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尤其是南北宋交替这段时间,有一类兵器开始在战场上获得前所未有的最大范围运用,这便是打击类兵器,包括锤、锏、鞭。但并不是说打击类兵器发明于此时,至少鞭、锏在之前的南北朝已经有较多使用。
我们先来说锏和鞭,这两样兵器差异其实并不大。宋《武经总要》说:“铁鞭、铁锏二色,鞭,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有人作四棱者,谓之铁锏,谓方棱似形,皆鞭类也。”相比之下,铁鞭为六角形,铁锏为四棱形,鞭更长一些,分量也更重,前端还有一个很小的头部,用以加重。而锏呢,相较鞭稍短一些,分量轻一些,头部也没有加重,但表面有突起或直棱。
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杀伤力十分可观,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我们看历史题材小说或是各类说史,经常会提到某个大将有一绝招,叫作“撒手锏”。那么这个“撒手锏”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两个大将单挑,主要作战兵器无法取胜甚至于被打掉,在相持不下或被敌将追杀面临险境时,一方抽出锏来,突然回身给敌将以致命一击,瞬间扭转局面取得胜利。
这种“撒手锏”,既要强调技术含量高、作战威力强,更要强调出其不意,要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达到“一招制敌”的功效,一举扭转战局,所以在各类历史类题材话本中,“上镜率”颇高。譬如《说岳全传》,牛皋就是用锏的大将,最后一幕金兀术兵败,被牛皋骑在身上,结果金兀术被活活气死,牛皋则仰天大笑而笑死,俗称:“气死龙,笑死虎。”
但这些都是文学艺术创作,历史上真实用锏的武将,其实并不多,而且都是宋金这一时期的人物。其一是宋仁宗时期的禁军大将任福,这个任福任将军啊,正好遇上了北宋与西夏的战争,于是他就被派到西部边疆任职,西夏人进攻今天的陕西延安、宁夏固原这些地方,都是被他打退的。1041年,宋朝准备进攻西夏,韩琦主持大局,让任福做前线总指挥,从今宁夏固原向西挺进,一路打了几个胜仗,最后推进到六盘山一带时,中了西夏军的埋伏,宋军被围,随身校尉劝说任福逃命,但是任福却决心以死报国。最终,他就是挥舞四刃铁锏冲入敌阵,“枪中左颊,绝其喉而死”。这一仗,在历史上叫作好水川之战。
而狄青麾下,也有一名使锏的好手,姓张名玉,当初被派去宋夏边境修筑城砦,西夏派兵三万来挑衅,更有一个不怕死的,驰铁骑前来挑战,于是张玉就手持铁锏,将其当场击毙,由此得名“张铁锏”。消息传到开封,连宋仁宗都知道他的名字,说:“真勇将也。”他的结局比任福好,最后做到马步军都虞候(《宋史》中,此官职为“候”)。
北方金国这边,最强的使锏人,叫作乌延查剌,也有一个绰号——似乎宋金那会儿绰号很流行,怪不得梁山好汉人人都有——叫作“铁锏万户”。《金史》说:“查剌左右手持两大铁简,简重数十斤。”《金史》习惯把“锏”简写为“简”。乌延查剌生活在金宋相对和平的年间,所以他的主要战场在北方。曾自称皇帝、背叛金朝的契丹人耶律窝干,派出刺客袭击乌延查剌,不料乌延查剌眼明手快,用铁锏一下子把刺客的右臂给打断。《金史》说:“伪护卫阿不沙身长有力,奋大刀自后斫查剌,查剌回顾,以简背击阿不沙,折其右臂。”
《水浒传》中有个“双鞭”呼延灼,号称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的嫡派子孙,上应“天威星”,为梁山第八名好汉,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梁山受招安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他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这个自然是小说,而在宋朝和西夏的真实战场上,涌现了一个使铁鞭的武将,他便是王珪,绰号是“王铁鞭”。李元昊入侵北宋边疆之际,他被派去西北,和西夏军屡次交手,曾经用左臂夹住刺来的长枪,然后右手用铁鞭把对手打死。好水川一战,我们上文讲任福被西夏人团团包围,就是“王铁鞭”王珪带兵冲击敌阵,想把他救出来。而最终他发现自己无力解救,于是东望再拜,说:“非臣负国,臣力不能也,独有死报尔。”于是单骑冲入,杀死敌军数十百人,铁鞭都打得“挠曲”,手掌“尽裂”,一支箭射中他的眼部,他这才退回本阵,当夜伤重而死。
铁鞭在重甲时代,达到了巅峰。写于明朝的《武备要略》评述说:“刀只可敌无甲之兵,若遇铁骑重甲,非鞭不可。”然而回到南宋与金人的大战,鞭和锏这样的打击类武器却又不足使用了,岳云所用的,是另一件打击类武器——锤。
这里额外辨析一下,说书先生所说的李元霸、裴元庆,纯粹是为了赚几个茶钱虚构出来的,真实历史上这些人压根儿就不存在。裴元庆手持一对银锤,各重三百斤;李元霸两柄铁锤杀人如拍苍蝇,只打得尸山血海,将敌军一百八十五万人杀得只剩六十五万人——以上这些都是嘴皮子忽悠出来的浮云。但是岳云使锤,却是有历史记录的。《宋史》记载说:“(岳云)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颍昌大战,无虑十数,出入行阵,体被百余创,甲裳为赤。”从这些文字记录来看,岳云的趁手兵器是锤无疑了。
