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至今,德国在国家和民族认同上陷入一个巨大的困境,对于德国人而言,德国是“一个麻烦的祖国”。回顾一部德国近代史,一个半世纪中,没有一面旗帜可以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坦然接受和认可,一首《德国人之歌》的国歌之路也经历了重重坎坷,命运多舛,德国的国家符号经常陷入巨大的困境。所以,德国符号也可以说成是“麻烦的符号”。麻烦多多,问题盖出于德国历史。德国人的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问题重重,千百年来的历史遗产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德意志千百年来形成的封建割据,造成了邦国林立、小邦遍地的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的特殊格局。德意志内部的分歧之大,使得德国人没有一个可以普遍被认同的祖国,当然也就没有一个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国家符号。各地的地方认同强烈,所以各种地方性的符号也非常丰富;而且越是缺乏国家认同,地方认同就越强烈。不仅如此,人们对于自己所属的各个行业、各个协会的认同也很强烈,所以各种行业、协会的符号非常丰富。但是就全民性的符号,或曰国家符号而言,德国则极其不幸。
每一次,当德国符号似乎有机会被接受时,当一个全民性的祖国观念有望形成时,德国就又陷入了各种政治力量的搏斗厮杀。或者说,一个全国性、全民性的认同刚刚形成,就被历史残酷地摧毁,于是德国人又开始互相疏远,又要等到下一个机会来临。认同缺失是根本,符号的麻烦只是其表征。由此引发的各种“旗帜之争”,“国歌之争”,国歌的段落之争,国歌引起的诉讼,不一而同,但是根源都在历史当中。民族社会主义及第三帝国的行为,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特殊的一页,使德国人在心里背负上了一个沉重的道德十字架。而这一切罪行都是以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名义犯下的,所以战后许多德国人又背负上了另一种负疚感,即身为德国人是不值得自豪的,对于德国和德意志民族产生了疑虑甚至是反感。既然如此,德国的符号也就不值得珍惜和爱戴,双重的历史负担压在德国符号上,德国符号必然路途坎坷。此外,战后的德国身处“冷战”的前线,两个德国的出现,使德国人的认同又增加了一重困难。两面国旗、两首国歌,把德国人的国家符号也分裂开来。
环顾其他国家,情况大不一样。在英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君主立宪制及王位的世袭制,尽管有诸多弊病,但是也有其优势,否则这种旧时代的遗物如何可以在一个老牌的民主国家存在如此之久。在君主立宪制的框架内,君主是国家的象征性首脑,并不掌握实际权力,对于各党各派没有实际威胁,各党也可以认同之,几个党派可以认同同一个王室。君主的世袭制保留了一个固定的王室,这个实体一直不变,因此人民的认同也有一个实体作为载体,在历史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认同对象。所以在英国及欧洲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始终有一个超越党派,超越意识形态的王室作为全民性认同的基础。无论什么党派上台执政;无论政治上风云如何变幻,国家的象征始终不变,国家认同也不变。在英国,无论是什么党派、什么阶级、什么阶层,女王和王室作为国家的象征,米字旗作为凝聚全民的符号,其作用是不可置疑的。无论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工党还是保守党,大家都团结在米字旗下,《天佑女王》也可以连接全国人民。“二战”期间,女王的演讲极大地鼓励着英国人进行战斗。(倘若“二战”结束时,美国坚持结束日本的天皇制,今天的日本将会是什么样,无人可以逆料;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这就是没有天皇制的日本与今日之日本不会一模一样,而且在政治开明方面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法国人以爱国著称,都德的《最后一课》便是文学中的一个爱国主义经典案例。而且法国人的爱国主义没有经历过断裂,保持了高度的延续性。法国人经常高呼“法兰西万岁!”(Vive la France!)以致有些德国人把法国人戏称为“万岁一族”(die“Vive las”)。法国国旗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期间,1794年2月15日,旗帜最终被确定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国旗。波旁王朝复辟时,三色旗曾经被废除,而用王室的鸢尾花旗(fleur-de-lis)。但是1830年七月革命后,三色旗再度成为法国的国旗,此后就保持了延续性,一直是法国国旗。每年7月14日,法国变成一片蓝—白—红三色旗的海洋。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中的《马赛曲》是所有政治性国歌的始祖,1795年被法国革命政府定为国歌。拿破仑在1804年称帝之前曾下令禁止唱《马赛曲》;1815年路易十八复辟,再次禁唱《马赛曲》。1830年爆发七月革命,在巴黎战斗的街垒上《马赛曲》重新响起。1879年,法国政府重新批准唱《马赛曲》,自此便延续不断。无论是蓝—白—红三色旗,还是《马赛曲》的感召力,同样让德国的爱国者羡慕不已。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没有君主制,没有一个王室可以认同。但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早已树立了民主政体的威信,民主(体现为宪法)为全民认同,美国宪法所起的作用巨大,可以取代英国、荷兰等国的王室,成了凝聚全民的法宝。美国符号之一的星条旗超越了党派和族群,同样得到全民的认同,可以覆盖全民。每当国家有节庆或重大活动,星条旗遍布大街小巷,也让德国的爱国者羡慕不已。《上帝保佑亚美利加》产生于1812—1814年的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中,1931年被正式定为美国国歌。
