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十四年(1606)的夏天,一个自称有精神病的农民,手持一根木棍,径直闯入了东宫。
皇宫乃禁城,守备森严,可一路上竟无人阻拦。他拿着木棍,走过护城河,进入东华门,抵达东宫门口,才被两个老太监拦住。
老太监问他是干什么的,他不说话,竟直接将太监打翻,阔步踏上台阶,闯了进去。宫里头的管事太监见来了个歹徒,惊呼之下,才有七八个闻讯赶来的老太监把人给控制住了。
宫人经过审讯得知,此人是京城附近蓟州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名叫张差。他之所以闯宫,是受人唆使,要杀死住在东宫里的太子。指派他杀太子的是谁,据说查无实证。实际正是郑贵妃手底下的太监庞保、刘成。郑贵妃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储君,而杀死现在的储君,她的儿子就能上位了。郑贵妃深受皇帝宠爱,财力雄厚,出手阔绰,不知道给庞保、刘成拨了多少经费,然而到了最后,两名公公许给张差的,却只有三十多亩地和一顿饭。
事情最终以张差、庞保、刘成被杀而结束,主谋郑贵妃却因为皇帝保护毫发无损。然而,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
历代的君主为了稳固统治,都会极力地防止土地兼并。然而帝王是与大地主、士绅合作治理国家的,只要风头一过,兼并照旧进行。财富往极少数人身上集中,百姓就只能喝西北风,张差就是个喝西北风的。
对帝国晚期的百姓来说,种地的辛苦姑且不论,最凄惨的是混到最后居然没有地。因此,有地可种已经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了。
张差就是典型的失地农民,因为没了地,只好上山砍柴拉到京城卖。有一天,他挑着柴火,被太监李自强、李万仓拦住,逼着他以低价出售柴火。他不乐意,两太监也“豪爽”,索性不要了,直接放了一把火把柴给烧了。
张差杀太子无果,被抓后谎称投诉无门,才到东宫闹事。但实际上,他是不得已忍下了这口恶气,柴没了,还是要继续卖力赚钱,最终跑到皇家的铁瓦殿工程出力。他力气大,因此被庞老公(庞保)认识。还被庞老公的一顿饭骗去,相信只要完成杀太子的任务,就能拿到属于自己的几十亩地。
土地兼并,就是这样让一个愣头愣脑的失地农民“丧心病狂”,竟胆敢闯宫杀太子。
土地兼并所引发的灾难不止这些。
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皇宫的守卫已经很虚弱了,尤其是不受待见的东宫,之所以农民张差闯宫时连个像样的守卫都没有,原因也在这里。
经济持续低迷的时候,国家给工资的工作,就是最像样的差事。人人争着去做,成为编内人员,哪怕是太监也行。有的靠实力通过考核,有的则通过各种途径,历经层层筛选获得职务,不过多数人还是走后门进去的。太监入职的门槛极低,内部竞争非常激烈。努力当了主事太监的人,实际上也并不愿意多做事。拼命挤上来,是为了更好地“躺平”。
因此,整个社会都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不仅各级各地的官吏希望领钱而不做事,各军屯卫所的大小官兵,都想吃空饷,连太监也是这么想的。
一些年轻的太监,占着主要位置,领着不错的饷银,贪墨不少的银子。其他人只能饿着,这帮占据了位置的太监则能偷懒就偷懒,索性不上班,跑到外面狐假虎威,大肆敛财。只留下一帮尚有帝国强盛时期遗风,且跑不太动的老太监在宫里老实度日。
抓住张差的老太监就是这样的,他们的年纪都超过了60岁。
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卖炭翁》,写唐朝宫市之弊。黄衣使者白衫儿,正是内宫中使,也就是宦官,后来被称作太监。其实与明代60岁以下的太监差不多,这帮人实际上吃空饷,不上班,却经常“办公”。他们游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肆意敲诈商贩和百姓。这名唐朝的卖炭翁,也和明朝的张差一样,是失了地的农民,只好砍柴烧炭,到城市出卖。
他“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天气还有点暖和,炭很便宜,心想着再冷一些就好了。结果却被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太监发现,当场宣读诏书,说皇帝要买他的炭。
实际上就是太监借着宫市的名义明抢,抢来货物以后再倒卖或真的充公,充公的货物按市价计费,钱财中饱私囊。一车炭1000多斤,他们就给了卖炭翁半匹红纱一丈绫。这相当于有人相中了你的手机,决定收走,给了你5块钱做补偿。
这种近乎抢劫的贸易,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秩序。为了躲他们,商户“皆匿名深居”。后来他们连卖烧饼的都不放过,强征人家的烧饼。所以,一有人喊“中使来了”,人们便如临大敌,立即关门歇业。
卖炭翁失去了土地,最基本的固定收入都没了,卖的炭又被人抢,连这点生意都做不成了,只好开始要饭。久而久之,卖炭翁就成了流**在社会上的失业人口,也就是流民,未来起义军的主力。
我们知道,古时有一半的时间是太平年代,这其中又有一半时间处于太平盛世,商品经济极为发达。
桥门市井,万般买卖皆有。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仅六月间,汴梁街上的小吃,就有大小米水饭、炙肉、乾脯、莴苣笋、芥辣瓜儿、义塘甜瓜、卫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鹅梨、金杏、小瑶李子、红菱、沙角儿、药木瓜、水木瓜、冰雪、闵水荔枝膏等,通常在街边贩售,摆在床凳上,上有青布伞遮阳。另有沙糖菉豆、水晶皂儿、黄冷团子、鸡头穰、冰雪、细料馉饳儿、麻饮鸡皮、细索凉粉、素签、成串熟林檎、脂麻团子、江豆栗儿、羊肉小馒头、龟儿沙馅之类五花八门的美食,种类绝对不比现在的小吃街上的少。其余商品,也都摆得琳琅满目。
为什么卖炭翁不做这样的工作呢?
因为他们身处不同的时代。
很多时候,城市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城市中所谓的“小本买卖”,实际上也是有本的,需要付出房租与物料。一月之内,少则数百文,多则数千文甚至几十千文。做这些买卖的,一般是城镇里有些本钱的市民,而非破产农民。而即便是做这些买卖的市民,日子也并不是很好过,时常要担心“宫市”,或者大兵横征饷银。
上级部门的安逸与腐败,与普通百姓的困苦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有人占据着位置就是不干活,山珍海味放到腐臭;另一方面,有人沿街要饭,饿死途中。
普通百姓的手里是没有钱的,他们的消费行为就变得十分谨慎。原先百姓会购买五花八门的享乐型商品,现在转为只购买生活必需品。而炭,就是生活必需品。在所有人的消费都变得谨慎时,享乐型商品很难盈利,渐渐地相关生意就做不动了。可冬季人们还是要取暖的,这就给了卖炭翁补贴家用的机会。
卖炭翁看似脑筋不灵,实则选择了一条别无他法的正确道路。只是,这正确的路,却依然有可能被人粗暴地打断。
几乎无可阻止的土地兼并与财富集中,使整个明帝国系统几近瘫痪,只等或内或外的致命一击,完成财富与地位的重新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