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 / 1)

海上之路 柳田国男 655 字 2个月前

风把各种各样的珍贵之物从海洋带到日本人身边,而日本人称之为“ayu”的理由经过刚才的说明应该已经明晰。但是,这一称呼仅在日本海沿岸广泛流传,在面向东面和南面的海边却并不为人所知,这恐怕与海运史的问题有关。由于“寄物”是伴随着各个地区地形的不同而产生的现象,因此,同一风名的概念和用法也不尽相同。之所以这些称呼能够沿用至今,应该是得益于倚风而生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交通往来的力量。能够了解到在本地之外,某一词语也被广泛使用且与本地的相关词语含义相近,这便是所谓“标准语”所蕴含的力量,而与是否古老、是否事先准备并无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ainokaze”并非方言,或许在方言里还有其他说法,但至今还未发现。

又或者一些称呼被隐藏在地名中流传至今。我所注意到的一个例子,是尾张的“ayuchigata”,之后成为了郡名,后来又成了县名(爱知县)。在很早以前,也被写作“年鱼市(ayuchi)”三个字,与越中地区一样,发音为“ayu”。该地紧邻热田神宫[15]以东平坦的沙地,恰好正面朝向伊势海的海湾,洋流和主风的方向自古到今是否发生了变化,目前还无法确认。但是这里却是一片很容易让人想到通往大洋的交通要道的土地,甚至到了让人联想起蓬莱仙境,想要招徐福、邀贵妃的地步。或许是因为除了寻常的贝石玉藻、流木鱼群外,有时还能带来仿佛是来自遥远的“常世之国”[16]的珍奇“寄物”,丰富了当地人们的内心世界,所以,这种潟湖[17]的名字才能流传今世。“ayuchi”的“chi”与东风的“kochi”中的“chi”相同,表明这里曾经也把带来珍奇“寄物”的风称为“ayuchi”。

与我国古代历史相关的几座古老的宫社全都矗立于离海较近的地方,这一重要的现象长期以来遭到人们的忽视。然而日本是岛国,日本人是渡海而来的民族。只要这一事实不改变,上述现象迟早要受到足够的重视。而我认为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期待那些隐藏起来的海上之路不断被发现的一天。若是不堪忍受等待这一遥遥无期的理想实现,则至少尝试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观点,哪怕微不足道,也能够使希望之火越烧越旺吧。

这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明治三十年(1897)的夏天,我还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那个暑假,我前往三河伊良湖海角的最前端游玩了一个月之久。在那里,我亲身经历了所谓的“ayunokaze”。这里没过多久就被政府圈为陆军的大炮实验基地,整个村庄迁移至东侧外海的海岸。然而原本它面向伊势湾的入口,与神宫有着深深的因缘,是一个令人怀古念旧的名胜之地。村庄的正中央有供奉明神(myojin)[18]的神社和清澈的泉水,接受村民的虔诚信仰。它们孕育出的“无字歌人”——渔夫矶丸的旧宅以及石祠[19],正好与我读书的那扇窗口相对。每天早上的例行之事,便是从村庄南边走出,横穿几座沙丘,围着海角最前端的叫作小山的鱼类保护林绕行一周。那里有种类繁多的“寄物”,其中一些让人不得不驻足观看。有时碰巧看到船具或船只残骸上篆刻的文字的痕迹,其中一些传达着来自遥远海上的悲情故事。又或者看到不知名的各式贝壳漂浮着,让人联想起那首咏唱着“请把那颗珠子带给我吧”[20]的古老歌谣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