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话题所涉及的时间有些错位,但是古见过去曾是南岛文化的一个中心,然而进入近世以来,却经历了其他地方未曾经历的激烈的兴衰史,这一点不得不让世人广泛知晓。幸运的是,有些或有形或无形的史料还未被完全埋没。只是我们对于统一时代的关注出乎寻常得匮乏。首先是“西表”这一现代的岛名,原本被称为古见的西表,也就是古见岛西部的小码头的意思。这里开发得非常早,也许是由于倭寇时代的船只往来而得以被发现。然而此地原有家庭有着几乎始于同一时间的传说,之后此传说被记录下来并付诸实施。其中最主要的是土木工程方面的功绩,特别是与那国这一邻近孤岛的联系。然而,对于对岸大陆之间的交通往来完全不涉及,这里面或许有某种隐藏的动机。总之,进入明治新时代开始,这里被当作汽船航运的据点而利用也是必然的,此外,人们在这个溪谷中也发现了极少量对南岛人来说非常珍贵的煤炭资源,因此,这里成为了重要的中转港,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的供给问题。岛民们不愿来这里工作,于是只得把服刑的罪犯和流浪者以及贫困之人带到这里,对他们施与极其残酷的虐待,这些做法在当时成为了街谈巷议的话题。而当时年轻的我,正因为所谓的“西表煤窑”的惨状被写进了新闻报道才得以知晓这个岛屿的存在。
如果人们哪怕只是稍稍了解古见一地令人震惊的兴衰史,就不会对如此荒谬且错误的改称置之不理了。构成岛屿大体形状的位于中央的山峰至今仍然叫作“古见岳”,然后面向东南流入大海的大河则叫“古见川”,下游末端的两侧有小面积的冲积平原蔓延开来,那就是古代古见首府的遗迹。在《宽文印知集》的最终部分附加的《琉球乡帐》应该是岛津氏出征之后立即实行的检地[13]记录,然而其中却把村庄的名字写作“三离村”。这无疑依据的是位于该地自古以来的圣地“三离御岳”上的、用方言念作“micharion”的神社的名字。至少在乡帐上“三离村”是一个村庄的名字,因此似乎并不一定意味着有三个部落。
在日本,作为数个村庄联合体的“乡”这一区域,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南方就已经被称为“间切(magiri)”了。将现在的西表岛分为两个部分,西半部分成为“入表间切”,也就是“古见间切”,除了五个村庄以外,还有一个叫作小滨的岛属于这个部分。入表间切旱田产量有五石八斗,水田则有一千二百六十七石,而古见的间切旱田产量有九十七石多,水田产量有一千八百七十石以上,这里的旱田指的是“常田”,所谓的“刀耕火种”“轮作田”[14]应该不在此列,然而官方公布的大米产量如此之高,可以看出这里是稻神之恩惠异常丰厚的土地。如今地形虽与过去相比并无二致,却在三百年间人口骤减,宝历三年(1753)的《番所日记》[15]中还记载尚有七百六十七人,而最近却有报告称仅有十户人家尚存。或许此后会招揽新的移居者,使得人口重新回升到百人,但是他们显然不是保存旧有传统的人了。
自古人们认为,人口骤减的主要原因是疟疾的流行。然而令人悲伤的是,在将其视为主要原因的人们自身,有营养摄入不足和精神气力的减退等弱点,还有在希望和信仰上遭受的目不可见的急速挫败。明治以来的新政府对疟疾给予了重视并采取了各种对策,然而在尚未收效之时,就已进入激烈的战争时代。人们隐居山林,且大多死于这种疾病。虽然到处流传着美军从飞机上大量投撒DDT以缓解疫情的说法,然而他们究竟是否能够到达“三离御岳”深不可测的树海中呢?我将怀着沉重的心情,关注这一新的试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