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无人注意到,其实镰仓御灵神社并没有对外宣扬御灵就是权五郎景政。因此,从镰仓劝请过来的御灵社,在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起源,甚至有的还保留了相对独立的罕见传说与信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似乎难以认为这些不同的起源、传说以及信仰都是从镰仓传播过去的。通过比较可以得知,各地御灵社保留至今的文字记录与当地的口头传承尽管存在若干差异,但却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一些共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显然都是因为当地人不了解镰仓御灵社的正宗说法才产生的。
首先是奥羽地方所谓“独目清水”传说,即权五郎景政从战地回家的路上在灵泉沐浴,治疗了眼睛伤口。比如,羽前东村山郡高櫤(现山形县东村山郡)的八幡神社境内有一个池塘,权五郎景政曾经在此沐浴。传说,沐浴时,权五郎景政把从镰仓带过来的八幡铸像挂在岸边的樛树上,不料发生了灵异现象,于是在此建立了八幡神社,如今,该神社境内还有一座御灵神社。[1]又如,在羽后饱海郡平田村(现福岛县石川郡)的八幡神社附近有一条河,叫矢流川,据说权五郎景政曾经在此洗过眼部的伤口,这里的杜父鱼由此都变成了单眼鱼。[2]再如,山形县的某一山寺境内曾经也有过一座景政堂。每逢驱虫节,当地人从景政堂出发边敲打钲鼓边追逐害虫,仅从这一习俗看,景政堂似乎反映了驱鬼信仰,但其境内仍然有一个权五郎景政洗过眼睛伤口的池子,池中的小鱼也照样变成了单眼鱼,甚至有人认为这一山寺便是所谓“鸟海栅”[3]的旧址。[4]越过这座山再往下走,在福岛县平野的城堡附近可以看到一个村落,这里也流传着权五郎景政清洗伤口而迅速痊愈的传说,故此取名矢野目村名。另外在南矢野目村还有一个名叫“独目清水”的池塘,传说池中的小鱼都瞎了左眼,仅仅因为权五郎景政流淌的鲜血曾经掺入水中。[5]再如,在宫城县亘理郡田泽村柳泽,有一座供奉权五郎景政的五郎宫,又称五郎权现。“柳泽”旧称“矢抽泽”[6],据说因权五郎景政在此拔下弓箭而得名。[7]按理来说,诸如此类的例子数量越多,其可靠性就越少。如果此类例子只流传在奥州路一带,那么我们也许还能强词夺理说成是真的,但信州伊那云彩寺等地也存在权五郎景政清洗过伤口的古迹,实在令人难以辩护。云彩寺境内的池塘叫“恨池”,大概是因为后人记错历史,误把权五郎景政与其他五郎混淆在一起的缘故,但连这样的地方,人们照样传说池塘中的蝾螈都瞎了左眼。[8]也就是说,传说中的权五郎景政不仅仅是以其勇猛名世,他还一定要到灵泉边,将其神力依附于鱼虫身上[9]。后来,人们基于此类传说的信仰逐渐开始向权五郎景政祈求眼病得愈,应该说是极其自然的演变。比如,武州橘树郡芝生村(现神奈川县横滨市)的洪福寺有一座药师如来坐像,传说是圣德太子亲手制作的,人们笃信这尊药师如来是权五郎景政的守护神,称之为“洗眼药师”并加以崇拜。
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二个特点,是关于权五郎景政祭神、建堂、栽植神树以及造冢的口碑,北至奥羽,南至九州,流传极其广泛。人们普遍认为,权五郎景政之所以被封神,首先是因为他深信宗教,侍奉神佛,态度十分虔诚,所以才成为了配祀对象。我本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但为了使论述不致过于冗长而不得不割爱。关于奥羽的情况,我已经在前面讲过了,再看九州,权五郎景政往往被供奉在八幡神社里,而且其主祀神八幡神大多是从京都男山八幡宫劝请过来的。一般情况下,权五郎景政作为配祀神被安置在八幡神旁边,或者在神社境内拥有独立的神殿受人重视,权五郎景政和八幡神之间的关系,似乎令人想到若宫与八幡之间的关系。[10]事实上,权五郎景政本人并没有什么可值得传说的逸闻轶事,唯一的例外就是他十六岁时被射中眼睛然后痊愈,如果不是权五郎景政侍从的主人八幡太郎与八幡神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们似乎没有理由如此广泛地祭祀他。
