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确实需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从长期来看,则应当逐步增加依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汇率高低的参考依据,扩大汇率自由浮动的弹性空间。
人民币汇率需要弹性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弹性从哪里来、弹性空间以多大为好?只有解决好了这个问题,才能让这种弹性区间处于合理、正常范围,让人民币汇率重新回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上来。
在这方面,总的原则应当是短期内必须强调管理、长期来看应当由货币市场来决定汇率高低。
因为人民币固定汇率虽然对我国这样的大国是有利的(主要是有助于充分利用各种闲置资源,把各种闲置资源吸引到对外出口部门上来,通过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但是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单纯地固定人民币名义汇率是无效的,因为实际汇率仍然会自动、自发地升值,固定汇率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注释1]。
另外还有一层原因是,人民币长期汇率只有依据我国劳动生产率等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均衡发展,而这种长期均衡水平与短期内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
具体地说是[注释2]:
从短期来看,我国很难实现人民币汇率的自由浮动,这不但是一个人民币汇率有没有低估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跳出经济之外的异常复杂的政治话题。
举个例子来说,我国目前的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相当严重,如果资本市场加以开放,那么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额1.8倍的存款可能就会流向国外;更不用说,我国还面临着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在这些被扭曲了的价格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就单纯放开人民币汇率,很可能会让人民币汇率出现一种假均衡。
有鉴于此,人民币汇率管理在短期内确实要适度放松,但不能幅度过大,更不能达到自由浮动的程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什么时候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最佳时间呢?有人认为2009年末就是,但这个最佳时机现在已经过去了。
当时的情形是,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开始复苏、经济增长开始走上加速通道、通货膨胀由负变正,正是通过人民币汇率来解决生产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的好时机。而现在这个最佳时机已经过去,所以中美两国之间开打贸易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作为我国政府来说,可以先不管这些问题,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目的是要真正钉住一篮子货币,逐步减少人为干预因素。
从长期来看,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汇率浮动,可以主要参考中美两国之间的劳动率增长速度之差为主要弹性(升值)标准。
例如,可以用中美两国之间实际经济增长率之差减去真实工资增长率之差,或者用中美两国之间单位劳动力成本增长率之差减去通货膨胀速度之差,等等。
从具体数据看,由于我国与美国相比经济竞争力在加强,所以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空间相当大。2000年到2008年间,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升值空间高达74%。其中,2005年到2008年间人民币名义汇率兑美元的升值空间为14%,实际汇率升值了21%[注释3]。
今后,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空间仍然可以根据我国与美国相比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为主要参考,结合短期内要求宏观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目标来确定。
[注释1]冯仕亮整理:《“人民币汇率政策讨论会”简报(上)》(2010年第23期,总第888期),2010年4月16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网站。
[注释2]冯仕亮整理:《“人民币汇率政策讨论会”简报(上)》(2010年第23期,总第888期),2010年4月16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网站。
[注释3]冯仕亮整理:《“人民币汇率政策讨论会”简报(上)》(2010年第23期,总第888期),2010年4月16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