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希特勒巩固党内统治(1 / 1)

班贝格会议之后,希特勒利用自己掌握的主动权,全面出击,巩固和加强对纳粹党的控制。

他看重戈培尔的能量和价值,首先着手拉拢他。1926年3月,他邀请戈培尔前往慕尼黑,参观党的总部,并单独密谈3小时,详述自己的观点。两人多次出席群众集会,希特勒在演说中称呼戈培尔是党的重要领导人,戈培尔则为“这位伟大人物的政治天才”所折服,从此成为希特勒的狂热信徒,死心塌地地跟随他,直至死亡。不久,希特勒委派戈培尔到北德,担任柏林大区领袖,以制约施特拉瑟兄弟。

他还着手束缚格雷戈尔·施特拉瑟的手脚。1926年5月,希特勒任命格雷戈尔·施特拉瑟为党的宣传领袖,并建议他放弃药房,到慕尼黑党总部工作。后者接受了宣传领袖的职务,但拒绝前往慕尼黑。以后希特勒多次发出邀请。1928年1月,格雷戈尔·施特拉瑟改变了主意,他错误地认为,希特勒具有可塑性,他的右翼倾向是受了周围人士的影响,如果自己到希特勒身边工作,有可能争取他放弃那种“尚未固定的、保守的亲资本主义政策”,因此接受了希特勒的建议,到慕尼黑供职。格雷戈尔·施特拉瑟的举动,并没有起到影响和制约希特勒的作用,反而削弱了北方派的力量。以后,北方派的实际领导人成了奥托·施特拉瑟。

鉴于修改党纲已经成为党内反对派改变党的发展方向的抓手,1926年5月22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党员大会上宣布了一个原则:党的《二十五点纲领》永久不变。他解释说:该纲领“是我们的信仰和意识形态的基础,对它进行篡改,就是背叛对我们的思想怀着信仰死去的人们”。此举的目的在于防止党纲向“左”偏移。但实际上希特勒自己对党纲也是不满意的,为了不违背上述“原则”,以后他采取了重新解释有关条款的办法。如1928年4月,他为了获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党的名义发表声明,重新解释关于“土地改革”的第17点,强调纳粹党维护私有财产,土改主要针对犹太人的投机公司,“无偿没收”必须限于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

希特勒在慕尼黑大会上还强化了党内领导体制的“领袖原则”,规定:全国各地的行政管理工作均由位于慕尼黑的党总部领导;北德的大区领袖不再由格雷戈尔·施特拉瑟任命,改由希特勒直接任命;对希特勒的政治领导权,只能由全国党员大会提出异议;谁要对抗慕尼黑的决定,便是自动退党。

为了加强党总部的力量,希特勒设立了“全国指导处”,作为直属于元首的中央领导机构。“全国指导处”的成员各分管诸如宣传、组织、青年等方面的事务,成为该领域的“全国领袖”。1928年,他又把总部机关划分成两条系统。第一条系统由格·施特拉瑟主管,包含3个部门,即外交、新闻、渗透活动及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该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破坏社会秩序,攻击现政权。第二条系统由康斯坦丁·希尔主管,下辖农业、工业、科技、司法、国民经济、种族与文化、内政、劳工等部门,负责构筑未来的执政机器,培训未来的国家官员。

希特勒还着手整顿和发展党的地方组织。凡有纳粹党员的地方,他都参照行政区划,逐级建立党的地区(Landes,以后逐渐取消)、大区、分区、分部、支部和小组,各设一领袖。

他还大量增设党的外围组织,以网罗各个阶层的人士,扩大纳粹党的影响。从1926年起,先后组建了希特勒青年团、民族社会主义教师协会、民族社会主义法学家联盟、德意志文化战斗同盟、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医生联盟等组织。

希特勒的上述措施,不仅强化了自己对纳粹党的实际控制力,固化了纳粹党的发展方向,而且为日后该党获取政权做好了一定的准备。在这一阶段里,纳粹党的党员人数增长较快,1926年为4.9万,1927年增至7.2万,1928年进一步发展到10.8万,1929年猛增至17.8万。但是,由于当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绩不佳,1924年12月第3届国会选举中得票3%,获14个议席,其中1个议席给了鲁登道夫。1928年5月第4届国会选举中得票降至2.6%,获12个议席,鲁登道夫随之落选。

但是机会很快来了。

[1] “1”分为最高分。

[2] 根据《魏玛宪法》规定,德国原先的邦(Staat)改为州(Land)。

[3] 德文Führer,原意“领袖”,但是作为希特勒的称呼,长期来多译为“元首”。

[4] 看管监狱是对政治犯等进行非侮辱性监禁的监狱,此处犯人的名誉并不因服刑而受影响。