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80%的幸福与金钱无关,80%的痛苦却与金钱息息相关。
有一位叫埃文斯的作家就曾思考过财富带给自己的烦恼。几年前他买了一片小树林,然而时间一久,问题出现了:财富影响了他的生活。他需要改变这种状况,他开始思考,结果发现:
第一,小树林在他心里经常沉甸甸的。它给了他权威,却拿走了欢乐。因为这笔财产给他带来了麻烦和不便,就好比家具需要除尘,除尘器又需要佣人,佣人又需要“保险印花”。这些事情让他在准备赴宴或者到河里游泳之前,左思右想,不能决定去还是不去,原本的好心情随之**然无存。
第二,他觉得小树林应该再大一些,好容纳快乐高飞的小鸟。可他没有能力买下邻居所拥有的林边田野,也不愿谋财害命。这种种限制使他心烦意乱。
第三,财产使拥有者感到应该用它做一些事情,比如砍倒树木或在树缝中栽上新树。这些奇怪的想法很折磨人,使他无法享受小树林的趣味。
第四,常有经过的人采挖林中的黑刺莓、毛地黄和蘑菇。他感慨:“上帝啊,我的小树林到底属于不属于我?如果它属于我,我能阻止别人在那儿散步吗?”
他最后写道:可能最终我会像某些人一样,用墙将林子围起来,用栅栏把众人挡开,直到我能真正享用小树林。而那样的话,这些都可能是我会有的特点:身体肥胖、贪得无厌、貌似强大而自私透顶——我也会整夜“求一合眼不得”!
这就是财富对于人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如智者所说的那样:“有一条茶叶,就会有一条茶叶的痛苦;有一匹马,就会有一匹马的痛苦。”有钱固然是好,但是大量的财富却是桎梏。如果你认为金钱是万能的,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经陷入痛苦之中。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罪恶和痛苦都归罪于金钱。客观地说,钱这东西,它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美也不是丑,它的确会给人们带来痛苦,但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它所带来的快乐,关键要看人们怎样去看待它。遗憾的是,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并不能以平常心去对待金钱。钱这东西,原本就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工具而已!可是今时今日,人们却让它“咸鱼翻了身”!让它掌握了主动权,让它改变了选择,甚至改变了人生。
如今,坊间流传着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看看,这句话的前半句只用了一个“万”字,后半句却是一个叠词——“万万”,足以见得“钱”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更可悲的是,若照此发展下去,恐怕我们亦要将前半句中的那个“不”字抹去了!不是有人曾经说过吗:“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笑!”这样的人,可以为钱出卖欢乐、出卖感情、出卖幸福,甚至是出卖忠诚、出卖自己,那么对于他们而言,还有什么是金钱买不来的?
这样的人,我们能说他富有吗?或许他们的外表很光鲜,但他们的心灵无疑是贫瘠的。他们自以为拥有财富,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这不能怪罪于金钱,钱不是罪恶的根源,向往富足的生活也无可厚非,我们之中又有谁不希望自己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呢?但这种欲望应该有个限度,你不能得陇望蜀,这山望着那山高,心里就只装着“金钱”二字,这未免太过贪婪。亦如小仲马在《茶花女》中说的那样:“钱财是好奴仆、坏主人。”如果把金钱视为奴仆,有也可以,没有亦可,多也可以,少也可以,人就会活得非常轻松自在;可是如果被金钱所奴役,明明已经衣食无忧,却仍不知满足、欲壑难填,就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快乐。
其实钱这个东西,只有在使用时才会产生它的价值,假如放着不用,它就根本毫无意义可言。如果看不明白这一点,一股脑儿地钻进钱眼儿里,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人生卖给了金钱,从此一切以它马首是瞻,其他尽可抛弃,那么到了最后,我们或许就要抱着钞票孤独终老了。
对于真正享受生活的人来说,任何不需要的东西都是多余的,他们不会让自己去背负这样一个沉重的包袱。而我们,如果想要活得健康一点、自在一点,任何多余的东西都必须舍弃。金钱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很重要,但对于懂生活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重要,因为它不可能买到世间的一切。
幸福和快乐原本是精神的产物,期待通过增加物质财富而获得它们,岂不是缘木求鱼?如果我们为了拥有一辆豪华轿车、一幢豪华别墅而废寝忘食;为了涨一次工资而逆来顺受,日复一日地赔尽笑脸;为了签更多的合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戴上面具,强颜欢笑……长此以往,我们终将不胜负荷,最后悲怆地倒在医院病**。此时此刻,我们应该问问自己:金钱真的那么重要吗?有些人的钱只有两样用途:壮年时用来买饭,暮年时用来买药。所以说,人生苦短,不要总是把自己当成赚钱的机器。一生为赚钱而活是何其悲哀!我们活着,若想自在些,就要把钱财看淡些,不要一味地去追求享受。在我们用双手创造财富的同时,不妨多一点休闲的念头,不要忘了自己的业余爱好,不妨每天花点时间与家人一起去看场电影,去散散步,去郊游一次……如果这样,生活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心灵会变得轻松惬意,自由舒畅;生命会变得活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