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里,官人动不动就拿出数两、数十两银钱打发下人,穷人却只拿三文钱买馒头,让人们很疑惑: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折合现在多少钱(人民币)?民国时期一个大洋等于现在的多少钱呢?
以往的研究中,要么将银两折合当时的米价,要么折合日用品价格,有的折合官员工资,换算起来非常麻烦,给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况且这样换算也是不对的。譬如,对于民国时期的收入研究,许多人列举校长一月工资多少钱,教育部部长一月多少钱,县长一月多少钱,教职工一月多少钱。完全忽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此类教职工作的极度稀缺性。
古时,米价动**不定,其他物价,因为生产、物流与现今有着本质的不同,也不能得出靠谱的结论。
我的意见是,在评价古代物价时,绝对不能脱离群众,只参考民间上层收入,如巡抚、县令、山长、举子来做定夺,也不能仅靠物价衡量。
我在阅读古书时,会用到一个非常简单粗暴,但是直接有效的方法,即古时城镇底层工人、百姓勉强维持温饱的月入(银两、文钱、布帛、银圆)=现如今城镇底层工人、百姓勉强维持温饱的月入(人民币)。
依据这一点,我们甚至能算出任意两个时代、两个地方的物价,并分析它们给人的感觉上的不同。
譬如动**年代,一斗米的价格从50文变成了500文,而工人一天的收入和以前一样,都是30文,则证明当时的物价水平下,是粮食价格飙升,而不是工价太低。
又如,一名阿富汗员工的工资约为4500阿富汗尼,煤炭的价格却是一吨14 000阿富汗尼,一袋一百斤的面粉2400阿富汗尼,一桶14升的食用油1800阿富汗尼。对生活在2020年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感官上,其实就是一吨煤居然要20 000元,一袋面粉居然要3000多元,一桶油2000多元人民币。对比之下,中国14升食用油也就200多元,一百斤面粉500元。阿富汗百姓在战后之穷困潦倒,连高级职员都买不起取暖用的煤炭,当地物价之高也就可想而知了。
民国初年,清华外教狄登迈调查了北京普通居民的收入。其中1918年,北京最底层居民的收入是1.66大洋/月。与之相比的是北京段公馆中的用人,还有在工地干活的工人、饭店的伙计,月入约合2个大洋。
于是,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1918年的2个大洋,约等于2017年的3000元,即1个大洋等于1500元。
但如果用米价折合,得出来的结论却是一个大洋等于如今的300元左右,用肉价算,则为800元。显然这样换算出来的结果是不对的,得出的结论也很离谱。要知道,民国时期的北京,两块大洋能请一桌大席,并不真的意味着只用几百块就能请一桌,那一桌大席的价格,实则等于社会底层职员一月的薪水,放现在来讲就是几千块。
底层职员的薪水,全国及各地均有统计。我们应选取同级别内较低收入者(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生产制造有关人员中的较低收入者)的收入众数,而不是按平均数去算。
20世纪末,中国的农业快速进入了机械化时代,人们所付出的劳动和花销相较于以前为少,亩产却数倍于前。古今各种肉禽、肉猪的养殖规模,也同样不能相提并论。较为恒定的,只有底层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因此,只要找出当时普遍的工价,与现代的工价一对比,就能得出一个相对靠谱的结论。也能反过来检验当时某样东西的贵贱,以及给人具体的观感。
民国初年,800银圆可以买北京的一套房,合2017年人民币120余万元。鲁迅买几百平的宅院花了3765块大洋,约合2017年的560万元人民币(并非有些人说的45万元人民币)。这说明当时北京的房子并不便宜。
以此类推,货币价值未曾剧烈动**过的1925年前的民国,1块大洋约等于1930年的8块大洋,1980年的15元,1990年的50元,2000年的350元,2010年的900元,2017年的1500元。
有不少人怀念20世纪80年代的物价,说当时的排骨才6毛钱一斤,肉饼5分钱一个。这是典型的以为用现在的金钱就能购买以前的物品的想法。实际上,对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这些东西真不算便宜。底层工人一月收入才多少钱呢?当时肉饼的价值,其实等于现在的5块钱,一斤排骨等于现在的60块。下一次馆子,吃顿好的所需要的3块钱,实际上等于现今的300块。对工薪阶层来说,也还是有点肉疼的。
同样地,用底层工人、县民的月入与现今的比例,可以直接得出一个东西到底贵不贵的结论。
举例来说,清代某些时期,某地县民、小工的月钱大略为一两四钱,也有才得八钱的。而京城及其他重要城市的仆役、杂工、服务人员,月钱为二两,《红楼梦》里的比较熟练的丫鬟也是这个收入。这就是说,古人月入二两银,事实上等于1980年的30块钱,2000年的700块钱,2017年的3000块钱。
康熙年间,一些地方的肉价维持在三分钱左右,即一斤(590克)0.03两白银。根据底层月入换算,则等于2017年的38块钱。说明康熙年间民间猪肉价格较低,可这个价格,即便是对现代城里的普通居民来说也有点高,近年来猪肉价格最高时也没太超过这个数。
一斤猪肉一般在十几块,2020年,我在北京生活,由于疫情影响外加生猪存栏量减少等因素,使得猪肉价格变成了33元一斤。此时就听到北京大妈叫苦不迭,说也就买一丁点,放菜里尝尝肉味,并舍不得多买。更不要说如果涨到38元会怎样了。
盐,在古代的制作、运输,都比现在费劲很多,且是专卖的。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时期,一些内陆地区盐的价格大略为每斤五分钱,也就是0.05两,合2018年的75元。生活在现代的你,敢想象一斤盐要75块钱吗?是不是有点离谱呢?
其实不离谱。
这种并不算离谱的状况,从古时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朝廷本身就是用盐开税的,盐本来就是高价物品,加上山区运输困难,内地用盐就更加困难了。
至于北宋底层的百姓,日入100文,月入3000文(3贯)。待遇中等的士兵,平均一天能拿130文。城里的小吃每份15文,也就是现在的15块钱左右,这是鸡杂汤的价格。而蔬菜造齑每碗10文,也就是现在的10块钱左右。这说明宋代社会繁荣的时候,民间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确实较好,大家比较能买得起东西。
明清时,民工的日收入因为行市的不同,最低可以到30文,高的到200文。清朝,民间常用铜钱结算,1000文折合一两。后来文钱贬值,一两银子兑一千七八百文。工人收入看似也在上涨,但却是真的在上涨吗?其实只是因为对外赔款太多,且必须用白银结算,铜钱相较于白银,渐渐变得不值钱了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对比时我们用的是城镇工价,没用农民的收入。这是因为农民作为最为辛劳的群体,收入是很难有保障的。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城镇工人月入30元,农民年入才60元,合一个月5元钱,也就相当于现在月入500元,且是普遍现象。农民需要干更多活,变卖剩余粮食,换个几十块钱,再去换取相较昂贵的工业产品,此谓之“剪刀差”,实际上是由农村补贴城市。
古时农民与市民的生活水平差别更大,收入如此之低,消费如此之高,农民生活上的艰难可想而知。对他们来说,所谓猪肉一斤3分钱,在现今城市普通职工看来,就是一斤150块。猪肉价格对农民来说贵到这种程度,他们一年到头舍不得吃一回肉,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今社会与古代社会,普通人日常花销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工业、科技产品上。以前几十块、数百块的东西,现如今几块、十几块,曾经昂贵的必需品,如今变得便宜易得。科技使人类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飞跃,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可能。社会的稳定,也为人们提供了足够的保障,使人们免于饥饿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