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党卫队和党卫队保安处(1 / 1)

党卫队是纳粹德国体制中的一个怪胎,其诞生之初,不过是一个卫兵组织,然而到其鼎盛时期,就成为一个多功能组织,其势力渗透到政、军、财、文各领域,甚至组建起自己的武装力量[1],直接参加世界大战,成为纳粹党的主要情报、恐怖和军事组织,也是纳粹德国的主要标志物之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纳粹体制本身。希特勒无力彻底打碎原有的框架和机构,又要快速地建立起纳粹专制统治,最好的办法就是新建符合纳粹主义内在要求的有效工具,用这种工具去干预、控制乃至取代原有的机构和组织,以达到控制和改造整个国家的目的。这就为党卫队恶性肿瘤般膨胀与扩散提供了条件。而党卫队头目希姆莱则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在纳粹头目们相互倾轧、彼此争权夺利的乱局中自我膨胀,赋予党卫队各种新的功能,推动其恶性发展,成为重要的统治支柱。

党卫队的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党卫队”,德文缩写为SS。其产生的直接原因,还是同冲锋队问题有关。1925年4月,希特勒为了制衡冲锋队头目的离心倾向,培植个人势力,将私人卫队“本部警卫队”和“阿道夫·希特勒突击队”合并成纳粹党的卫队——本部卫队,几周后改称党卫队。成立时规模较小,到1928年也仅有280人。它是冲锋队的下属组织,但成员的制服有别于冲锋队员,为褐色衬衫配黑色领带,臂套镶黑边的卐袖章,头戴饰有银骷髅别针的黑色滑雪帽。其主要任务,是保卫希特勒及其他纳粹领袖,维持纳粹集会的秩序。但1929年1月希姆莱就任党卫队全国领袖后,情况开始悄然变化。

海因里希·希姆莱出生于慕尼黑一个天主教家庭,其父亲曾经当过巴伐利亚海因里希亲王的家庭教师和王家枢密院教育顾问,据说希姆莱的名字“海因里希”,就是跟从了该亲王的名字。以后他父亲当了高级文科中学的教师和校长,在邻居和同事中广受尊敬。希姆莱尽管从小眼睛近视,肠胃不健,但一直向往军队,要把世界从“俄国吸血鬼”(当时俄国还未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手中解放出来。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希姆莱勤奋稳重,学习成绩优秀,习惯于服从纪律,希望处处“照章”办事。小时候,他期望得到家长和成人世界的认可与赞赏,但同时也潜藏着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希望他人能奴性服从自己。由于长期生活在反犹主义滋生地慕尼黑,他较早就接受了反犹主义思想。1917年底,希姆莱志愿入伍,当了一段时间的连队文书。他在这个岗位上表现出对同伴们隐私的兴趣,经常将他人个人档案中一些材料摘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中。由于他入伍较晚,不到一年的时间世界大战即已结束,因而未能从候补军官擢升为正式军官。退役后曾在农场务农养鸡,但很快因患流行性伤寒而中止。1919年底进入慕尼黑技术学院攻读农学,但仍然热衷于准军事活动,其间同罗姆结识,成为其追随者。1923年跟随罗姆参加“啤酒馆政变”,充当旧帝国军旗的持旗手。政变平息后,希姆莱并未受到惩罚,但丢掉了“兰德氮素有限公司”助理农艺师的工作。1925年他正式加入纳粹党,任该党大区副领袖和全党宣传副领袖。1927年任党卫队全国副领袖,1929年1月任领袖。

希姆莱上任后,决心把党卫队打造成纳粹运动的精英集团和利器。他从天主教耶稣会和德意志骑士团(Teutonic Orden,旧译“条顿骑士团”)中吸取灵感,决定在扩大党卫队规模的同时,强化其种族原则,只允许所谓“纯种雅利安人”入队。对此,他曾这样解释:“我们犹如育种员一样,有责任对一种已经混杂和退化了的原有良种,重新纯化和培育。首先在田野里挑选粗壮的种苗,即第一步从外表上将我们认为不符合用来建立党卫队的人淘汰掉。”由于当时已有的队员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员不符合所谓“日耳曼精英”的标准,只好临时采用变通的做法,即规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过役的老队员除外。在希姆莱的努力下,党卫队的规模迅速扩大,到1930年12月,成员人数已增至2727名。1931年12月底,他把目光转向队员的婚姻问题,发布了《党卫队员婚姻条例》,规定从1932年1月起,对所有未婚的党卫队成员实施婚姻许可制度,打算结婚的队员必须获得党卫队全国领袖颁发的婚姻许可证,凡未获得婚姻许可而擅自结婚的党卫队员,必须离开党卫队,以保证党卫队成为一个纯北欧-日耳曼型的健康的核心团体。据记载,从1932年到1940年,一共有106304名党卫队员提交了婚姻申请,其中全部符合条件者为7518人,但真正遭到否决的也只有958例。

