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唐朝之美:唐朝人的审美观(1 / 1)

这一章,我们来聊一聊唐朝和它的美。不知道是不是爱屋及乌,我觉得唐朝的审美观是中国审美观的一个高峰,简约、大气、艳而不俗,而且唐朝的审美有一种性格张扬的感觉。毕竟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青春期,那个时候正是性格张扬、肆意奔放的时代。

唐朝的文化,一方面承接了汉晋以来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融合了草原游牧民族和其他地区的文化,开放而包容。再加上那个年代妇女受约束比较少,性格比较奔放,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东西都会体现在审美观上。

所以这一章,我们要讲一讲唐人的审美观,比如唐人用的纹饰、家具、建筑、首饰等。一句话,要把“唐味儿”展现出来。什么叫唐味儿?我也说不清。我不是文物鉴定专家,我是研究历史的,我到现在也不会鉴定文物,但是唐代的文物看多了之后,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直觉:这个东西摆在我面前,我就能感觉出来这个东西有没有唐味儿。这是熟能生巧,看多了就会有这种感觉。

先来说说建筑。唐朝的建筑大气恢宏(隋唐时期的建筑都是这个特点),完全符合唐人的审美观。关于唐朝的建筑,我们可以在顾炎武的《日知录》里看到相关记载。顾炎武是明末清初人,他所见到的隋唐时期的旧建筑比我们现在见到的要多得多。他在《日知录》里说,他走遍天下各州县,发现只要是唐朝的旧址,城郭无不高大巍峨,街道无不宽阔笔直,建筑个体也都必定高大。他还说了一句话:“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就是说,宋朝以后的建筑一代不如一代。

唐朝的建筑就是这样,庄重、大气:屋檐往往出檐深远,斗拱雄壮,整体比例匀称;装饰色彩要么非常简约,要么艳而不俗;连窗栅栏都是那种条状的栅栏,没有那么繁复的、雕梁画栋的感觉。

说实话,宋明时期倒还罢了,我个人感觉,中国很多的艺术品都有一个越往后越繁复的趋势,从工艺水平上来说越来越精湛,但是从审美上来说走向了烦琐化,越往后发展越是这样。

唐代长安城四四方方,街道宽阔笔直,朱雀大街平均宽度一百五十五米。一百五十五米有多宽?中国到现在没有一条城市道路能够达到这样的宽度,就连天安门前面的东西长安街,平均宽度也只有一百二十米。朱雀大街不仅宽阔,里边的那些建筑个体也大得不得了。而大明宫含元殿比今天北京故宫的太和殿还要高大,这就是唐代审美观的体现。

现在留存在我国境内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只有三个半。这三个半里,有三个都在山西,分别是五台山佛光寺、南禅寺、广仁王庙,还有半个是河北正定开元寺的钟楼。因为有一半被清人维修过,所以说它是半个。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发现的,出檐深远,斗拱雄壮,窗栅栏就是简单的格栅,从窗户还能看见斗拱。

除了建筑之外,唐人审美观的雄浑大气还体现在它的壁画和雕塑上。以唐代的佛像为例,在唐代之前的南北朝,佛像的五官和衣着还具有印度和犍陀罗的风格,五官还没有完成本土化。到了隋唐时期,佛像的五官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本土化,就是我们常见的国人的形象。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这尊佛像的脸就是典型的中国人的面孔,庄严而又不失秀美。

再看壁画。比如飞天,如果要评价魏晋南北朝时期飞天的画法,说得好听点叫“古拙”,难听点就是比较幼稚,飞天的腰都是那种九十度的“直角腰”。但是唐代的壁画飞天,线条流畅而优美,俨然已经成了敦煌的象征。

另外,说起唐朝的审美,尤其说到绘画和雕塑,我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唐人是以胖为美的吗?这个问题我要跟大家说清楚。唐人是不是有过以胖为美?有过。但是审美观随着时代的不同是会变化的。诸位想一想,你们小学时候的审美观和现在一样吗?二十年前的服装和现在的服装一样吗?不一样。唐朝一共近三百年,审美观前后也是有变化的。