1990年的两德统一,结束了国家的分裂状态。随着“二战”的远去,青年人与历史负担的距离越来越远,德国似乎有望培养出认同民族与国家的德国人。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德国的国家/民族认同还是任重道远,所以德国符号要想为全民心悦诚服地接受,还有一段路要走。
[1] Hans Hattenhauer:Deutsche Nationalsymbole.Geschichte und Bedeutung,München:Olzog Verlag,2006,S.195.
[2] Hans Hattenhauer:Deutsche Nationalsymbole.Geschichte und Bedeutung,München:Olzog Verlag,2006,S.28.
[3] Karlheinz Weissmann:Deutsche Zeichen.Symbole des Reiches-Symbole der Nation,Edition Antaios,2007,S.59.
[4] Peter Reichel:Schwarz Rot Gold.Kleine Geschichte deutscher Nationalsymbole nach1945,München:C.H.Beck,S.18.
[5] Karlheinz Weissmann:Deutsche Zeichen.Symbole des Reiches-Symbole der Nation,Edition Antaios,2007,S.66.
[6] Ferdinand Freiligrath:Schwarz-Rot-Gold.In:Freiligraths Werke.In einem Band.Hrsg.von Werner Ilberg.2.Auflage.Berlin:Aufbau 1967,S.118-121.
[7] [德]爱娃·海勒:《色彩的性格》,吴彤译,48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8] [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第1卷,董乐山等译,67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
[9] Grundgesetz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Neue Darmst?dter Verlagsanstalt,2010,S.20.
[10] http://www.projektwerkstatt.de/mia-auuuh/mia.htm,访问时间:2012年6月8日。
[11] BGH Urteil vom 16.November 1959-3 StR 45/49.
[12] Johannes Thiele(hrsg):Das Buch der Deutschen,Bergisch Gladbach:Gustav Lübbe Verlag,2004,S.341.
[13] http://www.Bild.de,访问时间:2010年6月3日。
[14] http://www.Bild.de,访问时间:2010年6月3日。
[15] http://www.bild.de/BTO/sport/wm2006/aktuell/06/08/,访问时间:2010年7月11日。
[16] http://www.bild.de/BTO/sport/wm2006/aktuell/06/08/,访问时间:2010年7月11日。
[17] http://www.bild.de/BILD/sport/fussball-wm-2010-suedafrika/,访问时间:2010年7月11日。
[18] http://www.bild.de/BILD/politik/2010/06/06/,2010.08,访问时间:2010年6月10日。
[19] http://www.bild.de/BILD/politik/2010/06/06/,2010.08,访问时间:2010年6月10日。
[20] http://www.stern.de/lifestyle/leute/nationalhymne-einigkeit-und-recht,访问时间:2005年6月30日。
[21] http://www.bild.de,访问时间:2010年6月18日。
[22] 以下所引三首歌曲歌词原文均来自http://www.bild.de,访问时间:2010年6月18日。
[23] 以下所引二首歌词来自http://www.bild.de,访问时间:2010年6月18日。
[24] 德国国家队队员波多尔斯基的昵称。
[25] 德国国家队队员克洛泽的昵称。
[26] Thomas Wieczorek:Einigkeit und Recht und Doofheit.Warum wir l?ngst keine Dichter und Denker mehr sind,München:Knaur Taschenbuch Verlag,2010.
