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产业中预测一个企业的长期经济前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圈边界。如果其他人声称拥有高科技产业中的公司经济前景预测技巧,我们既不会嫉妒,也不会模仿他们。相反,我们只是固守于我们所能理解的行业。如果我们偏离这些行业,我们一定是不小心走神了,而决不会是因为我们急躁不安而用幻想代替理智。幸运的是,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伯克希尔公司总是会有机会在我们已经画出的能力圈内做得很好。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要尽力避开投资误区,不碰自己不懂的股票。
在他看来,不碰自己不懂的股票应当作为一条铁的纪律。他过去一再承认,他对高科技股尤其是网络公司股票一窍不通,所以几乎从来没有碰过这样的股票。
2014年3月,巴菲特在与大学生的见面会上,当有人问到他做过的最冒险的投资时,他的回答是“从来没有”。他说,他和合伙人查理·芒格从来只投自己熟知的领域,最好的投资便是“待在自己能力和知识的范围之内”。不过,他也坦率地承认,要做到这一点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难,因为人们总是容易受到情绪或别人的影响从而动摇和失去主张,而这正是他和查理·芒格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地方。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66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时的股市行情绝不会促使他去能力圈范围外进行投资。虽然一些科技因素对投资具有重大影响,但是因为他无法理解,所以依然不会去投资那些包含他不懂的科技因素在内的股票。他幽默地说:“我对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了解程度,就跟我对于一种叫做chrzaszcz(波兰的一种小虫子)的东西的**习惯的程度一样。”同样的道理,他也不会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来大获其利。虽然这种投资方法在当时确实创造出了实实在在的短期收益,但由于他在认知层面上不掌握这样的技巧,这种操作方法也不符合他的性格,所以,他只好对此敬而远之。
1998年时,当时的美国股市上高科技股一片狂热。当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有人问他是否也考虑投资高科技股票时,他回答说,他很崇拜安迪·格鲁夫、比尔·盖茨,同样也希望能通过投资于高科技企业,把这种崇拜转化为行动。但很不幸的是,他实在不知道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的股票1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所以,他就不玩这种自己没有优势、优势在别人那里的“游戏”了。如果他有时间,会思考下一年度的科技发展,但不会成为分析科技企业的专家。
巴菲特不懂高科技企业,并不能说明高科技企业不好或投资回报率不高,只是他因为“不懂”而不去投资而已。
面对那些投资高速成长企业所带来的丰厚的投资收益,例如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公司8000万美元回报超过300亿美元,南非传媒巨头投资腾讯公司8年回报率高达36倍,汽车公司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科来到中国掀起一阵纯电动汽车旋风、2013年特斯拉市值上涨406%,许多人认为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越来越保守、白白浪费了许多好机会时,巴菲特依然坚持自己一贯的投资风格。
2014年5月3日,他在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开始之前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财经记者傅喻采访时说,“我不知道在五年、十年后谁将是电动车行业的领先企业,同时特斯拉的股票价格已经相当可观,所以我并不会考虑这家公司,当然我也没有任何对它的负面意见。我只是不知道答案。”
至于为什么过去投资比亚迪公司、现在却不投资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企业特斯拉公司,巴菲特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汽车行业是一个很难断定胜利者的行业,50年前通用汽车看似无法阻挡,它们在美国拥有几乎一半的市场占有率,但4年前通用公司破产了。在汽车业,很难预言谁将是经久不衰的赢家。美国国产的汽车业有将近2000家公司,你能在网上找到它们全部的名字,需要40页才能列完。这么多公司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在2009年的春天,只剩下3家,而且其中2家都在申请破产。挑选一个未来赢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的意思是说,无论别人怎么评价都不会影响他的投资决策,不懂不会装懂,不懂就不会去投资。
巴菲特的这种观点和他的搭档查理·芒格如出一辙。
查理·芒格说,他们之所以不投资高科技企业,是因为他们缺乏涉及这个领域的能力,不懂得高科技公司的股票。虽然他们用于分析其他传统企业股票的方法,很可能也同样适合于分析高科技企业,却实在不知道怎样去进行分析。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要在自己没有优势、只有劣势的领域玩这种竞争游戏,而不是在自己有明显优势的领域施展才华呢?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找不到可以做的事,那就准备耐心等待,而不是再去扩大能力圈范围。