初唐时期,秉承魏晋南北朝之风,壁画、雕塑里的人物身材都比较瘦削。著名的《步辇图》上出现了一批唐代的宫女,那些宫女身材都很苗条。越往后,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壁画和雕塑里人物的体态就越发丰腴起来了。所以,以胖为美是盛唐时期的审美。

有人说,以胖为美就证明唐人经济发展水平高,营养好,所以都胖。说起这个话,我就想起有人到兵马俑去参观,然后问我,于老师,兵马俑平均身高都在一米八以上,秦朝人怎么这么高?怎么现在的中国人就达不到这个平均高度了?我说,兵马俑是给皇帝陪葬用的俑,当然要显得高大挺拔了。

所以,唐人“以胖为美”,就证明那时候胖子多吗?恐怕恰恰相反。唐人的经济水平再高,营养水平再高,也比不上今天。正是因为胖子少,它才是美的象征。美永远是稀罕的,常见的东西不叫美。恰恰是因为胖子少,人们认为胖代表富贵,认为女性胖了对生孩子有利,这才有了以胖为美的说法。而且所谓的“以胖为美”,恐怕跟宗教也有很大的关联。

瑞典国家人种学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唐代女性的画像,是唐代吐鲁番一个女子的自画像。女子的姐姐要出嫁,她担心姐姐思念她,于是画了一张自画像,相当于现在拍了一张自拍送给了姐姐,意思是姐姐你在远方思念我的时候,就可以看一下这个画像。请大家注意,唐朝女孩子都是这个形象,不管身上胖与不胖,都有一个现在女孩子特别忌讳的现象,就是多层下巴,而且一般是三层。这是受到了佛教信仰的影响,而不见得这个女孩子真的就是三层下巴。那个年代人们以三层下巴为荣,因为这叫“颈项三褶”,在佛教中又叫作“三无碍”。唐代所有的菩萨像、佛像,脖子上都是三褶。而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了世俗绘画,画师绘制人物时往往模仿佛教造像,出现了三层下巴这样的假象。再加上中国古代传统审美都认为圆脸是美,所以我们可以想见,圆脸,再配上三层下巴,胖子的“指控”就坐实了。所以,造成“以胖为美”的原因是多样的,也不是说唐朝三百年都是如此。

下面我们说一下唐朝有哪些主要的纹饰。唐朝的纹饰体现在唐人的服装、绘画上。比如说联珠纹、缠枝纹、宝相花纹、团窠纹、几何纹、鸾鸟纹、葡萄纹、唐草纹等,非常多。我们挑一些主要的看一下。

唐草纹(见图4)又叫穿枝纹,是波状、线结构,把花、草、藤蔓组合成一个纵向的、波状的、互相缠绕的花纹。这个纹饰不仅在唐代,一直到明清时期都还很盛行。

唐人很喜欢画鸾鸟,还喜欢画孔雀、大雁、鹦鹉这些飞禽,它们的嘴里含着瑞草,有的做站立状,有的做飞翔状,这叫作鸟衔花草纹(见图5)。

还有几何图纹(见图6),比如说龟甲纹、双距纹、方棋纹、双胜纹以及如意纹等。几何纹饰在唐代装饰当中也是常见的。

还有葡萄纹(见图7),葡萄纹与唐人的生殖崇拜联系在一起,因为葡萄象征着“多子多福”,所以唐人很喜欢葡萄纹,家具、服装乃至铜镜上都常见葡萄纹。

宝相花纹(见图8)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自然界当中没有宝相花。什么叫宝相花?只要是对称的花瓣图案,都可以称之为宝相花。唐代宝相花的蓝本主要是牡丹和莲花,花瓣盛开,而且对角线要对称。

我们下面再来看鸳鸯的问题。中国古人很欣赏鸳鸯,认为它们是一夫一妻、矢志不渝的象征,爱得坚定,爱得坚强。但是话说回来,鸳鸯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被“狸猫换太子”的经历。宋朝以前说的鸳鸯,和宋朝以后说的鸳鸯,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物种。

