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着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两种不同的诉求。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皇权并不强大,地方势力拥有较大的实权。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进程中,德意志在统一事业和现代化方面都落后了,于是产生了建立民族国家的强烈紧迫感。自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德国的国家发展是同大小德意志之争、国家结构的松紧之争等紧密纠结在一起的。以普鲁士为核心的“小德意志”之路,使得德国的国家结构由邦联发展到联邦。魏玛共和国建立之时,宪法初稿曾经确立了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架构,然而遭到以巴伐利亚、巴登和符腾堡等南德诸邦为代表的联邦主义势力的反对,最后还是回归到联邦制。经过20世纪20年代部分州的自愿合并,到1933年1月,全国存在着17个州。
联邦制与纳粹主义的极权要求是格格不入的,纳粹主义鼓吹“一元”,要求整个德意志民族听命于一个人,中央集权制才是其最好的选择。此外,根据纳粹主义的理论,国家是保种保族的工具,为了达到保存和发展优秀的德意志种族的目的,就必须实行中央集权制,领袖的绝对权威也要穿越“州”的自主权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壁障,深入到德国的每一个基层单位。
1932年7月,时任总理的巴本发动“巴本政变”,以“国家专员”的身份接管普鲁士州总理的大权,这一做法为希特勒变更国家结构的行动打开了大门。在1933年1月底的组阁谈判中,希特勒坚持要让戈林兼任普鲁士州的内政部长,掌管了占全国领土面积2/5,控制着首都柏林的最重要州的警察力量。戈林就任这个职务后,不负希特勒所望。他利用自己同希特勒的特殊关系,完全不把顶头上司、“国家专员”巴本放在眼中,在权力范围内大动干戈。他致力于使普鲁士的警察纳粹化,让14名警察主管退休,开除了许多下属官员,大量安插纳粹党徒。就如他在题为《德国复兴》的文件中所写:“对我至关紧要的首先是把警察这个机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此,我初步进行了全面的变革。我撤换了32名警察局长中的22人,以后又在一个月中连续撤换了几百名高级警官和数千名所长。我任命新的人员接替他们的职务。这些人全部来自庞大的冲锋队和党卫队的后备队。”
由于受到《魏玛宪法》的制约,“巴本政变”后的普鲁士州政府还是拥有一定的权力,包括其在全国参议院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代表权。1933年2月6日,时任普鲁士“国家专员”的巴本又一次采取行动,以兴登堡总统签署的“紧急命令”为令牌,要求布劳恩(社会民主党人)政府交出全部权力。他成功了,但对国家的联邦体制又实施了一次打击。
巴伐利亚州的离心倾向一向比较强烈,1923年时,正是这一倾向给纳粹党发动“啤酒馆政变”提供了机遇。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那里又出现了在州内恢复君主政体、甚至脱离联邦的议论,州政府总理黑尔德甚至扬言,称将逮捕敢于踏上巴伐利亚土地的“国家专员”。纳粹党立即把打击矛头指向那里。3月9日中午,冲锋队参谋长罗姆、巴伐利亚区党部领袖阿道夫·瓦格纳等3人奉希特勒和内政部长之命,在少数冲锋队员的协助下,径直大步走进州总理的办公室,要求立即把权力交给“国家专员”埃普。黑尔德致电中央政府,提出抗议,但得到的答复是埃普已经被任命为“国家专员”,有权控制州政府。黑尔德向兴登堡总统求救,但后者的答复是:以后要提意见和建议,应该直接呈送给希特勒。黑尔德召开州政府会议商讨对策,但大批冲锋队员和党卫队员已经聚集在街道上,随时准备采取行动。无奈之下,他只得暂时逃亡瑞士,不久后秘密回国,过起了东躲西藏的生活。埃普接管了巴伐利亚州政权,很快成立由纳粹党人组成的新政府。
3月9日当天,希特勒飞赴慕尼黑。他趾高气扬地说:“在德国,最贴我心的城市就是慕尼黑,作为一个青年,一个军人,一个政治家,我是在这里发迹的。”他向当地纳粹头目发出指示,即便要以吸收非党人士参政为代价,也要建立一个稳固的政权。“先生们,你们的任务”,他说,“是艰巨的,但是,中央政权不得再受巴伐利亚的特别运动或分裂分子骚乱的干扰。这对国家的政治安定是很重要的。我必须完成俾斯麦的未竟事业:只有对全国的利益有用,州才成其为州”。
在此后的一周内,希特勒使用同样的手段,指派在各州的纳粹党大区领袖和党内高级人士担任“国家专员”,接管了除普鲁士以外其他各州的政府权力。各地的冲锋队员冲进市政机关和警察局,挂起纳粹党旗庆祝胜利。
同年3月31日,希特勒援引“授权法”但又违背在表决“授权法案”那天所作的关于不会使用该法破坏各州自治地位的承诺,以所谓地方与中央“一体化”(Gleichschaltung)为借口,颁布《各州与国家一体化法令》。法令规定解散除普鲁士以外的各州原议会,无须举行新的选举,即根据3月5日国会选举的结果,以同样的席位分配比例组织新的州议会,共产党的席位一律空缺。法令还授权各州政府可以颁布法令并整顿各州的行政机构,无须征得州议会的批准。
4月7日,希特勒又颁布《各州与国家一体化的第二个法令》(简称《总督法》),任命中央政府派驻各州的“国家专员”为各州的总督(Reichsstatthalter),[4]负责监督全国总理提出的方针政策在各州的贯彻执行;规定总督有权解散州议会,任免州政府官员,颁布州法令。
对于普鲁士州,希特勒采取了特殊的处理措施。他宣布自任普鲁士州总督,免去巴本所担任的驻普鲁士“国家专员”之职,4月11日又安排戈林接任巴本的普鲁士州总理一职。1935年,普鲁士总督一职也改由戈林接任。
关于总督的地位与作用,希特勒在1934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作了明确解释:“(总督)不是各州的行政长官,他们执行国家最高领导的意志;他们的委任不是来自各州,而是来自国家。他们不代表各州与国家相对,而是代表国家与各州相对……民族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是创造新国家,而不是保存德国各州。”1935年1月颁布的《德国总督法》则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总督是各自管辖区内“德国政府的常驻代表”。
各州州长的职位,由于没有太大的实权,竟然意外地得到保留。
1934年1月30日,国会和参议院通过《国家重建法》,正式在德国确立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结构。法令规定废除各州的议会,各州的最高权力转归中央,州政府成为全国政府的下属机构,各州总督受全国内政部长管辖。
随着各州主权的丧失,由各州代表组成的全国参议院已失去存在的必要。1934年2月14日,希特勒颁布《全国参议院废止法》,正式解散了该机构。
经过这番变更,德国便从一个联邦制国家完全过渡到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在《国家重建法》颁布后,内政部长弗里克得意地宣称:“几个世纪来古老的梦想已经实现。德国不再是一个软弱的联邦制国家,它已经成为一个由强大民族组成的中央集权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