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小微企业热衷于玩概念。从产品名称到技术指标,再到生产、经营、销售和售后服务各环节,热衷于不断制造各种各样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新名词来哗众取宠,玩弄消费者、玩弄舆论,也玩弄自己。
因为这种玩弄概念也许一开始会收到些效果(毕竟还是有消费者贪吃这一套的),但最终总会令人感到腻烦,离你而去。虽然这时候你可以继续制造出新的概念来,“可持续”地玩,但毕竟,如果你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些虚的方面,就必定会耽误干正事——扎扎实实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劳动生产率、完善售后服务。
玩弄概念欺骗舆论,欺骗消费者
玩概念有一个好听的名词,叫“概念营销”。其实说穿了,概念营销就是“重概念不重质量”,是“玩噱头”。例如,一些地板企业老板想,现在已经进入了3G时代,于是也灵机一动,在地板行业推出了3D、3G等营销概念。那么,什么是3D、3G地板呢?如果你问他们,他们自己也不一定说得清,答案有很多种。
一位消费者在购买地板时,特地“慕名”前往挑选某品牌的3D地板。销售人员引导他从不同角度观察这种仿实木地板的花纹是不是有3D效果。可显而易见的是,地板的质量和用途与地板的三面能不能看到3D效果有什么关系呢?更不用说,因为这种3D效果白白多掏几千元费用真的合算吗?
至于地板的3G概念就更可笑了,据说是Good(好)、Green(绿色)和Great(真棒)。如果是这样,后面无论增加多少个G开头的形容词都是不难办到的。这就不是3G了,而是可以有n个G,并且要多少就可以提供多少个。
这种玩弄概念欺骗舆论、欺骗消费者的做法在许多行业中都存在。
例如,随着某著名品牌节能灯被检测出光效不达标后,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上有超过90%的节能灯产品都在玩弄概念,大量的所谓“节能灯”,说穿了只不过是垃圾产品。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举行这次抽查中,100个批次的节能灯中差不多有80%不合格。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产品在原料上偷工减料,用普通卤磷酸钙粉代替节能效果好的三基色荧光粉,寿命很短,所以最多只能称为“伪节能”。企业检测时送去的是合格产品,对外销售时采用的是低劣产品。尤其可怕的是,废旧节能灯灯管在破碎的一瞬间,会在空气中散发浓度超过国家大气质量标准一两千倍股的汞蒸气,从而对家人造成长久的严重伤害。
玩概念耽误做正事,偷鸡不成蚀把米
长期以来,牛奶行业是玩概念的重灾区。各种各样的新概念、新包装层出不穷,并且相互攻击,让消费者莫衷一是;而整个牛奶行业都企图从中乱中取胜。可是到最后的结果呢,当消费者看清了它们的真面目后,就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纷纷购买洋品牌奶粉了,真正做到了“自绝于人民”。
例如,国内牛奶行业2001年出现的新概念“无抗生素(残留未检出)奶”,就是一个十足的销售噱头。因为按理说,所有牛奶都该是“无抗生素奶”,“有抗生素奶”是不许上市的,所以以前并没有这种标注。自从有牛奶企业发明这一“新概念”后,发觉销量可以提高15%~20%,于是其他牛奶企业纷纷跟进。
而实际上,“有抗”“无抗”并没有经过任何权威机构验证,都是牛奶企业自己说了算,属于商业炒作。就在这种千篇一律的宣传下,很容易给消费者造成一个假象,好像没有标注“无抗生素奶”的牛奶就是“有抗生素奶”似的,并且认为“无抗生素奶”就一定是好产品。2009年5月6日,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公告,要求在乳品标签、标识和广告宣传中不得宣传“无抗生素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并且从6月30日起依法查处,消费者才如梦初醒。
可是,这一禁止公告并没有难到牛奶行业,反而给他们推出新概念注入了又一个很好的契机。公告发布后,几乎所有品牌都换了个新包装,并且在包装上抹去“无抗生素奶”字样。某种品牌牛奶只是换了个“安心牧场”的标志,包装盒中的牛奶并没有任何改变。也就是说,这样一来,它就不是“无抗生素”牛奶了。这不是完全在玩弄概念吗?
