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会自然而然地调整经济结构。虽然这种结构调整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但它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民币汇率问题,实际上是国民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的。从这个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必定会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或者也可以说,通过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会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至少能降低人民币升值成本。
比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在国际上拥有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力,但其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它体现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制造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过低、环境成本没能得到充分体现、又在过分鼓励出口等现实背景。
尤其是后者,这种情况下导致的竞争力优势,实际上是人为压低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牺牲自身利益带来的。换句话说,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本来不应该这么低。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国要加强环境保护、改革收入分配、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部门投入、提高劳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就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可是不用说,这却会能够很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起到与人民币升值同样的作用[注释1]。
例如,2010年初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在连续走高。欧盟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人民币兑欧元的升值必定会对我国出口经济造成影响。不过由于当时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前景并不乐观,从而导致欧元还在进一步走弱,这才使得人民币兑欧元的升值暂时没有太大影响,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出口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是固步自封[注释2]。
从国内来看,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要走向国际市场,与发达国家面对面地开展竞争;并且,随着我国在全球贸易比重中的上升,无论是对欧盟还是对美国、日本市场的贸易比重也会相应上升,出现贸易顺差是很自然的事。这时候要做的,就必然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而现在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正好是产业升级的一只有力推手。当然,这种推手起作用的结果并不一定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所以读者容易看到,许多外国企业或者以外贸为主的企业,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眼睛向内开始走内销。
而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
要知道,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外向型经济增长,外贸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对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得到这个结论是有条件的。现在就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的时候,必须逐步从这种过渡的外向型经济增长转向更注重内需的发展道路上来。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升值恰恰能起到这种推动作用,这是它有利的一面。
不利的一面是,人民币汇率改革是一揽子工程,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政策搭配和组合,如果是单独进行汇率改革就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例如,在人民币升值对企业产生压力后,受损企业一定会动员一切力量来消除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要求政府补贴等。如果这种游说成功,本来有利的经济结构调整就会功亏一篑[注释3]。
本书前面已经提到,2010年上半年的人民币压力测试调查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的出口利润就要相应下降1%。而这些企业过去的主要竞争手段就是价格,所以出口价格的弹性已经非常低了,利润率一般仅仅只有3%~5%,降价空间很小。
据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中大约有57%的企业税后利润率在5%以下;其中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高达84.0%的出口企业利润率在5%以下[注释4]。这些企业根本经不起人民币升值的波动,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出口转内销”,否则越出口越亏钱。
不用说,人民币升值必将成为上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灭顶之灾。虽然说这也是一种“结构调整”,可是这种调整却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再例如,既然知道人民币升值必定会用力淘汰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外向型企业,从而促进出口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那么接下来自然而然会考虑到的是,如果没有其他行业容纳这些劳动力,这会给我国的就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问题?
再从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部门看。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影响,就是可贸易品[注释5]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的资源配置和结构变动,而这个过程又会进一步影响我国国内的经济结构和就业问题。
除此以外,人民币升值后还会带来资产重估,从而出现流动性过剩。由于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很容易出现泡沫,所以它对国民经济的威胁是很大的[注释6]。
所以比较好的办法是,一方面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其他方方面面的情况,妥善解决由于淘汰落后产能和低附加值产业所造成的各种震**。
随之而来的是,人民币升值速度也应该和我国生产力的增长速度相适应(关于这一点,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与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相适应)。
不用说,我国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调整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如果顺利的话,至少也要8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就决定了人民币升值不能一步到位(实际上也没有具体的“位”可到),而更适合于逐步调整。
换句话说,在这个过程中,一边通过调整人民币汇率,一边不断地通过涌现出各种各样大量的高新技术、技术更新,来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缓解人民币升值造成的不利因素。
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政策、制度方面的因素,使得市场竞争环境更加自由、公平、公正,这是比其他手段来加以调整更有效的事[注释7]。
[注释1]傅勇:《人民币升值压力本质是结构调整压力》,2009年10月22日上海证券报。
[注释2]岩雪:《专家:人民币升值有利经济结构调整》,2010年2月24日证券时报。
[注释3]冯仕亮整理:《“人民币汇率政策讨论会”简报(上)》(2010年第23期,总第888期),2010年4月16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网站。
[注释4]张瑶瑶:《人民币升值“谋杀”企业利润》,2010年3月26日中国财经报。
[注释5]所谓可贸易品,是指可以在两国之间进行交易的产品,它的基本特征是可以运输和位移,通常包括工业品和农产品,主要是制造业产品;所谓非贸易品,是指不可以在两国之间进行交易的产品,它的基本特征是不能运输和位移,通常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基础设施等,主要是服务业。一般来说,对外贸易的对象主要是在可贸易品,但目前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之间的界限正在缩小和模糊。
[注释6]张雪:《专家:汇率升值不宜过快》,2008年1月21日上海证券报。
[注释7]张松:《人民币升值利弊几何》,2010年4月6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