中时就开始对北京的古典建筑有兴趣,那时我常以它们为对象,进行水彩写生。改革开放后,逐渐产生出写些有关建筑和环境的文章的想法。近二十年来,有机会走出国门,境外建筑与环境方面的种种事物与氛围,对我的刺激与感染,也是我“越界漫游”,搞些建筑与环境评论的推动力。当然,深层的缘由,概括起来,恐怕还得说是我内心有一种对自己生存空间的自觉审视、无形批判、不懈渴望。

我的长篇小说有“三楼工程”:《钟鼓楼》、《四牌楼》、《栖凤楼》,它们的题目都牵扯到建筑,这确实不是偶然的。三部长篇虽然主要是写人的命运,但也都饱蓄着我对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那悲欣交集的复杂情愫。《钟鼓楼》里有一节专门写四合院,是把四合院作为一个角色,也就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实体来描写的。《四牌楼》里有一章(单独发表时叫《蓝夜叉》),专门写到我对隆福寺的,伴随着对童年荒唐往事忏悔的回忆,那确是我个体生命体验中的难以克化的怅惘“情结”。《栖凤楼》的故事背景围绕着一栋中西合璧的楼房来进行,那栋楼房的命运与人物的命运纠葛在一起。我在自己的建筑评论和关于城市美学的思考中,都浸润着与我生命体验相关的,有时是很个人化的情感因素,我想这是我的评论和建筑界的专业评论的最明显的不同之处。

常有人问我:在北京的新建筑里,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栋或哪一组?到了我这个年龄,“最”字当头的思维判断基本上消失了。最喜欢哪个作家?哪部作品?最厌恶什么?最恨什么?一“最”字当头,我就觉得无法回答。因为,在人生中接触过,被感染或被刺激的事物,太多了,难以用唯一的单数来凸现自己的判断。当然,这也不是说,陷入了相对主义,失却了做出明确判断的能力或勇气。我愿意陈述以“比较”打头的判断:比较喜欢什么?比较不喜欢什么?在长安街上,我比较欣赏的建筑,可以举出两个,一个是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民族文化宫,我以为它是摆脱了苏式建筑影响后,把时代气派和民族特色结合得接近完美的一座建筑;另一个是建国门外的长富宫饭店,前些时我还到古观象台上对它细细品位,觉得它的体量与线条比例相当和谐,而且它的美学手段不是炫耀的、喧闹的,而是含蓄的、宁静的,有一种“守身如玉”的,难得的矜持感,这样的作品所给予人的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而且能引出心灵上的感悟;可惜一般人似乎都还不能静下心来欣赏它,以及像它一样“内秀”的建筑。至于我比较不喜欢的,有长安俱乐部、东单体育场新楼等,它们不仅缺乏独创性,而且显得“辞藻堆砌”。当然我这只是一家之言,聊供参考吧。

建筑评论成了我的新乐趣,但我意识到,搞建筑评论应该特别小心。建筑作品以及环境配置,和我们写小说不一样,那是一种牵扯到许多人,许多道工序,许多复杂因素的大型、耐用,并且一旦建成,便难以改动的人文景观。当然,对之进行直言不讳的评论,是非常需要的。我国的建筑评论实在不够发达,在建筑界内部的专业性评论,又很难在一般民众中产生影响,所以,应当鼓励民间评论,即专业圈子以外的,来自一般民众的评论;我的有关言论,便是民间评论的一种吧。没有想到的是,我的一些关于建筑和环境的文章,引出了建筑界专业人士的重视,这是对我的鼓励。我今后还会保持自己对建筑和环境的关注,会继续发出声音。

最近我与北京电视台合作,把建筑评论搬上了荧屏。北京电视台有个专门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的板块《什刹海》,原来主要是介绍北京的文化传统,我多次与他们合作过,如参加关于讲述四合院文化的节目。他们节目组里的年轻编导感觉到光是介绍老传统旧东西跟不上时代了,就主动邀请我来搞一套专门评说北京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修筑的新建筑的节目,节目名称就叫《刘心武话建筑》,每集五分半钟,由我出镜向观众评说北京的新建筑。已经拍竣了十集,并于2001年8月4日开播,每周播出一集。节目的宗旨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城市属于市民。城市建筑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评说建筑,市民有责。我想充当的角色,好比桥梁,自己既是一个就城市建筑发言的市民,又是一个与建筑专业领域有良好关系的“票友”,试图把一般市民与建筑界沟通起来,引导一般市民学会欣赏建筑、表达对建筑的感受和意见,又把一般市民心中有却说不出或说不透的意见,较为清晰地传达给建筑界,也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这当然是个尝试,究竟效果如何,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