唐代所说的鸳鸯,其实是赤麻鸭。而今天我们所说的鸳鸯,在唐代叫鸂鶒。这两种鸟乍看起来好像有点像,但唐代鸂鶒的脑后有一撮毛,尤其是雄性鸂鶒。

《博物杂志》曾经讲过,鸂鶒和鸳鸯由于在外形和颜色上有点相近,在历史上就被搞混过,尤其是在唐代的时候,人们曾经把鸂鶒叫作“紫鸳鸯”。到了后来,人们逐渐就把这个“紫”字去掉了,于是紫鸳鸯鸠占鹊巢,正式取代了原来的鸳鸯,变成了鸳鸯的代表。在北宋时期《营造法式》画的图中,鸂鶒和鸳鸯就已经颠倒过来了,变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样子。

所以说,在历史上,宋朝以前所说的鸳鸯,实际上应该是赤麻鸭,而唐代则有鸂鶒、鸳鸯两种纹饰。在日本正仓院藏的双陆棋具上也有鸳鸯的图案,但是这个鸳鸯画的是赤麻鸭。

有一些镜子上也有鸳鸯的纹样。唐朝女子的镜子很有意思,有一种便携的,带个把儿,叫作“鎶鑑”。“鉴”“鑑”本来就是镜子的别称,“鎶”等同于“柯”,就是把儿的意思。带把儿的镜子在唐代很常见,它最大的好处就是便携。

还有镜架,镜架是在家居生活中用的,放在台子上,上面是半月形,里边带沟槽,铜镜可以放在里头,也可以提出来。《女史箴图》里边的镜架与出土的咸阳宫的镜架形制就很类似,都是半月形的,可以托在镜子的下沿。

下面我们再看看琳琅满目的唐朝家具。唐朝正处在中国家具的一个转型阶段。转什么型呢?由低姿家具向高姿家具转型。在先秦,中国人都是席地而坐的。东汉时期,从西域丝绸之路传入了高姿家具,但是高姿家具传进来之后的几百年,中国还是处于低姿家具与高姿家具混用的状态。

比方说床,有的看起来像睡觉用的床,有的看起来像我们说的榻,还有的看起来就像椅子,但是在东汉到唐代的这个阶段内,这种能够坐或者卧的载具都被称为床。那就有人要问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诗里边说的床,究竟指的是哪种呢?

从诗人举头就能望明月的角度上来看,他说的应该不是睡觉用的床,因为睡觉用的床一般是摆在卧室里边的。诗人当时应该是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边,这个时候月光洒下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果把床解释为椅子,这一套动作是一气呵成的,很流畅。

前面说过,唐朝正处于低姿家具向高姿家具转型的阶段。我们从唐代的壁画当中可以发现,唐人坐椅子也不是像我们现在坐椅子这样双腿垂坐,而是盘腿坐在上面。换句话说,人们就是由席地而坐挪到了椅子上面,到了五代以后才逐渐把腿放下来,成了垂腿而坐。

日本圣武天皇生前的书房里能够看到屏风、围棋局,还有双陆棋具,就是棋盘。另外,我们还能够看到书几。书几就是看书用的,乍看起来有点像现在乐团里边用的琴谱架子,那它是如何使用的呢?

要讲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一看唐代书籍的装帧方式了。唐代的书籍,装帧方式是卷轴装。当然了,唐代书籍的装帧方式不止这一种,但卷轴装是主体。唐代书籍的装帧主要是卷轴文书,但卷轴文书有个问题,就是要找到想看的那个部分,得先把卷轴展开,展得很长才能找到,但这样把卷轴铺一地非常不方便。书几有个特点,它的两头都有圆环,把卷轴的一头卡在左边,另外一头放在右边,看的时候卷动着看,这样占地面积不大,手也不累。

除了卷轴装之外,唐代还有旋风装,就是用一张长纸做底纸,然后把书分成一页一页,每一页都裱在底纸之上,这样还是可以卷起来,远看还是一个大卷轴。但是摊开之后有个好处,就是能快速找到自己要阅读的那一页。这种书页打开之后,就像旋风吹过一般,因此叫作旋风装。