[27] http://dejure.org/gesetze/StGB/90a.html,访问时间:2009年8月2日。
[28] Grundgesetz für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Neue Darmst?dter Verlagsanstalt,2010,S.7.
[29] Ernst Moritz Arndt,转引自Johannes Thiele(hrsg):Das Buch der Deutschen,Bergisch Gladbach:Gustav Lübbe Verlag,2004,S.266.
[30] Ingrid Heinrich-Jost:August Heinrich von Fallersleben-Preu?ische K?pfe-Literatur,Berlin:Stapp Verlag,1982,S.88.
[31] Birgit Lermen:Da?ein gutes Deutschland blühe,in:Nationale und kulturelle Identit?t,hg.v.Bernhard Giesen von Suhrkamp,S.88.
[32] Benjamin Ortmeyer:Argumente gegen das Deutschlandlied.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eines Lobliedes auf die deutsche Nation,K?ln:Bund-Verlag,1991,S.61.
[33] Karlheinz Wei?mann:Deutsche Zeichen.Symbole des Reiches-Symbole der Nation,Edition Antaios,2007,S.137.
[34] Hans Hattenhauer:Deutsche Nationalsymbole.Geschichte und Bedeutung,München:Olzog Verlag,2006,S.102.
[35] http://www.neue-oz.de/etc/_druck/index.html,访问时间:2010年6月18日。
[36] Hans Hattenhauer:Deutsche Nationalsymbole.Geschichte und Bedeutung,München:Olzog Verlag,2006,S.98.
[37] Hermann Bausinger:Typisch deutsch.Wie deutsch sind die Deutschen?München:Verlag C.H.Beck,2000,S.102.
[38] Hermann Bausinger:Typisch deutsch.Wie deutsch sind die Deutschen?München:Verlag C.H.Beck,2000,S.102.
[39] Hermann Bausinger:Typisch deutsch.Wie deutsch sind die Deutschen?München:Verlag C.H.Beck,2000,S.102.
[40] Hermann Bausinger:Typisch deutsch.Wie deutsch sind die Deutschen?München:Verlag C.H.Beck,2000,S.102.
[41] http://www.zeit.de/1986/30/Wie-viele-Strophen-hat-die-deutsche-Nationalhymne,访问时间:2008年8月18日。
[42] http://www.zeit.de/1986/30/Wie-viele-Strophen-hat-die-deutsche-Nationalhymne,访问时间:2008年8月18日。
[43] http://www.zeit.de/1986/30/Wie-viele-Strophen-hat-die-deutsche-Nationalhymne,访问时间:2008年8月18日。
[44] Mathias Matussek:Wir Deutschen.Warum uns die anderen gern haben k?nnen,Frankfurt am Main:Fischer Verlag,2006,S.24.
[45] Karlheinz Wei?mann:Deutsche Zeichen.Symbole des Reiches-Symbole der Nation,Edition Antaios,2007,S.64.
[46] Mathias Matussek:Wir Deutschen.Warum uns die anderen gern haben k?nnen,Frankfurt am Main:Fischer Verlag,2006,S.24.
[47] http://www.stern.de/politik/deutschland/nationalhymne-kleinigkeit-und-recht-und-freiheit-563390.html,访问时间:2006年6月16日。
[48] http://www.stern.de/politik/deutschland/nationalhymne-kleinigkeit-und-recht-und-freiheit-563390.html,访问时间:2006年6月16日。
[49] http://www.stern.de/politik/deutschland/nationalhymne-kleinigkeit-und-recht-und-freiheit-563390.html,访问时间:2006年6月16日。
[50] http://www.stern.de/politik/deutschland/nationalhymne-kleinigkeit-und-recht-und-freiheit-563390.html,访问时间:2006年6月16日。
[51] Hans Hattenhauer:Deutsche Nationalsymbole.Geschichte und Bedeutung,München:Olzog Verlag,2006,S.73.
[52] Mathias Matussek:Wir Deutschen.Warum uns die anderen gern haben k?nnen,Frankfurt am Main:Fischer Verlag,2006,S.32.
[53] http://www.bild.de/BTO/sport/wm2006/aktuell/06/08/beckenbauer-nationalhymne/beckenbauer-nationalhymne.html,访问时间:2010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