再回到郾城大捷现场,要能实现岳飞的战术,首先两翼要能顶住对方的进攻,而中路虽然是且战且退,也不能被对方击溃,而是要能够有组织地进行层层抵抗。岳云作为冲击敌阵的第一前锋,他的首要任务,其实也就是破甲——对有重甲护身的铁浮图造成打击,才能实现诱敌深入的任务。那么岳飞是怎样实现这样的战术的呢?尤其是对方中路的铁浮图,完全就是刀枪不入的重甲兵,跟这样的部队正面硬扛,通常都是十分吃亏的作战。不过重甲兵虽然刀枪不入,普通的兵器很难对其造成损伤,但重甲兵也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害怕钝器的攻击。当重甲兵遭遇钝器攻击的时候,身体就会遭受钝器以及对方迎面而来冲击力的双重打击,打到身上立马就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内伤,要是劈到头上,估计就会立马休克甚至死亡。当时的岳家军里就装备了大量的钝器兵器。
岳云的锤,就符合这种钝器的标准,所以用铁锤来实施破甲的任务,也真的合适——所有的锤,不论是长柄单锤、短柄双锤还是链子锤、流星锤,都具备这一能力。而锤形似瓜的短柄双锤,非常沉重,打击能力上乘,尤为胜任。可是双锤也确实有问题,就是柄着实短了一些。而且锤也只能钝击,远不如枪、长刀等造成的创伤更加致命。
近年来,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岳云使的锤,不是短柄双锤,而是一种宋朝的制式武器,正式名称其实叫锥枪。《武经总要》说:“(锥枪)其刃为四棱,颇壮锐,不可折,形如麦穗,边人谓为麦穗枪。”持该观点的人认为,之所以以前大家会觉得岳云拿的是双锤,是因为记录历史的人,舍掉了锥枪的“枪”字。他们还拿清朝冯培编的《岳庙志略》来做证据,说:“岳云手携双铜锥,其椎形椭而锐首,异于今之所谓铜锥者。”
但是这种观点,其实缺乏扎实的证据,也不符合逻辑。因为如果岳云使的是锥枪,为什么记录历史的人,偏偏会把“枪”字舍除,而仅保留一个“锥”字?至于《岳庙志略》,则已经是宋朝灭亡几百年后的书,能证明什么呢?
从实战论,骑兵使用长兵器,也确实看上去更顺手一些,譬如当时已经流行起来的铁骨朵,就是用熟铁锻制、八片熟铁虚合,木把为柳木、长三尺的猛家伙。辽金时期,凡是犯下盗窃、走私之类的罪,就要用这个铁骨朵来打五到七下,要是施刑者真下手的话,往往这个人就废了。
狼牙棒,则是更为成熟的长柄打击武器。木棒头部如枣核状,植铁钉于其上,形似狼牙,故得此名。明朝茅元仪的《武备志》说,这种兵器,“取坚重木为之,长四五尺”,“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
狼牙棒和铁骨朵一样,都是在宋朝开始才有人使用的,来自北方少数民族。《三国演义》说五溪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个铁蒺藜骨朵,那不能当真,只能说是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所以知道这玩意儿,觉得很另类,所以才给沙摩柯安排上。不过,史书记载的岳云,就是擅长使用双锤,后世关于铁锥枪的推测,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就只是想象而已。至于长柄的狼牙棒,显然岳云也没用过。
郾城大战中,就是岳云反复冲杀,终于将金军的铁浮图骑兵引出了敌阵,随后宋朝的重步兵,便以密集阵型相迎。
此时岳飞步兵使用的武器,第一是长柄大斧。步兵毕竟是步兵,虽然穿了步人甲,防御值大大提高,但要攻击马上的敌人,还是有很大的困难。怎么办呢?那就是斩马腿,你铁浮图再厉害,我把你马腿砍掉,你还怎么跑?怎么快速作战?第二是麻扎刀,其实就是一种长柄的大刀,我以为是唐代陌刀在这个时期的演变,再拿麻布给它包扎了一下好把握而已。《金佗续编》说宋军步兵对付铁浮图,是“以麻扎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从这些文字看,它的作用也和大斧差不多。第三是提刀,文献说是“左右手运两刀”,那么应该就是那种单手握的刀,如此才能双刀并运。从三种兵器的杀伤力来看,应该是长柄大斧最猛,但消耗体力也最多;而麻扎刀则较为适中一些。
2015年有一部不错的武侠电影《师父》,里面有一把看上去颇有几分麻扎刀意思的刀,是津唐形意门的武器,叫作岳飞刀。这情节倒引起了司马的兴趣,难不成是当年岳飞军中使用的麻扎刀,后来流落江湖,慢慢就演变成了这种以岳飞之名冠名的刀?
在郾城战场上,大金国的重骑兵,遭遇宋军的麻扎刀加大斧砍马腿大行动之后,形势便乱了套——一名穿着死沉死沉盔甲的骑兵,马都没腿了,他还能再做骑兵吗?而这个时候,重装的优势反而成了弱点,因为装甲厚重,逃跑都跑不了。而后面的金军瞧见前面的人是这般结局,还能继续打下去吗?于是完颜宗弼,也就是金兀术发出哀叹:“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