当然,牛奶行业的玩概念绝不仅仅限于此。看看你手上的乳品包装就知道,许多企业喜欢把干酪标成“奶酪”、“芝士”,把奶油标成“黄油”、“白脱”,把杀菌乳标成“纯鲜牛奶”、“鲜牛奶”,把含乳饮料标成“巧克力牛奶”、“草莓牛奶”,把乳酸菌饮料标成“活性乳”、“甜酸乳”等等。说穿了就一个字,就是要消费者看不懂,进而产生一种稀里糊涂的“高档”、“时尚”感觉,好浑水摸鱼。而根据国家相关条例,牛奶标识只有酸牛乳、灭菌乳、巴氏杀菌乳三种。除此以外,自称“消毒牛奶”、“灭菌奶”、“AD钙奶”、“高钙牛奶”、“双歧因子奶”的非常普遍;用还原奶冒充新鲜牛奶的就更多;还有不少乳品企业竟敢在包装袋上印上“特级纯牛奶”、“100%纯牛奶”、“100%纯鲜牛奶”,这又怎么可能呢?[1]
国内牛奶企业如此这般地把主要精力放到玩概念、玩包装上,不断做广告忽悠消费者购买新品,无异于玩火自焚。相比国外,无论美国、英国还是新西兰这样的产奶大国,它们的牛奶并不像国内牛奶那么浓稠,却有一股浓浓的“奶味”,远远超过国内号称的“100%纯牛奶”!并且,这些国家的牛奶产品就是简简单单的这么几种,消费者一看就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样,企业就可以一门心思放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上,双方都很轻松。因为从营养学角度看,所有牛奶饮品不外乎鲜奶制品和酸奶制品两大类。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喝纯鲜奶和原味酸奶的营养就已足够,并且其中因为不含人为添加剂而显得更加安全可靠。
概念一旦变成肥皂泡,离破灭就不远了
当企业玩概念到了过度承诺和胡编乱造,或者用简单的文字游戏、名词杜撰来蒙骗消费者时,就说明它已经严重脱离实际,完全变成一种“游戏”了。不用说,这种所谓的概念营销来得快,去得也快,单凭广告轰炸堆砌一个个千奇百怪、生拉硬扯的“概念”,最终必将在昙花一现后很快破灭,留下伤和痛。
例如,当不是紫砂做的东西被概念营销称为“紫砂煲”、当有氟的空调也被称为“无氟空调”时,这样的欺诈宣传一定会引发政府部门的监管,使你死得更快。千万别以为自己一定会拿捏好分寸的。不一定的。没有哪一个罪犯一生下来就是坏人,他们都是一步一步变成这样的。当最终无法自圆其说时,原本善意的说谎只好一路谎话连篇下去,最后导致自取灭亡。以上面提到的紫砂煲事件为例:
2007年,国内多家知名品牌玩出了“紫砂煲”的新概念。这些公司宣称,它们的紫砂煲内胆是“天然紫砂内胆”,具有“健康”“养生”功效。而实际上呢,这根本不是用的紫砂泥,而是用普通泥土添加二氧化锰等化工原料染色而成。
众所周知,紫砂泥原料主要分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全部产自江苏省宜兴市,所以也称宜兴紫砂。由于国家已经对近乎枯竭的宜兴紫砂矿进行封禁,所以市场不可能出现大量新制的紫砂器具。而紫砂煲概念制造者正是利用这一点,认为推出这一概念的产品会随着紫砂价格飙涨而获利颇丰。
举个例子来说,目前正宗的宜兴紫砂壶市场价格要几千元,高档的要几万元甚至几十上百万元。可是用料较多的紫砂煲价格却要低得多,便宜的只要几十元,最贵的差不多1500元。而一个紫砂内胆的价格通常在20元到100元不等。
在这里,问题就看出来了。原来,所谓的紫砂内胆并不是用紫砂泥做成的,而是以次充好,用与紫砂泥差不多的陶土制成的;售价较高的紫砂内胆中可能也会含有一点紫砂,但也只是意思意思;否则,没有几千元下不来。[2]
概念玩到这个份上,就不是企业所标榜的自己是“不当宣传”了,而是名副其实的欺诈行为。用不是紫砂的锅来冒充紫砂煲,无论如何不是玩弄概念那么简单。所以自从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了紫砂煲的生产黑幕后,全国一片哗然,消费者纷纷要求退货,商家一律下架。工商部门认为,消费者面对这种欺诈行为,不需要通过工商部门鉴定就可以要求获取双倍赔偿;如果对方拒绝,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至此,这一原本被赋予诸多“健康”、“养生”概念的厨房电器基本绝迹。这不是生产厂家的悲哀吗,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概念不是不能玩,关键看你怎么玩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经典著作《营销学导论》中认为,新产品的失败率高达80%。也就是说,小微企业玩概念的风险实际上是很大的。本来是一种老产品,当你把它贴上一种新概念的标签后,它仿佛就真的成了一种“新产品”。
但你要知道,虽然有许多消费者喜新厌旧,会关注你这种新品的出现,但所有成功的新产品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质量、特色、使用价值优于老产品,并且最好是独一无二;二是在新产品开发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明确这种新产品的概念,也就是它究竟新在哪里、好在哪里,这样才能真正带动市场,使你取得成功。