党卫队员的婚礼仪式

党卫队员的婚礼仪式已不是他们的私人事务,而是事关纳粹事业大局的大事,希姆莱亲自设计了它的程式。会场中央是一张画有北欧古老神话字母的大桌子,桌面上铺着蓝色的织物作为背景,上面用鲜花拼成黄色的太阳。桌子的左右两边都站着火炬手。桌子的后面是长明的火钵,再后面是庄重的讲坛。仪式以唱诗班合唱赞美诗开始,党卫队的同志致贺词,同时伴随着和声唱诗。接着,新人们被授予银器盛放的面包(象征着大地的繁育能力)和盐(象征着纯洁)。最后,新婚夫妇互相交换婚戒,表示已正式结为夫妻。

经济大危机期间冲锋队与纳粹党之间的矛盾激化,尤其是冲锋队的两次叛乱,给党卫队的扩充和地位提升提供了很好的机遇。1930年11月7日,希特勒规定“党卫队的任务首先是在党内执行警察职责”,从而使它越出卫兵组织的范畴。同年底,希特勒将党卫队和冲锋队分开。党卫队在形式上仍然隶属于冲锋队,实际上已经独立于外,“任何冲锋队领袖均无权对党卫队发布命令”。党卫队员改穿黑色制服,系黑领带,戴饰有骷髅标志的黑色大檐帽,佩黑肩章和镶黑边的卐臂章。1931年4月冲锋队发动第二次叛乱时,希特勒调集党卫队平息了叛乱。希姆莱则趁机进一步扩大党卫队的规模,将成员数先后扩大到1931年底的1万和1932年底的3万。1933年1月底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时,党卫队人数已达到5.2万。在“长刀之夜”事件中,希特勒依靠党卫队清洗冲锋队。之后党卫队地位进一步上升,同年7月26日完全脱离冲锋队,升格为与它平行的党内独立组织,其官员不受正常的司法机关管辖。它除了继续承担“党内警察”职责外,还作为国家的辅助警察,参与维护国内的政治“秩序”,监控民众可能举行的政治活动。

随着纳粹党从一个以从事街头暴乱活动为主的在野党,逐渐转变成主宰德国命运的执政党,其历史使命已悄然发生变化。冲锋队和党卫队作为纳粹运动的利器,它们所要承担的任务和国内外民众对它们的期望,也在发生变化。冲锋队在“长刀之夜”中遭到清洗,党卫队地位的上升,正是这种变化的外在表现。希姆莱则抓住机遇,一方面强调党卫队对希特勒的忠诚,另一方面则进一步强化党卫队的精英特性。

在强调对希特勒个人的忠诚度方面,1931年希特勒曾在冲锋队第二次叛乱的过程中赠给党卫队员以“你的荣誉就是忠诚”的座右铭,纳粹党执政后,希姆莱就势为党卫队员确定了如下入队誓词:“我们向元首兼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宣誓,我们将向您奉献自己的忠诚与勇敢,我们将誓死服从您及您所任命的上司。愿上帝帮助我们!”1938年11月8日希姆莱又在党卫队官员会议上称:元首永远是正确的,民众应该毫无保留地服从他。

在强化党卫队的精英性方面,1935年11月12日,希姆莱在戈尔斯拉举行的全国农民大会上发表题为《作为反布尔什维主义战斗组织的党卫队》的演说,提出了强化党卫队精英特性的几项原则:第一,重视队员的血统价值,要像育种者一样,在一片遭到杂交侵袭的大田里找出优良的纯洁种子,把那些外形上不符合党卫队标准的队员清除出去。要注意挑选外形上最接近理想的北欧人种的男性入队,身高、体重和种族特性尤为重要。第二,保持追求自由的意愿及战斗精神。第三,追求忠诚与荣誉。第四,服从。不能有半刻的犹豫,无条件地服从来自元首以及来自上司合法地发布的每一项命令,哪怕有时心中并不情愿,也将无条件地投入战斗。

在希姆莱的推动下,党卫队不仅成了纳粹国家机器中超出常规的多功能集团,以及希特勒统治德国的主要支柱,还成为纳粹主义和纳粹运动的象征。随着党卫队的势力迅速膨胀,其下属组织划分成普通党卫队、党卫队骷髅队和武装党卫队。

