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行情低迷时入市(1 / 1)

投资者操作应遵守愈买愈少的原则。在股市冷清之时买入,当股价上涨之后,如果看不准,就不要再加码,先试探一下,确信还能持续上涨几天时才可买进,但量一开始要小。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股市投资要尊重市场先生,选择行情低迷时入市。

在他看来,投资股票不但要在股价下跌时买入,而且最好是在整个股市低迷时买入。因为归根到底,个股价格的高低和整个股市状况是紧密相连的,股市低迷时买入成本更低。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13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引用一位被称为“美国第一投资策略师”巴顿·比格斯的话说:“牛市就像**一样,在结束之前达到**。”

他说,非专业投资者准备在什么时候买进股票很重要。这里的最大风险是,胆小的投资者或者投资新手,可能会在刚好市场剧烈波动前入场,然后在出现浮亏时幻想破灭。所以,他提醒投资者记住巴顿·比格斯上面所说的这句话。

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他的建议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步买入,并且无论利空满天还是股价创出新高都不卖出。遵守这些规则,‘盲投’并且保持多元组合和低费率的投资者,一定会获得满意的回报。实际上,认识到自身不足的简单投资者,长期来看将会战胜那些哪怕只是忽略了一个弱点的专业投资者。”

中国有句古话叫“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反映在股票投资上就是,股票投资能否获利、获利多少,与什么时候进入股市有关。

道理很简单:如果股市一直在上涨,什么时候进入都是赚钱的,越早进入赚钱越多;如果股市一直在下跌,那什么时候介入都是亏损的,越早进入亏损越大。可是如果你想长期持股,就应当在股市低迷时进入,这时候买入股票的成本更低。

回顾1956年初的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是499点,年末收盘点位在435点,当年下跌64点。扣除市场平均回报22个点的股息分红,实际下跌42个点,或者说相当于下跌8.4%。

巴菲特说,据他所知,当年美国股市上没有一家基金是盈利的;可喜的是,他在1956年成立的3家合伙企业却没有一家亏损。1956年,他的3家公司净资产分别增长6.2%、7.8%、25%。

应该说,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在这3家公司中,有一家公司的业绩回报尤其出众。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业绩回报最好的公司是当年最后一个成立的。这家公司成立时,美国股市正处于低迷状态,所以能够有机会大量买入低成本价格的股票;而前面两家已经成立了的公司,由于成立得早,更早进入股市,早就已经仓位很沉了,等到股价跌下来时,再也没有多余资金去搜集筹码,从而导致持股成本较高。

从基金投资规律看,一般来说,所有的合伙公司都会在同一种证券上投资,并且投资的百分比也大致相同。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初始阶段,原因就是上面所说的那样:不同的入市时机,会导致不同的持股成本。

事实上,在接下来的1957年里,巴菲特的这几家合伙企业的投资组合和上一年基本相同,由于道·琼斯工业指数当年又下跌12%,所以他拥有的这几家公司的投资业绩仍然得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不但如此,而且当年年末各种投资组合所反映的内在价值比上年要高得多。

巴菲特分析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股市中到处都是非常便宜的股票,这使得他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去进行挑选。

从历史上看,巴菲特一共有过两次浮亏超过110亿美元的经历,可是他不但不感到害怕,而且还会越跌越买,并乐在其中。因为在他看来,这正是摊低持股成本、获取丰厚回报的好时机。

一次是2015年8月,因为股市暴跌,伯克希尔公司的账面亏损至少达到112亿美元,亏损幅度10.1%,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相同(恰好也是10.1%)。其中跌幅最大的是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的美国第三大传媒巨头维亚康姆,最大跌幅超过31%。

另一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具体是2008年9至11月短短两个月内,伯克希尔公司浮亏高达150亿美元。而这时候的巴菲特呢,依然越跌越买,当年用于企业收购和证券投资的资金高达280亿美元,最终大获其利。

例如,2008年9月23日伯克希尔公司宣布购入高盛集团50亿美元的永久性优先股,其普通股可转换价为每股115美元。当时高盛集团股价在125美元以上,可是没想到一个月后就跌至55美元,跌幅高达56%。2008年10月1日伯克希尔公司向陷入困境的通用电气公司注资30亿美元,承诺以每股22.25美元的价格收购其普通股。当时通用电气的股价在24.5美元,没想到至2008年11月时已跌至14.45美元,跌幅高达41%。

令人不解并遭嘲笑的是,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8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对此深套居然表示“非常令人满意”。他说,“我们非常喜欢这些交易,它们给我们带来了高额的利润,让这些投资非常令人满意。”

“高额的利润”从何而来呢?至2013年3月时真相大白:此时伯克希尔公司从拥有的高盛集团股票身上已经净赚31亿美元。巴菲特对此解释说,“无论是股票还是短袜,我都乐于在商品减价的时候购买”、“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1]

巴菲特一贯的投资风格是,在挑选股票时非常小心,总希望能得到那些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投资对象;可是一旦买入,就会抱着一种“无所作为”的态度长期持有。这时候,他宁愿自己所拥有的股票价格不断下跌,也不希望它逐级攀升。因为对他来说,股票还是这些股票,只要它的价值增值能力没有受到根本性破坏,股价涨跌就是无关紧要的。既然这样,那还不如希望它下跌,逼迫自己远离股市,不去关心短期走势。

例如,汽车行业一直被认为是传统夕阳产业,在巴菲特的投资历史上也确实很少投资汽车行业。可是,自从2008年伯克希尔公司投资比亚迪公司后,巴菲特就开始了频频在汽车行业的下手。

2008年9月,伯克希尔公司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2.25亿股比亚迪公司股份,占比亚迪公司总股本的10%。2011年,伯克希尔公司投资90亿美元收购石油化工与润滑产品制造商路博润公司。2012年,伯克希尔公司购买了1000万股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此后数次增持,很快数量达到4000万股。虽然巴菲特说这一收购行为不是他拍板决定的,但很难想象,没有他的点头这一收购又怎么可能变成现实。2014年,继续投资近40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第五大汽车经销商范图尔,并将它更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汽车公司。他说,“我们现在在汽车领域展示实力。我期望日后我们会收购更多的经销商,对此信心十足。”2015年初,伯克希尔公司以5.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2000万股艾仕得股份,每股28美元,占总股本的8.7%,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要知道,无论是路博润公司还是艾仕得公司,都与汽车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后者更是拥有140多年历史的汽车、SUV、商用车涂料供应商。据透露,此时巴菲特或许正在收购德国汽车行业。

面对公众对汽车行业未来前景的质疑,巴菲特轻描淡写地说,他没有把短期利益看得过重。而实际上,这句话的背后是,在巴菲特眼里:传统汽车行业虽然长期以来处于低潮时期,但目前正处于一个转型期,这正符合巴菲特在行业低潮时选择进入的投资风格。[2]

【课后点评】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要想尽可能多地获取投资回报,就要选择合适的入市时机,包括宏观股市低迷和微观行业或企业遇到紧急危难。只有具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在低价位选股,才能确保未来大获其利。

[1]许自然:《再度浮亏上百亿美元,巴菲特如何穿越本**跌》,载《每日经济新闻》,2015年9月14日。

[2]《世界股神巴菲特大举收购汽车产业的真相》,搜狐网,2015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