第三个特点便在于权五郎景政始终遵从神谕而蒙受神恩这一点。如守护品川东海寺的御灵神社以长一尺四寸、宽三寸的木板为崇拜对象。传说,这一木板漂流到东海寺门前的海岸,后来被供奉在一座丘陵上。人们称这座丘陵为景政冢,认为权五郎景政死后被埋在此地。[11]但人们怎么知道这里就是权五郎景政的坟墓呢?我以为那是因为有过某种神谕,人们之所以相信神谕,恐怕也是因为发生了某些灵异现象。关于这一点,福岛郡仁井田的滑川神社供奉的御灵体现得更明显一些。据说,权五郎景政在征伐奥州的路上遇到水难,有幸被这里的村民所救。权五郎景政便在长条诗笺上写下一首诗,作为谢礼送给村民。直到四百一十余年之后的文明三年(1471),人们将这一诗笺供奉在此地。再过九十年之后,领主滑川修理[12]在此地建立新馆时得到了神谕,道:
为了答谢村民的救命之恩,我要守护此地。
于是,直到今天,人们把权五郎景政与八幡天合祀于滑川神社。[13]其实,除非有这种起源传说解释御灵社祭供奉权五郎景政的隐秘理由,否则,那些流传于御灵社的权五郎景政传说就变成了虚妄。某一起源传说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自由发生变化,作为不容置疑的事实,靠一代代村民口耳相传,这不外乎是一种信仰。早期的史书并没有详细记录权五郎景政的历史业绩,但时代越是往后,与之相关的文字就越多,这其中,信仰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说不定,《吾妻镜》中镰仓的女官所梦见的那位权五郎景政,也参照了至今流传于御灵社的起源传说。那么,这样一段托梦传说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最后一个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便是诸国逐渐出现了权五郎景政的后裔。其中较有名的,应该是上州白井(现群马县涉川市)的长尾氏。长尾一族在其族谱上也明确写下自己是权五郎景政的后裔,而且虔诚地信仰御灵,热衷于祭祀。[14]长尾氏在信州南安昙(现长野县安昙野市)的温村也有分支,后来他们迁移到越后国,后辈出了个长尾景虎,即上杉谦信。[15]位于奥州二本松藩所管辖的多田野村的御灵神社,也是由长尾氏修建的。他们衍生出“只野”“油井”等不同姓氏,兴旺至今。所谓“子孙有五流”即出自他们口中。[16]此外,长州藩的名门香川氏,也自称为权五郎景政的后裔,其故里安艺沼田郡八木村(现广岛县广岛市)还有一座景政社。景政社于近世得以改修,有一尊眇目的木像作为崇拜对象被安置在其中。[17]又如,大泽氏在野州芳贺郡七井村大泽(现栃木县芳贺郡)的御灵神社担任神官,他们一族原来是修行僧官,称寺庙为景政寺,并自称为梶原景时[18]的后裔。传说这座御灵神社建立于梶原景时统治时期,但其主神是八幡三神,又陪祭权五郎景政,如今甚至把日本武尊的种种事迹与神社缘起联系在一起,对臣属日本武尊的大伴武日尊加以祭祀。[19]再如,在能登凤至郡谷内村(现石川县凤珠郡),名叫打越与兵卫的农民自称为权五郎景政的后裔[20],我记得在东国好像也有这样自称的农民。
