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曾经辉煌灿烂 宋朝军工业的溃烂之路(1 / 1)

在讲兵器之前,我们应该先谈一谈宋朝的练兵大业。大宋和汉唐最大的不同,就是别人都是征兵入伍,兵役期满就回家种田,甚至还有一边打仗一边种田的屯田军,而大宋是职业化军人。这点不同很容易让人觉得:宋朝应该更厉害!

理论上讲,确实如此。在宋朝,要想成为一个军人,你不能光说自己厉害,一定要通过体能、理论和面试三道关。理论主要面向的是军官,宋朝有一本《武经总要》,相当于当时宋朝军官的基本手册,正常来说,是需要每个军官熟读的。入伍之后,你也要了解一些基础的东西,譬如军事术语、旗语等,然后就是每日的常规训练,“草教日阅,无得番休”。

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士兵入伍之际,要在脸上刻一行字。这个事不是宋朝才有,五代时期的朱温就创下先例,在所有的军士脸上刺字,标记他所在的军号,这样的话无论军士跑到哪里,都可以从他脸上的刺字看到他过去归属于哪个队伍,各地关隘和地方官府都要抓住他,送回原地处死。换句话说,哪怕当兵只有一日,这个字都要跟你一辈子,而且是在脸上,不是在胳膊、大腿这些可以遮挡的部位。当然,入伍也有好处,大宋为士兵包吃包住包穿,所谓“三包”,是不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宋朝还有一整套单兵与不同兵种的训练,考核也很严格,优者赏,劣者罚,甚至杀。这样做会有什么问题吗?事实是,随着宋朝朝政越来越腐败无能,武备日渐松弛,训练日渐应付,兵员数可以报假账,譬如明明一千人,却上报两千人,那一千人的军饷不就落进上报人的腰包了吗?可是要打仗了怎么办?于是就到街头把那些小混混全部拉进来充数,一上战场,敌人冲过来,你一回头,后面的兵呼啦全跑了。

兵是这样,兵器又能如何?

一开始其实是严格到位的。成书于宋朝的《古今源流至论》说:“昔我祖宗之定天下而治不忘乱,安不忘危,其于武备尤切留意造兵器者,十日一进课其功也。”所谓“于武备尤切留意”也不全是虚的。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每隔十天会跑一趟兵工厂,或是阅看所制兵器样品,检阅各种兵器打造得如何,质量能否过关。

就是在赵匡胤这样的密切关注下,宋朝的兵器制度一开场很有成效。兵器作坊实行集中管理,以官营为主,有京师兵器作坊和州郡兵器作坊两种。京师兵器作坊又分御前(内廷)和朝廷(外廷)两大系统。朝廷系统所造兵器主要用于给中央禁军和地方军队配备兵器,包括南北作坊(又称东西作坊)、万全作坊、广备攻城作、弓弩院、造箭院等。

赵匡胤如此,后来的继任者也不失其风采。譬如宋太宗,就曾亲自去弓弩院察看。而到了王安石变法时期,还设立了一个机构叫作军器监,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开封的兵器作坊将军器监所定兵器的样式交给工匠。工匠按样制造,然后按负责制造的兵器数量领取原材料。各兵器作坊,每十天要派官员对所制兵器的数量进行一次统计,并以此检查、考核,实行赏罚。检查考核的内容有领用胶漆筋革材物的数量与成品的数量是否相当、作业是否勤劳、技能的优劣程度等。兵器制成后,要抽样呈送便殿等机构检查,将合格制品送交库存。经过试验后,选择精良的制品作样本,颁发至各州都作院进行制造。各地都作院所制兵器的质量若达不到要求,所在官员不得验收,对泄露兵器制造式样者,以违制论处。

这样的体制,即便在宋室南渡后,也保留了下来。军器监及其下属的五十一个作坊,全部随迁至临安,规模巨大的兵器制造作坊以及多达两千的工匠,每年兵器的制造量多达三百万件。

而这些制造出来的兵器是否合格,还有卫尉寺进行验收,合格者送武库收藏,不合格者给予处罚。有罚便有奖,凡是军事技术的革新和发明创造,都有赏赐。譬如前文已经讲过的兵部令史冯继升上报火器制法、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自制火器,都得到了朝廷的赏赐。

可是宋朝的军事工业还有不堪的另一面。欧阳修曾说过:“诸州所造器械,数不少矣……然而铁刃不钢,筋胶不固”,“精好堪用之器,十无一二”。解释得简单点:大宋军工质量越来越差!如果大臣的话不足信,那还有皇帝的表态,宋仁宗在1059年就曾发布诏书说:“在京所造军器,多不精利。”