普通党卫队由原党卫队主体力量延续而来。队员分正式队员和赞助队员两种。正式队员必须具有雅利安家谱,体态匀称,风度优雅。入队时要在4月20日(希特勒生日)举行宣誓仪式,领取正式队员证。随后参加劳动服役至同年10月1日,再到武装部队受训1个月,于11月9日回到党卫队领取党卫队短剑,从此不受国家法律的约束。1939年普通党卫队成员达20万人。赞助队员即党卫队同情者,一般通过向党卫队捐助钱款获得某种身份。赞助队员不参加党卫队组织,无须宣誓,也不受党卫队内部命令的约束。捐献数量自由决定,但不得少于每年1马克。1932年党卫队有赞助队员1.3万余人,共捐款1.7万马克。1934年上升到34.2万余人,共捐款58.1万马克。此后数目有所减少,1936年仅收到捐款40万马克。

普通党卫队的组织建制沿用1930年确定的做法。全国领袖之下设地区总队,以下逐级设旅队、区队、旗队(规模相当于军队中的团)、突击大队、突击队(相当于连)、小队、小组,每组有1名组长和8名组员。

党卫队骷髅队是负责看守集中营的党卫队下属组织。纳粹集中营设立之初,分别由守卫队、守卫先锋、守卫部队和守卫兵团4种组织看守。1934年4月,希姆莱任命西奥多·艾克为全国集中营和党卫队看守组织总监,负责统一全国的集中营看守组织。艾克将分散的组织合并成突击大队,统一在队员的上衣制服上加饰白骨骷髅标志。1936年3月29日正式命名为党卫队骷髅队,有3500人。翌年4月,编成3个骷髅旗队:上巴伐利亚骷髅旗队驻在达豪,勃兰登堡骷髅旗队驻在奥兰宁堡,图林根骷髅旗队驻在布痕瓦尔德。1938年随着奥地利并入德国,增建了第四个德意志东部边境骷髅旗队,驻在林茨。

武装党卫队是党卫队的武装组织,其规模与功能定位前后发生较大的变化。

早在1933年3月,希特勒就指示党卫队地区总队长约瑟夫(“塞普”)·迪特利希,组建一支称作“柏林党卫队本部警卫队”的武装力量,作为保卫他个人安全的私人卫队。最初仅有120人,驻扎在柏林近郊亚历山大兵营内。同年9月扩充到2个连,外加1个特遣队,改称“党卫队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不久,该旗队迁入柏林城内前士官总校的营房内。在此基础上,希姆莱指令各地区的党卫队以柏林为榜样,组建装备轻武器的各地区党卫队本部警卫队,人数各约100名。当这些警卫队扩充到拥有数个连队时,即可改称“政治戒备队”。这些武装组织,虽然经过国防军的短期军事训练,但军事作战素质并不高。希特勒仅仅把它视作政治工具,主要用于对付正在躁动于“第二次革命”的冲锋队。1934年6月希特勒清洗冲锋队时,专门从他在柏林的警卫旗队中调用2个连赶赴巴伐利亚,其他各地的“政治戒备队”也投入这场血腥的搜捕与屠杀行动。随后,希姆莱经希特勒批准后,利用所接管的冲锋队军火库的武器,进一步扩充这支武装力量。

1934年底,希姆莱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将党卫队原有的武装组织合并起来,组成“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成立“督察处”作为其统一的指挥机构。该武装力量挑选军官时注重从下层民众中选拔,但更加强调“纯日耳曼血统”的种族原则。其军官90%来自农村,40%的文化水平不到高中毕业。培训中注重灌输纳粹主义的世界观,强调“军官、军士和士兵之间精诚团结和互相尊重的感情”,培养一种自视为新德国军队的精华和核心的傲慢精神。

1938年2月希特勒直接掌握武装部队指挥权之后,决定进一步发展这支武装力量。同年8月17日,他发布命令,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改名为“武装党卫队”,强调它“既不是武装部队的一部分,也不是警察的一部分。它是受我(指希特勒——引者)专门支配的常备武装部队。作为这样一支部队和纳粹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世界观和政治上应按照由我为纳粹党和党卫队所确定的路线通过党卫队全国领袖来选定”。希特勒规定,武装党卫队将用于执行“特殊的内政任务,或执行作战陆军范围内的机动任务”;当用于对外作战时,它在“军事范围内”由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指挥使用,在政治上仍然是纳粹党的一部分。该公告成为武装党卫队的正式出生证。

此后,武装党卫队的兵力迅速增加。1938年它仅有4个团的建制,1939—1940年间扩充到3个师:摩托化的“帝国”师、“骷髅”师和警察师,另有一个“领袖警卫旗队”(摩托化步兵团建制),总人数达到12.5万。

在1940年5月德国入侵西欧的战役中,武装党卫队正式参战,在表现出较强战斗力的同时也展示出野蛮的本性。“骷髅”师曾在法国境内枪杀100名英国战俘,“领袖警卫旗队”则在其他地方对另外100名英国战俘动武,其中一部分战俘被行刑队处死,一部分被自动步枪打死,更多的则被手榴弹炸死,但有15人在混乱中逃生,总算留下了揭示暴行的活口。