除此之外还有蝴蝶装。蝴蝶装是唐末五代出现的,就是把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对折,以中缝为准,把所有的页码对齐之后,用糨糊把它裱糊在包背纸上。这种装帧的书打开之后,书页就像蝴蝶的翅膀一样对称分开,所以称之为蝴蝶装。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武则天的定妆照里,她拿了一本蓝皮的线装书,这就穿帮了。线装书是明中期才出现的装帧方式,武则天再怎么也不可能看到线装书。因此当时我就提出这个不对,后来剧组看见了我的那条微博,除了一些已经拍好的镜头没有办法更替,就用卷轴取代了这些线装书。

既然提到书,我们就再看一下文房四宝。日本正仓院所藏圣武天皇用的笔墨和砚台,都是唐朝制式,因为圣武天皇生活的年代就是唐朝的开元、天宝时期。砚台做成了簸箕的形状,带坡面的,好处就是墨汁经过研磨之后,墨汁能往下走,有利于毛笔去蘸墨汁。毛笔还有笔帽,看起来很接近于现在的钢笔,而且这个笔帽是用黄金、象牙、檀香木制成的,极尽奢华。这里的墨叫“墨梃”,就是把墨做成柱状,好处是便于手持和研磨。在这个东西之前,中国人用的是墨粒,就是一颗颗的小墨丸,把墨粒扔到砚台里边,加上水,再拿个锤去碾它,这样不如干脆就把墨本身做成墨锭,更有利于碾动。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人的书写姿势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书写时不是把纸平铺在案板之上,而是纸卷悬空,倾斜四十五度,甚至接近九十度这样来书写,跟我们习见的那种把纸平摊在桌子上的写法不同。为什么?这跟那个年代的纸密切相关。

早年间的纸很厚很硬,我们现在习见的宣纸在唐代还没有。而且那个年代的装裱形式都是卷轴,因此不用桌子也能够书写。所以,可以想象一下“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样子,李白一斗酒下去之后,把这纸啪一下拿在手里边,站在高楼之上笔走龙蛇,非常潇洒。

说到纸,不能不提到唐代著名的才女薛涛在成都发明的薛涛笺,这是专门写信用的。薛涛是大美女,又是大才女,她嫌当时市面上流行的写信用的纸笺过于粗糙,就自己发明了一种比较窄的、适合写信的信笺,里边掺有木芙蓉,就是把木芙蓉的汁液榨出来,掺到里边去做的纸浆,因此色彩斑斓,有淡淡的清香。薛涛笺一直到民国时期尚有使用。

说到审美,当然离不开服饰。下面我们主要说说首饰和化妆的问题。

唐代的首饰种类和现在是有区别的。我们今天很重视戒指、耳环,但是唐人并不重视。戒指非常少见,耳环更是往往只见于少数民族当中。中原的汉族基本上不戴耳环,因为戴耳环需要打耳洞,而中原有个讲究,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所以打耳洞这种行为,恐怕中原民族很难接受。

也正由于这个缘故,我们目前发现的唐代耳环绝大多数出自少数民族地区,比方说我们前面介绍过的由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国。在渤海国的墓葬当中就经常出土耳环、耳坠,但是同样的发现在中原极其少见,即便有,也往往因为墓主人的身份就是少数民族。

那么唐代女性喜欢用什么首饰?簪、钗、步摇,还有花钿、臂钏、镯子等,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比如说发簪,单股的叫簪,多股的叫钗,考古当中甚至还发现过三股乃至四股的钗,质地往往是金、银、铜、铁、玉石、象牙、竹木,甚至还有骨器。

在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的石椁上,出现了戴步摇的女子形象。有一种步摇钗,虽说是钗,但是它的外边还有一串挂着的装饰,叫步摇。步摇,就是走起来一步一摇。

五代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六十一号窟曹氏女供养人画像上画的全是着盛装的上层社会的贵族女性,她们头上戴的就是钗和步摇,颈上挂着各种各样的项链,头上梳着回鹘髻。回鹘髻也是一种高发髻,但是是桃形的、圆的。

经常有人问我,唐代女性头发长得真好,壁画、雕塑当中的那些女性往往都有一个很大的发髻,得有多少发量才能够搞出这样的发髻?其实古人和现代人一样,发量也是有多有少的。上层社会女性的头上有那么大的发髻,那是因为她们经常戴义髻,也就是假发髻。