到了1071年,宋神宗又说:“天下州军上供兵器……有司奉法不谨。”当时就连王安石的儿子也忍不住抱怨,说全天下造了那么多弓弩甲胄,居然没一件好的。他的原话是:“天下岁课弓弩甲胄入充武库者以千万数,乃无一坚好静利实可为备者。”那皇帝都这样责备了,是不是会好一点?结果到1078年,宋神宗从西作坊抽查弓弩质量时,首次查验不合格,再抽查三张,居然还是一塌糊涂。

究其原因就得看看宋朝的兵器管理机制。最初,大宋帝国的兵器是由三司下属盐铁部来管。盐铁部下面又有一个胄案,主要掌修护河渠、供给造军器之物品,领军器作坊、弓弩院诸务季料帐籍等业务。这个部门其实就是管账的,三司本身就是财政部,一直到宋神宗时期,才正式设置军器监。

比官制更难堪的是管理人员。宋朝的科举制度,选拔的是一些写官样文章唱高调的人,干这个兵器制造管理的技术活,难度不小。即便是有适合这个岗位的专业人才,在当时的官僚文人体制之下,又如何能进入权力中心?而不适合这个岗位的人却又在此尸位素餐,这样的人如何会客客气气地听那些懂行人的意见呢?这是很多人都亲身经历的状况,拿脚趾扳都知道是个什么场景。所以,越来越多的官二代衙内成为宋朝兵器铸造的主管,玩忽职守是小事,公器私用也是小事,指使工匠干私活更是小事,兵器越打越差,自然是意料之中。

既然是这样的一个群体来掌管兵器的制造,很多奇事出现,就不足为奇了。譬如说,弓箭制造,讲究“年弓月箭”四个字,可是官二代来了,说工期太长你偷懒,就把一年工期给改成几个月了,质量只能大幅降低,这就叫作没办法的粗制滥造。

还有,不产铁的地方,刀、枪、戟怎么造?不产翎毛杆支的地方,弓、弩、箭怎么造?是互通有无、交换资源,还是闷头不管、胡乱了事?工匠呢?大宋讲不讲工匠精神?工匠的工资高低怎么算?是技术高的人多给钱还是关系硬的人多给钱?一样是工匠,当时还存在民匠和军匠之分。军匠其实就是体制内人员,民匠则是临时工,工资微薄,还常常遭遇克扣、拖欠,老百姓也要生活,不可能打白工,你欺负他,他就给你偷工减料。

有人说不对,古制官家的东西上都会刻有工匠的字号,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那可是要根据这个问罪的。理论上确实如此,一千件中如果有一件出问题,是可以这样查。可是一千件中如果有几百件都是这样呢?如何去查?更大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查的人没有问题?

宋夏三川口战役就是如此,堂堂大宋的精锐,居然打不过西夏人。更丢脸的是,不是人家比你肌肉发达比你粗野,而是人家用的兵器,比宋朝这个号称东亚第一文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的超级强国用的质量还要好。当事人之一、陕西经略使夏竦的判官田况就不客气地说:“今贼甲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而他的建议是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时期的盔甲拿出来发给前线,那个时候还没这么腐败,军器制造质量过关,只要换个皮绳就能用。

实际上,田况不了解的是,保管又是另一个问题。宋以前的盔甲兵器,是由自己购买保管的,《木兰辞》中如此描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要知道这个兵器是要拿来保自家性命的,当兵的能不把武器盔甲保护好吗?可是宋朝因为担心士兵造反,要求士兵打完仗十天之内就要把武器盔甲交还仓库,否则就得吃六十大棍。武器盔甲的保护,也交给官僚制度控制下的相关部门掌握。

保管是要花钱的,可是这个钱会不会真的花在这个事情上,那就存疑了。事实上,不论是保管还是打造,文官主导下的军器工业,要么因为贪污而经费不足,要么为了追求政绩而减少开支。总之,实际到位的兵器费用越来越少,到了北宋末年,甚至连边军都穿不上一件完整像样的盔甲。南宋初期的宰相吕颐浩忍不住抱怨,说连“外域之兵”,都能穿着“全装衣甲”来打仗,可是我们“中国甲士”身上却只有前后甲、护臂,加上皮笠子,没有像样的兜鍪,这样怎么会不“怯战”呢?难道真的是大国穷到连士兵盔甲都配不齐全了吗?

所以,宋朝的弱,究竟弱在哪里,诸位心中应该多少有点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