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武侠片里的奇门兵器(1 / 1)

2022年,中国人距离刀光剑影的那个时代,已然久矣。然而有的时候,距离现实越是遥远的东西,反而更能引起后来者更大的兴趣。对此最有体会的,莫如电影行业,近如2015年的《师父》、2014年的《绣春刀》和2004年的《功夫》,再往前甚至一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火烧红莲寺》,莫不以武打功夫为其特色,而其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个关于兵器的故事。《功夫》,从斧头帮的两把斧头开场到五郎八卦棍、铁线拳,已然让人大开眼界;《师父》更是借南派宗师北上开武馆这样一个事件,将那些岁月中曾叱咤风云的一件件兵器逐步展现在观众面前,如蝴蝶双刀、岳王刀、三尖两刃刀、子午鸳鸯钺、单锋剑……

不过说实在话,这种戏曲感十足的兵器打斗,其实和战场上的军事运用完全是两回事。尤其是电影往往要夺人眼球,讲个新奇怪异才能吸引关注,所以武侠小说往往会将一些在实际战场上并不占主体地位的兵器,拿出来忽悠观众。譬如说小李飞刀——不过是把普通的刀,却又是江湖中最神奇的刀。刀光一闪,小李飞刀已发出,刀已插入他的咽喉,他瞪大眼睛,至死也不相信,没有人看清小李飞刀是如何出手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刀本身的寻常性,加上使刀人的超高技艺,这才升华为一种奇妙的组合,让读者过目不忘。

将普通兵器写出神奇是一种思路,把非主流兵器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则是另一种。本人收藏有一柄铁尺,这类短兵其实就是唐宋时期衙役捕快的常用武器,因为短小易于携带,可暗藏于腰间,或者放置于小臂下侧,在突**况下拿出来护身或是发起攻击,都是极好的。中间这个头若是圆头,则以点穴为主;若是尖头,则可刺杀。至于旁枝,则多用于格挡时卡住对方的兵器,所以拿这个来对付刀剑,尤其针对大刀,用于卡、断、攻喉三个动作,其实颇有一种别样的妖娆。16世纪末这种兵器传至琉球,遂成为琉球空手道的器械教学,又称空手道短叉。日本人则称之为琉球三叉刺,慢慢地演变为日本忍者所使用的兵刃,直至动画片《忍者神龟》上演,遂成为一种关注度极高的手执兵器。

另一种则是峨眉刺,本人亦收藏了一支作为闲暇笔耕之余把玩之用。相传是明朝末年峨眉山白眉道长所创,长约三十厘米,头端略扁,呈菱形带尖,中有一圆环,使用者可将圆环套在中指上,运用抖腕和手指拨动使其转动。说书的人说这件兵器原本是古代水战中使用的一种格斗短兵械,可在水中作刺杀或潜入水底凿穿船底之用,故又称分水峨眉刺。《三侠五义》里五鼠闹东京,其中有个“翻江鼠”蒋平,他用的便是这种兵刃。《射雕英雄传》里黄蓉在做丐帮帮主之前用的也是峨眉刺,只是小说里出场不多,甚至只是用来杀鸡:“黄蓉去农家捉了一只鸡,用峨眉刺把鸡剖了干净,也不去毛,用泥和了……”

梢子棍,是一件古代比较常见的防身兵器,简单讲就是一根棍的前方加了一个梢子头,携带方便,甚至古代出门在外,还可以拿它来挑担,而一旦遇到劫道的匪徒,这件武器可就大有用处了。梢子头短小却很灵活,加以长棍的操作,能给予对手非常强劲的打击。而这件兵器,早年确实也上过战场,战国那会儿叫作连挺——《墨子》将其与长斧、长枪一起列入城防器械名单。

到了唐朝,《通典》有很详细的介绍:连挺,如打禾连枷状,打女墙外上城敌人。这里的女墙就是城上的矮墙,敌军沿着云梯爬到此处时,守军便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以梢子棍发起攻击——一般是打敌人的头部。而宋朝那会儿,又发现辽和夏的骑兵,使用一种铁链夹棒式的兵器,造成宋军不少伤亡。于是宋朝军民就学习过来,终于形成了和现代梢子棍比较相似的兵器,叫作铁连枷。狄青后来讨伐南方的侬智高,就利用骑兵突击配合铁连枷自上而下的击打能力,大获全胜。而到了明清,梢子棍便从战场上淘汰下来,成了跑江湖的一种奇门兵器。香港早期武打电影《南少林与北少林》中,便有这种武器的出现,后来许冠杰在《最佳拍档》系列片中,也曾使用梢子棍。

对出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我们而言,其实更难忘的,还是小时候读过的连环画里的那些传统兵器,如吕奉先的方天画戟、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张翼德的丈八蛇矛、程咬金的斧、尉迟恭的鞭、岳云的锤、牛皋的锏、秦明的狼牙棒,所以到了2022年的春夏之交,当疫情弥漫之际,我可以不用理会自媒体世界的喧嚣胡缠,静下心来,在顶楼的小书房里,默默地写下这些文字。

初稿:2022年6月

二稿: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