有些假发髻是用鬃毛缠在麻布之上制作的。而唐代真正特别讲究的、高等级的假发髻,是用人发来做的。当年的新罗给唐朝宫廷进贡的物品当中,就经常包括人发。有人曾经问,当时中国从朝鲜半岛进口那么多人发是干什么用的?是药用的吗?当然,人发在中医当中也曾经被用作药物,但更多是用来做假发髻的,因为上层社会对这个有需求。

唐代的女性经常用梳子和篦,合称为“栉”。梳子和篦之间有什么区别?梳子往往齿的数量少一些,比较疏松,而篦的齿又细又多。这就是梳和篦的区别,半月形的是梳,齿更加密集的叫篦,而这种梳和篦在唐代有竹木做的,也有用金银、象牙这些东西做的。这二者各有功效。梳子是整理发型用的,篦也能整理发型,但还有另外一个功效。在那个年代,很多人的卫生习惯不那么好,尤其是古代女性的大发髻,一旦弄成了之后,解开再编非常困难,再加上洗澡又比较少,就会头皮发痒,发垢多,甚至还有寄生虫。篦可以梳理头发,或者插进去止痒,这是它的一个比较特别的用处。

有一些出土的金栉只剩梳背。刚才说过,栉是梳和篦的合称,应该还带齿,那为什么只剩下梳背,齿去哪儿了?因为这个梳背是用黄金做的,而齿极有可能是竹木的,出土的时候,竹木朽坏了,只剩下了一个金的梳背。金栉怎么用呢?唐朝女性头上插的东西一共有三件,一个居中,两个靠下,分在两边,等于是把这种实用工具变成了一种发髻的装饰。

另外,钗还可以作为爱情的信物。《长恨歌》里边说:“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什么意思?就是金钗留一股,钿盒留一扇,金钗把它剖开,钿盒也把它剖开,咱俩一人一半,只要咱俩的心像金一样坚固,那么未来不管是天上还是人间,我们总有机会相见。

在唐代的首饰当中,金银器非常常见,当然这是指上层社会。这里顺便说一句,我们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爱穿汉服,其实现在的汉服主要模仿的都是古代上层社会的形象,不论男女。在真正底层的民间,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所以,恢复传统文化,穿汉服,我举双手赞成,但是我们心里头时刻要牢记,这不是古人服饰的全貌。

金银这种东西,别说那个年代,搁到现在也仍然是贵金属,所以古代的金银主要出现在贵族的墓葬当中。还有一种经常以金银材质出现的首饰——臂钏。

臂钏是什么?臂钏跟手镯一样是环状的,但是戴的部位不一样,手镯是戴在手腕上的,臂钏是套在胳膊上的。臂钏一般不是日常穿着用的,主要用于歌女、舞女演出服的一部分。

《明皇杂录》记载,安史之乱后,晚年的唐玄宗回到了长安,睹物而思人,很思念杨贵妃。他去华清宫的时候,有一个叫谢阿蛮的舞女,给他表演《凌波曲》。当年,在安史之乱前,谢阿蛮就曾经入宫给皇帝和贵妃表演过《凌波曲》,现在再次入宫表演。表演完后,谢阿蛮从胳膊上摘下一只臂环,把它拿给已经成了太上皇的唐玄宗看,说这就是当年她入宫表演的时候,贵妃赐给她的臂环。唐玄宗拿着臂环痛哭流涕。这是一个非常悲情的故事,这里说的臂环应该就是臂钏。

还有花钿。唐朝女性很喜欢花钿,花钿就是贴在额头或者脸蛋上用的,主要是用在额头。关于花钿的起源有一个传说,说上官婉儿是花钿的发明者,这是怎么回事呢?上官婉儿虽然是唐高宗的妃子,但是高宗早就已经病入膏肓,两人只是形式上的夫妻而已,没什么正常的感情生活。上官婉儿给武则天当秘书,有一次武则天与一个宰相议事,这位宰相长得一表人才,婉儿看得心动了,忘了继续记录,武则天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等到宰相走了以后,武则天勃然大怒,拿起一把甲刀,就是修指甲用的小刀,一把丢过去,正好扎在上官婉儿两眉之间,留下了一个永久性的疤痕。为了遮丑,上官婉儿就在这儿贴了一个亮片作为装饰。于是,后世就说上官婉儿是花钿的发明者。但其实不是的。中国古代就是有这个特点,喜欢把某样东西的发明权归结到某个名人的头上去。

