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绍的例子,都未提到“碗贷”两字。考察这些资料的异同,首先可以发现这些借碗的地方,就像骏州大野原村的碗贷冢有大子殿一样,都供奉某一神祇。在距静冈县岛田站的上游约一里的笹个窝,曾经有一座小祠堂,由于周围是一片楠木林,故此取名“楠御前”。据说,这座祠堂也有神应求出借餐具,而且还是一套表面涂漆的朱红餐具,这套精致豪华的餐具会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摆放于宫前岩石上。返还时,借用人会把两个倒满清酒的竹筒供给此神,尽管谢礼不算多,但这仍是人们交纳租金给神的罕见例子。同县安倍郡安东村的“wanbakosama”供奉于熊野神社东边的小祠堂里,占地只有一坪左右。当地人办事碗不够到这里祈求此神,第二天早晨一定会显灵。这座祠堂原来位于静冈市郊,明治三十年(1897),为了建立练兵场,政府把此神迁移到村落的西谷某一方,并与那里的稻荷神合祭,大大损坏了其信仰的原貌。
所谓“wanbako”大概可以书写成“碗箱”。与讚州的例子相同,这曾经有一座冢,由于周围栽植樱花老树,故此称为“樱冢”。今人很少视坟冢为神的居住地,但在碗贷传说中,神往往都依附于冢,这便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第二点。比如飞驒吉城郡国府村大字广濑町(现岐阜县高山市)的龟冢又称碗冢,此外,诸如长野县上伊那郡松岛(现长野县上伊那郡)的龙宫冢、富山县射水郡水户田村大字市井(现富山县射水市)的甲冢、三重县安浓郡曾根村东浦(现三重县津市)的碗冢、德岛县阿波郡西林村(现德岛县阿波市)的箭冢、美马郡郡里村友重(现德岛县美马市)的双冢等地,都保留着类似的传说,结局都是因人变得不诚实,此冢不再出借碗。
我记得,哈特兰德所著的《童话的科学》提到了法国也有一种从坟冢拜托借用厨锅的例子。小矮人帮人锻炼出名刀的故事,似乎也发生在坟冢周围。在我看来,仅就日本的例子而言,所谓碗贷传说之所以依附于古冢,与那些坟冢开口有关。比如在阿波国,有人竟说稍微大一点的冢穴都有此类传说,事实上,据说上述西林村的箭冢在元禄年间(1688—1703)还出借碗,一百余年前的书籍中也见“形如瓢勺,后部有冢穴”一句。因此有些阿波的学者认为,这一类传说反映了古时候那些纯朴的村民会偶尔借用古墓中陪葬的各类土器遗物,此说令人觉得似乎有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