纵观我国小微企业的玩概念,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新瓶装老酒,新老概念含糊不清,企图蒙混过关。在推出新概念时,只追求标新立异,根本没有考虑或者也做不到上面所述的两点,所以这种玩概念的失败命运是注定的。
在当今注意力经济时代,概念营销深受平台用户青睐。但概念营销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把品牌中对消费者最重要的资讯实行个性化、单一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实现品牌效益最大化。这一工作做得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小微企业走出发展瓶颈、出奇制胜会大有帮助。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以酒类企业为例,以下途径可供参考:
强调个性化
个性化是同质化产品概念营销的重点。差不多质量的商品为什么价格会相差几十上百倍?主要就是因为它们有不同之处。以白酒为例,在强调产品功能价值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强调不同白酒身上所凝聚着的不同情感。
例如,同样度数的“五粮液”和“二锅头”,倒在酒杯里很少有人分辨得清谁是谁;可是装在各自的酒瓶里,价格却要相差上百倍,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们的情感价值相差悬殊。一个原本属于区域品牌的“宁夏红”,在短短时间里就能畅销全国;“趵突泉”在济南市场上一直遥遥领先,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强调营销层次的划分和比较
从概念营销角度看,可以分为品牌、产品和市场三个不同层次。
品牌概念主要强调的是你要给人以一种什么样的诉求,以及什么样的目标消费群体。前者如“中国人的福酒——金六福”、“孔府家——叫人想家”就非常到位,后者如北京的“京酒”、济南的“趵突泉”也做得很成功。
产品概念主要强调的是你要给人以一种什么样的功能诉求,在这方面“中国白酒第一坊——水井坊”、“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宁夏红枸杞酒”、“真藏实窖——口子窖”等,就能让消费者一看便知这种产品的功能诉求是什么。
市场概念主要强调的是你这个产品的市场个性定位在哪里。这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目标消费群体的适应性,如“茅台”酒推出的各种定制产品(××特供酒)、“洋河”酒的“情人系列”酒等;另一种是创新了的销售和市场模式。
从这三个层次的比较看,品牌概念主要强化的是你这个品牌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产品概念主要强化的是你这个企业的技术优势何在,市场概念主要强化的是在此基础上的细分市场后的优势体现。因为归根到底,每一种概念营销都是有其特定市场适应性的,如果所有市场都适合,也就没有了各自的个性。
具体到小微企业来说,由于实力限制,在进行概念营销时重点应当放在市场概念上来;如果还有余力,再进行产品概念营销;最终才是品牌概念运作。
准确定位新概念
概念营销的精髓不是要弄出一个如何大气磅礴的新概念出来,而是要找到一个最准确、最能个性化表达产品功能和品牌的概念来。为此:
①要在仔细研究市场的基础上,确定产品目标概念群,如“金六福”酒的酒文化概念即是如此。
②要根据本地资源,选择具体的概念营销路径,这样才能轻而易举地达成目标。如无锡阳山盛产水蜜桃,当地种植大户唐海君独具慧眼地推出桃木剑、桃木梳、桃木如意、桃木挂件、桃木台屏以及阳山桃花酒等产品,就可谓顺理成章。
③要把概念进行细化,与你这个企业所要宣扬的个性价值结合起来。如同样是枸杞做的酒,“宁夏红”提出的概念口号是“健康多一点”,“杞浓”提出的口号是“枸杞浓一点”,这样两者就相互区分开来了。
④要把每一个概念的点和面结合起来进行完善,形成整体效应,这其中又包括概念定位、概念包装、产品包装、宣传资料、促销用品等一系列开发。
⑤要制定长期发展战略,让你提出的概念深入人心。
总体来看,一个成功的概念营销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大特点:一是概念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当前的市场关注点结合起来;二是定位明确,能够让消费者一眼就相中,变成购买力;三是要有广泛的市场认知度,得到消费者认可。
[1]安平:《无抗奶事件凸显管理漏洞:鲜乳未强制检抗生素》,《南方日报》,2009年5月15日。
[2]田野:《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紫砂没任何保健功效》,《生命时报》,2010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