巴菲特不投资科技股的理由是“我不了解”。而了解巴菲特的人知道,“我不了解”是巴菲特典型的谦逊而充满智慧的回答,并不是说明他笨。
巴菲特早在1999年11月《财富》杂志上就发表文章解释说,一是科技企业寿命相对有限和竞争优势的可防御性;二是要想提前识别这些为数不多、又能以合理价格买入的公司难度太大。前者通俗地说就是,科技企业的经济护城河相对不是那么牢靠,例如微软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末构筑起来的全球垄断地位在进入21世纪后就用处不大了。
他又举例说,汽车业在20世纪初还是一个革命性行业,曾经改变过国家产业秩序,当时美国有2000家汽车和卡车制造商。可是经过一个世纪的竞争厮杀后,现在却只剩下3家企业。他说,“你可以很容易就体会到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却很难从它身上赚到钱。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时在这种革命性的产业中更容易找出输家。”
同样的例子还有航空业。巴菲特说,这是“一个让投资人想到其美丽远景便口水直流的新兴产业,为此我特地跑去找当初所有的飞机制造商的资料,发现在1919至1939年间,大约有300家公司之多,但到现在可能还只剩下几家能茍延残喘。这里有最近20年宣告破产的129家航空公司的名单,大陆航空甚至聪明到名列该名单两次。截至1992年止,所有航空公司的合并净利润是零,没错,连一毛钱也没赚过。”
巴菲特特别提醒投资者说:重要的不是评估这个产业对社会有多大的影响,也不是它的成长性,“而在于个别公司有多少竞争优势,且更重要的是,这种优势能维持多久!一种具有重重保护的产品或服务,才能真正为投资人带来甜美的果实。”[1]
巴菲特继续谦虚地说,他之所以不去碰高科技公司股票,一方面是自己智力和学识上有缺陷,阻碍了对事物的了解;另一方面是这个产业的特性令人琢磨不透,变化太快。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无法确定到底这些公司的业务是‘宠物石头’还是‘芭比娃娃’。”自己如果要在这方面花许多时间进行研究,到头来很可能仍然无法解决问题。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不去碰它了。
不用说,每个人的能力圈范围和大小都不一样,所以绝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例如,对于金融衍生品来说就没有几个普通投资者能搞得清,可是巴菲特在这方面却是门儿清,这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9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提到,“我们很高兴我们持有这些衍生品合同。至今我们已经从它们所提供的浮动中获利颇丰。我们希望继续通过这些合同赚取更多的投资收益。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投资我和查理认为错误定价了的衍生品合同,正如我们尝试错误定价的股票和债券一样。事实上,我们在1998年第一次报告我们拥有这些合同。我们一直都在警告衍生品给社会和相关人士带来的危险,这可能是毁灭性的——当这些合同导致交易对手风险和(或)举债经营风险的时候,风险会达到顶点。在伯克希尔,这从来没有发生过,将来也不会。”
巴菲特的这种自信从哪里来呢?一方面他是金融科班出身,另一方面在于伯克希尔公司的每一项金融衍生品合同,除了少数几家公司如中美能源控股公司、通用再保险公司外,都是由巴菲特在那里亲自把关。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句,巴菲特承认不懂高科技股,其实绝大多数投资者对此都是似是而非,没几个人真懂,更别轻信他们自称“内行”。
正如巴菲特所说,高科技行业很难判断其长期发展前景,投资这类股票和他的一贯原则是背离的。
他举例说,30年前我们能预见到现在的电视机产业或电脑产业变化吗?当然不能,包括那些热衷于进入这些产业的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也不能。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他和查理·芒格又非得要做到这一点呢?
他认为,他有能力理性地预测投资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现金流,却无法准确预期10大网络公司未来25年里的现金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去投资网络公司股票,这种投资无疑是在瞎猜、碰运气。
不过,巴菲特不碰高科技股票,并没有因此摆脱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对每个人包括他在内产生的巨大影响。即使他不投资高科技公司股票,高科技产业浪潮也会影响到他投资的那些传统股票的。
1995年,巴菲特投资的《世界百科全书》公司,就面临着来自电脑光盘与在线内容提供商的激烈挑战。虽然当时《世界百科全书》公司仍然有盈利,可是销售收入和利润却在直线下降,不得不迫使它增强在电子产品方面的销售、大幅度降低总部管理成本。
可见,每一位投资者买什么样的股票完全可以自己决定,但任何客观事物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扬长避短,才能增强投资成功的把握。
【课后点评】
投资者要想避开投资误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态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如果你硬要在自己不熟悉、吃不准的行业投资股票,那就和赌博没什么两样。巴菲特不碰高科技股就是因为这一点。
[1]无忌:《为何巴菲特不投资科技股》,腾讯网,2014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