我打算仿效那些过分谨慎的史学家们去鉴定如上家谱的真实性。无论那是真实的家谱,还是纯属虚构,甚或是巫师梦见的神谕,都无所谓,更重要的是,这些后裔相隔如此遥远,当初他们出于什么目的相信自己是权五郎景政的后裔?换言之,人们自称为权五郎景政的后裔有何意义?自称权五郎景政的后裔,既然不是为了继承领地,又不是为了夸耀血统,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珍惜这种血统渊源?我怀疑这里存在一种无形的法则,声称独眼龙的后裔即可蒙受神恩。比如,陆前小野乡(现宫城县东松山市)的永江氏是声势浩大的大姓,他们家族未必都是信仰御灵的宗教人士,但照样会建立寺庙祭拜御灵,还曾经对此地的景政遗址进行过历史化。白井的长尾氏、艺州的香川氏,均是如此。说不定,他们在祖神的传说中偶然发现一段祖神刺伤眼睛的情节,于是,又追溯源头,把家史与权五郎景政这位著名的独目勇士联系在一起了。这样一来,我们似乎就可以明白那些侍奉镰仓御灵神社的梶原氏以及其他名门家族之所以保存和传播如此奇妙的传说,为现有《保元物语》提供话题的理由了。[21]当然,在任何情况下,传说产生的原因都是复杂的。尤其是古老传说,我们分析其渊源就更加困难重重。虽然有些拖沓冗长之嫌,但今后我恐怕不会有机会讨论这一问题了,下面继续耐心地思考一下神祇与独目之间的关系。
[1] 【原注】见于《明治神社志料》。
[2] 【原注】见于《庄内可成谈》。《和汉三才图会》第65卷所提到的“鸟海山山麓的某一河川”,指的实际上是同一个地方。
[3] 鸟海栅,是平安时代的豪族安倍氏所建立的古代栅垒。前九年之战役发生时,为了迎击由源赖义、源义家父子率领的朝廷军,安倍氏建立了12座栅垒,称之为“安倍氏十二栅”,鸟海栅便是“安倍氏十二栅”中唯一被确认其存在的栅垒。据《陆奥话记》记录,这里也是安倍赖时(?—1057)去世的地点。关于鸟海栅的具体地点存在多种说法,直到最近金个崎町教育委员会经调查证明,其所在地为现岩手县胆泽郡金个崎町,就是鸟海栅的所在地。
[4] 【原注】见于《行脚随笔》上卷。
[5] 【原注】见于《信达二郡村志》第10卷下,亦可见《信达一统志》第6卷。
[6] “柳泽”日语读音为yanagizawa,“矢抽泽”的读音为yanukizawa。
[7] 【原注】见于《封内名迹志》第5卷,亦可见《封内风土记》第8卷。
[8] 【原注】见于岩崎清美编的《传说的下伊那》。
[9] 【原注】这并不限于鱼或蝾螈,比如安积郡多田野村等地,因为村里有座御灵社,在此出生的人,其眼睛大小不齐,甚至有可能一出生就瞎了一只眼睛。
[10] 【原注】参见收录于《民族》第2卷第1号的《把人奉为神的风俗》。
[11] 【原注】见于《新编武藏风土记稿》第46卷。
[12] 滑川修理(生卒年不详),是战国时期的武将,侍从陆奥国二阶堂照行(?—1564)。由于二阶堂家与陆奥国田村家反目成仇,为了阻止田村隆显(?—1574)进攻,滑川修理于永禄元年(1558)建立了柏木馆(又称滑川馆)。柳田所谓“新馆”,即指柏木馆。
[13] 【原注】见于《北野志》首卷附录283页。
[14] 【原注】《上毛传说杂记》第9卷记载了“御灵宫缘起”,写道此神9岁时力量已经超过成年人,年仅10岁就参军出战。这也是对神祇的自述所做的记录。
[15] 【原注】见于《南安昙郡志》。
[16] 【原注】见于《相生集》第2卷、第10卷等。
[17] 【原注】见于《艺藩通志》第7卷。《阴德太平记》的作者香川宣阿、诗人香川景树等人也是这一流派的后裔,是应该拜镰仓御灵的。
[18] 梶原景时(约1140—1200),是以才兼文武闻名的镰仓幕府的御家人。他深受镰仓幕府首代将军源赖朝的信赖,源赖朝去世后,在权力斗争中被肃清,他也被灭族。
[19] 【原注】见于《下野神社沿革志》第6卷。
[20] 【原注】见于《能登国名迹志》上卷。
[21] 【原注】从《吾妻镜》第15卷“建久六年11月19日”条看,权五郎景政非常虔诚,这种人物形象也许是促使后人将他的后裔与御灵社联系在一起的原因。从我们的立场看,权五郎景政也就是值得一眼失明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