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危机、夺权和国家纳粹化(1 / 1)

第一节 共和国的劫难与希特勒执政

一、经济大危机与中下层民众的求变心理

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是,由于这一过程主要是在美国资本的“滋润”之下完成的,德国经济对美国资本的依赖也越来越强。

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暴跌,由此引发了人类历史上一场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德国经济既脆弱又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不仅很快卷入,而且受到沉重打击,工业生产指数退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与美国“并肩”成为生产下降幅度最大的两个国家。

在经济大危机期间,德国总理一职大部分时间由布吕宁担任。他应付经济危机的主要对策,是恪守传统的紧缩政策,用“增收节支”的办法求得财政平衡。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维护,大农户也占了便宜。而中下层民众则成了牺牲品。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政府大量开征新税,几度颁发减薪和紧缩社会福利开支的紧急法令,裁减了约1/3的政府职员。这些措施不仅减少了德国社会对商品消费的“有效需求”,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危机,而且打击了中下层民众,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在经济危机期间,随着中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急剧恶化,他们的心态和政治要求也发生变化。美国作家约翰·托兰曾在《阿道夫·希特勒》一书中描写道:在德国,“仇恨像瘟疫一样在全国扩散,经济危机的受害者把矛头对准了比他们幸运的人。被迫关门的小店主们诅咒大百货公司;数以百万计的失业者仇视仍有工作者和‘老板们’;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发现前途被堵,把绝望情绪发泄在各类用人单位上。经济危机几乎打击了每个阶层。农民的税收负担,如牛负重,而农产品价格又低,他们鄙视城里人;而数量庞大的失业‘白领’又嫉妒农民,因为他们有庄稼可收”。

德国失业工人

经济危机期间,德国民众的政治要求集中表现在2个方面:

第一,不愿意照旧生活下去,强烈地要求改变现状,要求得到强有力的国家保护。正如1930年8月德国“左”倾自由派时事评论家利奥波德·施瓦茨所描述的那样:“从每一次谈话中,无例外地会从谈话中感到,像有一股毒气向你扑来似的情绪,忧虑、不安、疲惫、反感、愤慨和歇斯底里构成的6000万倍的混合物,这种无法言状的也难于描述的情绪本身就是一个祸根。”“一种要求变革的炽热愿望”遍及整个德国。求变的心情如此迫切,以至于并不重视变革的方向,可以向左走向无产阶级革命,因而使得德国共产党的力量和影响在经济危机期间得到发展,也可以向右走向专制独裁,为纳粹党的宣传鼓动提供舞台。由于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社会上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势力浓厚,第二帝国时期俾斯麦在实行铁血政策的同时,曾经对中下层民众实行过国家保护,因而德国民众并不害怕可能通向专制独裁的变革,只希望变革的力度强一些,足以改变他们的恶劣处境,在变革中得到强化的国家政权有力量对他们实行强有力的国家保护。

第二,由于德国的经济惨状同《凡尔赛条约》及赔偿负担有着直接的关联,广大民众强烈要求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使德国重新加入列强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