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没信用的人(1 / 1)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既需要十分诚实,更需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如果只会说大话,开空头支票,却不履行自己的承诺,这样的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唾弃和鄙视。

上司许下诺言后不能兑现将不利于在下属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导致上下级之间交往的失败。某机关的田处长是出了名的支票机,只会许诺,不会兑现。前不久,单位新分来一个小伙子,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田处长一大早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笑眯眯地说:“小陈啊!我看了你的履历,不错不错,以后啊咱们单位的计算机就交给你负责了,出了什么故障你就给看看,需要升级什么的你就看着办!有前途啊,我最喜欢有专长的人才了!”小伙子一阵激动:“田处长,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几天之内,小伙子天天加班,把单位的几台电脑大整修了一遍,田处长高兴地说:“小陈啊,我不会委屈人才,忙过了这一段,我就一定要提拔你!”小伙子乐得天天“溜”着处长,甚至还跑到处长家里教处长儿子学电脑,单位里的同事看到小伙子这么卖力,却只是暗暗摇头。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田处长的“提拔”还是没消息,实在忍不住了,小伙子跑去问田处长,他支吾以对:“这个嘛,我还得再研究一下!”小伙子心里真是又急又气。同事老张拍着小伙子肩膀说:“认了吧!田处长的话不能信,四年前他就说提拔我当科长,我现在还不是小科员!”

不久后,处里的工作出现了个大纰漏,田处长急得跳脚,可还是没有人愿意帮他,最后他被降职外调了,大家乐的直鼓掌:“支票机总算走了!”

做领导的有一种失败,是最不受人同情的,那就是把大家当阿斗,随意哄骗。用得着大家时,又是许愿又是承诺,好话堆满一箩筐,说得大家纷纷为此效命;而当用不着时,极尽委蛇之能事,记性也不好了,以前说过的全忘了。这样的领导失去了群众基础,失去了人心,一旦遇到什么工作失误或是错误,立刻就会墙倒众人推,无可挽回地一败涂地。因此当领导的一定要一诺千金,这样在与下属打交道时才会成功。

中华民族有一个古老的传统,那就是对信用与名誉的注重。曾有个“抱柱守信”的故事,讲道: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和人相约在桥下。他等了许久,约会的人不见。一会儿,河水上涨,漫过桥来,他为了守信,死死地抱住桥柱,一个心眼地等待着友人的到来。河水越涨越高,竟把他淹死了。这位年轻人抱柱而死的行为尽管有点迂腐,然而,那种“言必信,行必果”的品格,却是永远值得人们敬佩的。

在中国历史上,这一类“待人以信”的故事,不胜枚举。楚人称道季布:“得黄金万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孔子也把“朋友信之”列为他生平的志向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更是他老人家的名言。很显然,重视信用与名誉,已经成为我们祖先做人的根本守则。

有些人口头上对任何事都“没问题”、“一句话,包在我身上”,一口承诺;可是,嘴上承诺,脑中遗忘,或脑中虽未遗忘,但不尽力,办到了就吹嘘,办不到就噤若寒蝉。这种把承诺视作儿戏,是对朋友的不负责行为,要不得,迟早得为人所抛弃。

轻易对别人许诺,说明你根本就没考虑所办一件事情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这样,困难一来,你就只会干瞪眼。从而给人留下了“不守信用”的印象。许诺越多,问题越多。所以,“轻诺”是必然“寡信”的。

有许多诺言是否能兑现得了,不只是决定于主观的努力,还有一个客观条件的因素。有些照正常的情况是可以办到的事,后来因为客观条件起了变化,一时办不到,这是常有的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要轻率许诺,许诺时不要斩钉截铁地拍胸脯,应留一定的余地。当然,这种留有余地是为了不使对方从希望的高峰坠入失望的深谷,而不是给自己不做努力埋契机。自己必须竭尽全力。如果你没有把握,就不要向人许诺。迫不得已时,就要实事求是,有几分把握说几分,这样时间长了,人家才会信任你,把你当成靠得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