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全面做空中国,与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地龟缩在国内、没有走出去有关。这实际上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经济开放度还不够,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度还不够深入。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大规模拓展对外投资,让我国经济触角伸到全球各国生根、开花,以此来反击被做空。
我国已进入大规模拓展对外投资阶段
根据邓宁的经济发展水平理论,我国2011年人均GDP已经达到5470美元,位于全球第87位,第一次跨过4750美元的门坎,就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对外投资的大规模拓展阶段。接下来要做的是,要顺应这种发展规律,大规模拓展我国的对外投资、增强经济实力,把经济融入全球,从而从根本上增强抵御做空中国的实力。
1981年,英国著名国际投资专家邓宁(J.H.Dunning),通过对67个国家1967年、1975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对外直接投资额、资本输入额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第一次提出了“经济发展水平论”(投资发展阶段论)理论。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投资流量是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国际投资动力,直接取决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对外直接投资的净额(对外直接投资额减去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就越大。
他把这种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经济不太发达,本国几乎没有所有权优势,也没有内部化优势,外国区位优势又无法加以利用,人均GDP一般低于400美元;二是国内市场开始扩大、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外国投资开始流入,目的主要在于取得先进技术或“购买”进入本地市场的权力,表现为净外国投资额逐渐增长,人均GDP一般在400到1500美元之间;三是外国投资和对外投资都在增长,但外国投资净额开始下降,人均GDP一般在2000到4750美元之间;四是直接投资净输出阶段,人均GDP一般在4750美元以上 2。
对照我国的情况看,我国目前正处于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阶段。如果这种发展周期理论在我国也具备相应条件的话,那么接下来我国的对外投资必将进入大规模拓展周期。
对照现实,可以说我国对外投资的这种大规模拓展拐点还没有出现。2010年我国对外国的投资是688亿美元,而外国对我国的投资是1100多亿美元,实际上还是顺差;2011年1至9月,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466亿美元,这个拐点仍然没出现 3。
这一方面能够验证邓宁的这个理论在我国是适用的(2010年我国人均GDP是4382美元,确实没有达到4750美元这条线);另一方面,又能预示着接下来有可能在我国出现对外国投资的热潮。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出的是,实际上我国对外国的投资是受国外欢迎的,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壁垒重重、不允许我国去投资。
以美国为例,美国对我国投资的进入限制就非常少。据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介绍,2009年到2011年间,在美国发生的来自全球各国的上万件购并案中,只有300件外国直接投资案是需要美国政府审查的,比率不到4%。而在这其中,又多数顺利通过了美国政府的审查。他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中海油”的一个收购案没有获得通过,就误认为美国对中国投资的限制很多;其实,“中海油”在美国还有其他许多收购成功的项目,另外就是中国航空集团成功收购了美国航空工业公司等。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公司要想在美国成功进行直接投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合适的创业顾问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公关公司,听取他们的合理建议,建立正确战略、了解具体操作过程 4。
同时,他委婉地批评中国市场缺乏开放性和透明度。他说,中美经济合作的一个最大障碍,就是中国在很多领域依然缺乏开放性和透明度;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中国公司的创新机会就会减少、中国人的机会也会减少,中国经济增长就会放缓。而这种结果并不是中国和美国能够承受的,因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5。
2012年2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我国已经核准中国石油集团所属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收购壳牌公司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Groundbirch区块资产20%权益,并且参与下游天然气液化厂的合作项目;同时公告核准的还有其他5个海外收购项目,即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所属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收购加拿大日光能源公司项目、收购壳牌公司喀麦隆资产项目,中国石油工业集团所属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投资阿富汗阿姆河盆地勘探开发项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属国际有限公司收购加拿大欧普提(OPTI)公司100%权益项目、收购图洛石油公司所持乌干达三个区块各33.3%权益项目。
这表明,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据透露,仅仅上述收购壳牌公司Groundbirch20%股权的项目金额就达10多亿美元 6。
妥善处理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关系
本书前面提到人民币离岸市场。在目前我国人民币还不能完全自由兑换、资本项目还存在限制的背景下,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是相对分隔的。要想大规模拓展对外投资,就不能不妥善处理这个问题。
之所以说是相对分隔,一方面是指人民币从国内流出后不一定必然会回流到内地;另一方面是指,在这种资本项目有限制的背景下,这些在境外持续流转的人民币最终还要回流到内地。这就像子弹一样,无论它飞得多高、多远,最终都必须落到地面上来一样。
由于资本项目的限制,目前境外并不存在全面使用人民币的经济体系,所以流出的人民币不可能完全在境外持续循环使用。有鉴于此,我国今后要有序安排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之间的联系,以此来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这种联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座桥梁 7:
贸易项目
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基本上可以自由选择人民币结算和自由跨境流进流出。由于通过对外贸易结算流出的人民币比流入的人民币数量多,所以通过贸易项目建立的这种联系桥梁正在越来越广阔。
直接投资
在目前的资本账户下,外国资本直接投资我国内地和我国内地资金投资境外,都是有管制的、需要审批的。只有这种投资得到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后,才可以进行结汇、支付各种费用。
从2011年1月开始,我国内地企业赴海外投资已经可以直接将人民币汇出了。而外国资本直接用人民币投资国内,则需要进行个案审批。例如,近年来在香港就有通过发行各种人民币债券来直接融资,然后将筹集得到的人民币汇入内地、直接用于支付投资项目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直接跳过结汇程序、降低汇率风险。
可以说,一旦人民币在可以直接用于国内企业赴海外投资的同时,海外企业也可以直接用人民币来我国国内投资,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才算真正建立起来。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会在有助于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减少我国利用外资时对我国外汇储备造成的压力。
金融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相联是发展方向,毕竟,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资金不可能全部通过贸易或直接投资方式回流到国内,所以,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和在岸市场之间的沟通是必要的。
但同时应当看到的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还很不稳定。这就是说,我国在逐步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一定要坚持风险可控。
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避免金融市场的开放,引进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是避免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开放,对其他国家的金融稳定造成威胁。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之间资金可以自由进出了,那时候才谈得上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账户的开放。
实际上,这时候再去区分人民币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也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这两个市场的价格已经基本上是一致的了。
1 王东京:《国际投资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P21。
2 杜德斌:《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姜建清:《中国对外投资即将进入大规模拓展周期》,财经网,2011年12月15日。
4 骆家辉:《美国对中国投资限制非常少》,财经网,2011年12月15日。
5 骆家辉:《美国对中国政府密集干预经济感到忧虑》,财经网,2011年12月15日。
6 陈其珏:《中石油参与壳牌加拿大非常规天然气项目获批》,上海证券报,2012年2月11日。
7 陈德霖:《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之我见》,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