至少在三国东吴孙休的那个年代,就已经有关于花钿的记载了,所以花钿绝不是起自上官婉儿。花钿往往是用五色花纸、金银箔片、云母片做出来的。使用花钿时要用一种胶,叫作“呵胶”,极有可能是用某种鱼皮熬出来的。贴花钿的时候,就在花钿的背后点一点呵胶,然后就能够牢固地把花钿贴在额头上。卸下来也简单,让老公或者哪个丫鬟过来,在额头“哈”一口热气,花钿就揭下来了。

下面,我们看一下唐朝妇女化妆的程序。首先是洗面,把脸洗干净,跟现在是一样的。不过古代没有香皂,更没有洗面奶,用的是澡豆。澡豆其实就是一种豆粉,但里边加进了各种香料。下一步就是敷铅粉,涂脂。铅粉起到的作用是增白。现在的化妆品中是绝对不会用铅粉的,但是古人不懂。不只是铅粉,唐代调制口红的最主要原材料之一就是朱砂,也就是氧化汞。唐代的女性用口红时也讲究色号,那她们用的色号怎么调呢?颜色要淡一点,就加一点蜡,要调制大红色,就多加朱砂。现在的人都不敢把氧化汞涂在嘴唇上了,但是古人敢。所以说,人类的认识总是要进步的。

除了敷铅粉、涂脂之外,还要描眉、贴花钿、画斜红。斜红往往画在两边太阳穴上。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一个唐代的女俑,额头贴着花钿,两边太阳穴有两个月牙形的东西,这就是斜红。她们还会在脸蛋上相当于酒窝的地方,点上两个小点,制造一个假酒窝,叫作“面靥”。搞完了这些之后,再在发髻上戴上各种首饰,这样一个上层社会女性化妆的步骤才算是完成了。所以,从古代到现在,女人出门都不容易,完成这一套怎么都得要几十分钟。

再来看一下唐代的化妆盒。唐代宗室女李倕墓里边出土的银平脱方盒,一个盒子里边装了四个银平脱小盒,上面有精美的花纹。至于里边放了些什么东西我们就不清楚了,想来无非口脂、澡豆,以及其他的一些化妆品。

河南偃师出土的唐代开元年间的李景由墓中,也有一个银平脱漆方盒,比前文那个还复杂。上下两层,底下一层放各种化妆品、镜子,上面一层则放了梳子等用具,看起来更具有便携性,可能是出门的时候带着的。那它为什么随葬了呢?极有可能是家属认为,人死了,就是去远方了,既然去远方,当然要带一个适合旅行用的化妆包,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盒子。

唐代还有一种化妆盒,让我颇有怀旧感。我是“70后”,在我们小时候,为了防止冬天皮肤被冻得皴裂,往往有人把凡士林油装在蚌壳盒里边出售。后来学了隋唐史,看了出土文物,我突然发现原来蚌壳盒的历史如此悠久,竟然在唐代就有了,而且有的是真的蚌壳,有的则是用黄金打造的、模仿的蚌壳。

现藏于观复博物馆的蚌壳镶金錾花凤鸟纹香盒,一边是真蚌壳,另外一边是黄金做的蚌壳,中间通过一个像弹簧链的铰链连接在一起,里边装上化妆品之后,可以扣起来,这个就是扣起来的场景。

唐代的化妆品发展,还有一个历史特点:在唐朝以前的魏晋南北朝,化妆非常单纯,就是在脸上涂抹各种各样饱和度很高的色块,包括白色也是惨白惨白的;但是到了唐代,化妆品已经跟医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了。唐人不仅讲究涂抹,还讲究调理,他们认为气血跟容貌有很大的关联,这个是有科学道理的。最美的、最好的化妆品是什么?是心情。人在心情愉悦、营养充足的情况之下,皮肤自然就看着光润,白里透红的,不用化妆,底子就很好,再薄施一点粉黛,就风华绝代了。

关于唐代的审美就谈到这里,介绍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希望引起大家对唐代文物的兴趣,帮助大家去寻找唐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