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多梅。
无锡梅园就是赏梅绝佳处。当初就学的大学就在梅园附近,午后空暇时经常到梅园里品茗赏梅,日久生情,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参加工作之后,离梅园远了,但梅园里梅花盛开时还是会去上一二趟的。
今年初,得知苏州太湖西山是中国最大赏梅基地,有着5000多亩梅花。于是,我有了西山探梅的念头。真巧,上个星期天,有好友来锡,我就陪着他去了趟西山。
这个二月,江南多雨。虽天公不作美,但我们冒雨赏梅品梅,却也品出了别样滋味。走进林屋梅海的大门,眼前就是几棵盛开的梅树,枝条上系满了祈福的红丝带,另有一番情趣。
“梅海”之称名副其实,满眼都是梅树,看不到边际。听人介绍,往年二月底就应是梅花盛开的时候,今年因为天雨的影响,此时还没到梅海最壮观的时候,很多梅树还在含苞待放。
梅有千般滋味,万种风情。经过风雨的洗礼,今日的梅花分外剔透,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的使者,正静静的等待着春的来临,让人不禁想起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
耸立于林屋山顶的驾浮阁,是赏梅的最佳去处。八面仿古的楼阁,气势恢弘。天晴时,在此可远眺太湖烟波浩淼,脚下梅林一望无边;待到日落,还可坐享烟海云雾、山峰镶金的太湖奇景,这就是西山八景之一的“林屋晚烟”。不过,当天雨大路滑,我们只能放弃了登山的念头。
既然不能登山,那就进洞吧。景区里的林屋洞值得一逛。林屋洞位于太湖水平面以下,洞内别有一番奇妙光景。沿着窄窄的小径,地下迷宫的气氛颇有点光怪陆离。走出洞府,就听到了不远处传来的阵阵琴声。原来在一处小亭里,一位琴师正在现场演奏,演绎当代情境中的人梅共乐。
虽然春雨绵绵,但赏梅之人并不少。走在小径上,飘来阵阵幽香,石阶上散落着梅花,梅树枝头还挂着晶莹剔透的雨珠。时不时,还能碰到拥在一顶小伞下走过的情侣,不禁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李白流传千年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绝妙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