1940年7月,希特勒对国会发表讲话,其中高度赞扬了“英勇的”武装党卫队师和团,并向“为整个国家建立安全机制并创建武装党卫队的党内同志希姆莱”表示感谢。希姆莱趁此机会,于1940年8月将“武装党卫队督察处”改组成“武装党卫队作战指挥部”,作为其统一的最高统率机构。然而,由于希特勒已经控制了武装部队,不愿意以建立一支军队以外的庞大第二武装来刺激传统军人,因此仍然不允许组建武装党卫队的集团军级建制,规定其总兵力只能达到陆军兵力的5%~10%,以及控制在全国可利用人口的3%以内。希特勒继续强调,武装党卫队主要是“一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内代表并贯彻国家权威的警察部队”。

然而,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武装党卫队的军事性质日益突显,逐渐成为战场上的重要力量,被称为“武装部队的第四部分”。1941年春,武装党卫队已经拥有4个师和1个旅,先被投入巴尔干战场,充当德军入侵部队的尖刀,随后被调去进攻苏联。此时的武装党卫队装备精良,具有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狂热精神,作战勇猛,但由此造成伤亡严重。同时,队员们又以违反传统军事道德标准为荣,他们行动野蛮,残杀战俘和无辜百姓,并时常居高临下地同军队发生摩擦。由于损失严重,兵源不足,武装党卫队不得不在1942年底从原来的志愿兵制改为义务兵制,从1943年起甚至放弃严格的“种族原则”,开始组建外籍师团,包括荷兰师、挪威师、比利时师、匈牙利师、乌克兰师等,甚至在德国师中也开始配置外籍士兵。在战争后期,大约有20万东方外籍人,包括乌克兰人、阿尔巴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哥萨克人在武装党卫队中服役。巴尔干穆斯林也曾在其中拥有自己的分队。不过武装党卫队中的装甲部队和精锐部队一直保持其“纯德意志”的特征。武装党卫队在规模达到顶峰时一共拥有39个师,约100万人。

党卫队的领导机构由16个局、处组成。同监控与镇压事务关系最直接的是“党卫队保安处”。其全称是“党卫队全国领袖保安处”,德文缩写SD。该机构由希姆莱亲自参与设立,1931年初称“党卫队IC部门”,4月改称“党卫队新闻和情报处”,同年夏改名“党卫队保安处”。是年6月4日,希姆莱亲自主持面试,挑选海德里希担任其头目。该机构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监控党卫队的下属组织和党卫队员,清除队伍内部的敌人。在1934年希特勒准备清洗冲锋队的过程中,海德里希策划搜集了大量关于罗姆对希特勒不忠并从事同性恋活动的情报,为希特勒发动“长刀之夜”事件提供借口,之后该机构的职权开始扩大。元首代表赫斯曾宣布它是纳粹党唯一的情报机构。1935年1月希姆莱又发布指令,称:“党卫队保安处是党的、说到底也是国家的大型世界观情报组织”;它“应成为一种精神警察,成为民族社会主义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它“负责调查抵制民族社会主义思想的敌人,并推动国家警察部门开展打击工作和谍报工作”。海德里希则声称:保安处的使命是成为大德意志国家的情报局。

为了适应这种需要,1935年初海德里希将该机构一分为二:一是“党的机构”的保安处,规定吸收所有的保安警察参加,这样它就能成为一种工具,保证把全部保安警察并入党卫队;二是“情报机构”的保安处,应成为一个“灵活的工具,人民身躯上的、一切敌对集团内的、一切生活领域内的触觉和感觉器官”。这一调整措施,使保安处得以更顺利地向国家镇压机器渗透。

保安处的规模和机构不断膨胀,其地方组织划分为7个大区,由大区本部领导。大区的情报网各自划分成2~3个分区。分区情报网再伸展到县或市的保安处外勤站。外勤站是党卫队保安处情报机构最重要的细胞,它在管辖区内每个地方设置一至数名情报员,每名情报员又拥有自己的联络员作为“眼线”。充当情报员的,有纳粹党地方组织领袖、冲锋队和党卫队各级领袖、地方农民领袖、公务员、医生、教师等等。为了更有效地使用情报员,党卫队保安处在内部卡片上,将全部情报员分成5等:V成员为可信赖者;A成员为代理人;Z成员为一般提供情报者;H成员为出于私人动机的二流提供情报者;U成员为腐化分子,在利用他们提供的情报的同时,对他们本人实行监控。20世纪30年代后期,党卫队保安处共拥有6000多名正式成员,另雇用约5万名情报员。

1936年6月26日,党卫队保安处头目海德里希兼任国家保安警察总处处长。此后这2个情报组织相互渗透,走向统一领导。同时双方职责重叠,相互争夺控制领域的矛盾尖锐。1939年9月27日,党卫队保安处和国家保安警察总处合并,组成德国中央保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